台灣檫樹(學名:Sassafras randaiense)是樟科檫樹屬的一種落葉喬木,為台灣特有種植物,也是冰河孑遺植物(英語:Relict (biology))[2]。
目前檫樹屬全世界僅有三種,本種和分佈於中國大陸的檫木親緣關係較近,而與北美東部的物種北美檫樹關係較遠[3]。台灣檫樹為台灣特有種台灣寬尾鳳蝶的重要食草[2]。


台灣檫樹為中喬木,樹高可達20-25公尺,樹徑可達70公分。樹幹深縱裂交錯,小枝條光滑。
花序總狀無限花序,但有類頂生花 (subterminal flower) 在花序最頂端模擬頂生花 (terminal flower) ,旁邊可以找到頂芽遺痕。花序長約3公分。花性蝕樹雙性。
台灣檫樹(學名:Sassafras randaiense)是樟科檫樹屬的一種落葉喬木,為台灣特有種植物,也是冰河孑遺植物(英語:Relict (biology))[2]。目前檫樹屬全世界僅有三種,本種和分佈於中國大陸的檫木親緣關係較近,而與北美東部的物種北美檫樹關係較遠[3]。台灣檫樹為台灣特有種台灣寬尾鳳蝶的重要食草[2]。
台灣檫樹的特徵
- 台灣檫樹為中喬木,樹高可達20-25公尺,樹徑可達70公分。樹幹深縱裂交錯,小枝條光滑。
- 花序總狀無限花序,但有類頂生花 (subterminal flower) 在花序最頂端模擬頂生花 (terminal flower) ,旁邊可以找到頂芽遺痕。花序長約3公分。
- 花雙性。花序苞片5-6片,外表面被毛,互生,橢圓形。
- 花被片6片,外表面光滑無毛。
- 可孕雄蕊9個,成三輪排列;第一、第二輪無腺體,第三輪具有柄腺體。
- 有退化雄蕊一輪,箭形。花絲扁平而長。
- 花葯2 (3) 室,內向。子房簡化,長1公釐,卵形。雌蕊花柱長1公釐。
- 核果球形,徑6-7公釐,連於膨大的花梗上。花梗長2.5-3公分。[4][5][6][7]
台灣檫樹的分佈與生境 台灣檫樹零星分佈於台灣中央山脈海拔900-2,200公尺處[2][8]的盛行霧林帶內[9],常和紅檜、扁柏、長葉木薑子、山胡椒等植物一起出現[9]。是一種非耐蔭性先驅樹種,苗木更新通常發生在有充足光照的溪谷地,或是皆伐、火燒跡地[2][6]。 |
台灣檫樹的開花與結果
台灣檫樹的花為雌先熟的兩性完全花。開花初期,子房、花柱、柱頭等雌性部份先成熟,此時柱頭濕潤,花葯緊閉未開裂,花僅呈現雌性功能。開花約4天後,柱頭萎縮,雄蕊的花葯開始開裂,於是花轉為雄性功能。如此雌雄異熟的特性可以防止同花授粉。然而,台灣檫樹開花時,同一棵樹上的花,各自轉換雌雄功能的時間不同,即有異調性,因此雖然不會同花授粉,但有可能同株異花授粉[10]。
文章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