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爪柿:優雅動人的紅尖尖之美
扇爪柿又名爪柿,因其獨特葉形酷似扇面而得名。新芽萌發時,新葉垂掛而下,隨著生長逐漸平展開展。
春季,嫩葉呈柔軟的黃綠色,點綴著棕紅色的葉尖;夏季轉為深綠色;秋季則披上紅橙相間的絢麗色彩。葉片中等大小,呈7-9裂,中央裂片較長,尖端細長,邊緣有細小鋸齒,嫩枝呈現深紅色。


扇爪柿樹形不高,自然株形飽滿,一般可達3米左右的高度和蓬幅。繁殖難度較高。不同品種之間存在區別,例如Acer amoenum ‘Tsuma gaki’被稱為”爪紅”,記錄時間可追溯至百年前。
扇爪柿與相似品種的區分
扇爪柿與爪紅等相似品種常被混淆。扇爪柿一般稱為”爪柿”,而Acer amoenum ‘Ogi Tsumagaki’通常被稱為”扇爪柿”。兩者均擁有醒目的紅尖尖,觀賞價值極高。
特徵 | 扇爪柿 | 爪紅 |
---|---|---|
葉形 | 扇形 | 7-9裂 |
葉尖 | 細長 | 尖 |
葉色 | 黃綠、深綠、紅橙 | 黃綠、深綠、紅橙 |
嫩枝 | 深紅色 | 深紅色 |
株形 | 飽滿 | 飽滿 |
繁殖性 | 較難 | 較難 |
起源 | Acer amoenum ‘Tsuma gaki’ | Acer amoenum ‘Tsuma beni’ |
扇爪柿:外型獨特、口感香甜的台灣本土果樹
扇爪柿,又稱為台灣扇柿,是一種原生於台灣的中小型喬木。其特殊的外型與香甜可口的果實,使扇爪柿在台灣水果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分類與分佈
- 植物分類:柿科、柿屬、扇爪柿種
- 原生地:台灣
形態與特性
樹形與葉片
* 扇爪柿為中小型喬木,可生長至15公尺高。
* 樹冠呈不規則的扇爪形,枝條展開呈扇狀。
* 葉片為單葉,互生排列,葉形為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葉緣有細鋸齒。
花朵與果實
* 扇爪柿為雌雄異株,花朵為單性花。
* 雄花為總狀花序,雌花為聚繖花序,通常單生於葉腋。
* 果實為球形至扁球形的漿果,表皮光滑,成熟後呈現鮮豔的紅色。
* 果肉呈淡黃色至橙色,肉質柔軟,口感香甜。
品種與產季
主要的扇爪柿品種包括:
品種 | 特性 | 產期 |
---|---|---|
石門柿 | 果型較大,皮薄肉嫩 | 9月~10月 |
高雄柿 | 果型中等,肉質細緻 | 9月~10月 |
台南柿 | 果型較小,皮厚肉脆 | 10月~11月 |
營養與功效
扇爪柿富含多種營養素,包括:
- 維生素A、C
- 膳食纖維
- 抗氧化劑(如β-胡蘿蔔素)
食用扇爪柿具有以下健康功效:
- 改善視力
- 增強免疫力
- 預防癌症
- 促進腸胃蠕動
栽培與管理
扇爪柿喜愛温暖、陽光充足的環境,生長適温約為20~30度C。對於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最為理想。栽培管理主要包含以下步驟:
- 選地與整地:選擇排水良好、日照充足的地點,並進行深耕整地。
- 植苗:選用健壯無病蟲害的一年生苗木,種植深度以根頸埋入土壤約5公分為佳。
- 施肥與灌溉:在生長初期,每個月施用一次有機肥或複合肥。灌溉應保持土壤濕潤,避免積水。
- 修剪:適當的修剪可改善樹形,促進果實生產。
- 病蟲害防治:扇爪柿常見的病害為炭疽病,可使用殺菌劑防治;蟲害有果實蠅,可用誘蟲劑或噴灑農藥控制。
經濟用途
- 食用:可直接生食、加工成果乾或果醬等食品。
- 觀賞:扇爪柿樹形優美,葉色鮮豔,可作為庭園樹或景觀樹。
- 藥用:柿葉具有消炎、止血等藥用價值,可用來製作中草藥。
扇爪柿是台灣本土的特有果樹,其獨特的外型、香甜的口感與豐富的營養價值,使其深受消費者喜愛。透過適當的栽培管理,扇爪柿可持續提供優質水果,同時作為觀賞與藥用植物,豐富台灣的農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