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 | 特性 | 預防措施 |
---|---|---|
類型 | 雲中閃電、對地閃電 | |
密度 | 赤道區域最密集,台灣屬於多雷地區 | |
傷害 | 心血管疾病、神經損傷、骨骼肌肉損傷 | |
受害人數 | 台灣每年約 10 人遭雷擊 | |
閃電導體 | 電線、鐵器、銅器、潮濕牆面 | 室內防護 |
防護姿勢 | 蹲下、雙腳貼近、踮腳尖 | 屋外防護 |
救援措施 | 移除傷者至安全處,實施 CPR,撥打 119 | 常見迷思 |
打雷注意事項:確保自身安全與財產無虞
打雷注意事項:預防措施與應變對策


打雷是一種常見的大氣現象,它是由於雲層中累積的電荷突然釋放所造成的。當雷暴發生時,除了閃電和雷聲之外,還會伴隨著強風、豪雨等,對人身安全和財產造成威脅。因此,在雷雨天氣中,採取適當的打雷注意事項至關重要。
預防措施
措施 | 説明 |
---|---|
進入室內 | 雷雨來臨時,應立即進入室內,並關閉所有門窗。選擇結構堅固的建築物,例如學校、辦公室或購物中心。 |
遠離危險區域 | 避免在空曠的田野、山頂、樹下或水域附近停留。這些區域容易招致雷擊。 |
拔除電器插頭 | 雷暴時,應將所有電器的插頭拔除,避免雷擊波及電器設備。 |
避免使用電話 | 雷擊時,電話線路可能會傳導雷電,因此應避免使用電話。 |
應變對策
情況 | 應對方法 |
---|---|
在户外時 | 如果在户外被雷雨困住,請立即尋找低窪處躲避,例如山谷、溝渠或地洞。避免觸摸金屬物體,並保持身體貼近地面。 |
在室內時 | 如果在室內,請待在室內,遠離門窗和外牆。關閉所有電器,並避免接觸金屬水管或電線。 |
被雷擊中時 | 雷擊中時,會出現心臟驟停、呼吸停止、燒傷等症狀。應立即撥打緊急電話求救,並對傷者進行心肺復甦術。 |
附加注意事項
- 雷暴天氣中應避免駕車,因為閃電可能會擊中車輛。
- 雷暴時,不要使用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因為它們可能會吸引雷擊。
- 雷聲過後,等待至少 30 分鐘再外出,以確保雷雨已遠離。
- 雷暴發生時,應注意聽取氣象預報和相關資訊,並及時採取必要措施。
延伸閲讀…
打雷時千萬別做這9件事不幸被雷擊要怎樣才能活命?
打雷危險!連室內3處也別靠近,避免電擊傷害這幾點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