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日子】適合掃墓的好時間 |農民曆告訴你 |2023年清明節掃墓吉日吉時曝光 |

【掃墓日子】適合掃墓的好時間 |農民曆告訴你 |2023年清明節掃墓吉日吉時曝光 |

今年「節」是4月5日,因4月1日5日假期,預計湧現大量人潮掃墓祭祖。

因此提早掃墓祭祖,可以減少假期大塞車,鬆掃墓祭祖。

現代大部分民眾先人遺骸火化,骨灰甕入靈骨塔,鋤草、補土,所以提前掃墓擇日看好日子,想要祭拜先人,想去去,但下午3點之前。

楊登嵙師指出2023年提早分流掃墓吉日及注意事項,例如:3月27日,户外墳墓掃墓親人及子孫屬虎26、86歲(其他歲數虎有關係!),或墳墓坐南向北,要改其他日期。

3月13日,沖屬鼠40歲,坐北向南。

4月09日,沖屬兔13、73歲,坐東向西。

掃墓日子 Play

3月15日,沖屬虎38歲,坐南向北。

3月20日,沖屬羊33歲,坐東向西。

3月22日,沖屬雞31歲,坐西向東。

3月26日,沖屬牛27歲,坐西向東。

3月27日,沖屬虎26歲,坐南向北。
掃墓日子

4月01日,沖屬羊21歲,坐東向西。

4月03日,沖屬雞19歲,坐西向東。

4月07日,沖屬牛15、75歲,坐西向東。

4月08日,沖屬虎14、74歲,坐南向北。

4月09日,沖屬兔13、73歲,坐東向西。

至於靈骨塔位看日子,想去去,因為只有祭拜,沒有動工、動土,但下午3點之前;否則下午3點後來掃墓,祭拜完天暗了,不但危險,陰氣。

林靖宇觀點:4成選票綁架6成民意,是要一起合葬?風評:憂核電延役排擠綠電,環團暴露外行節是華族追思祖先傳統節日,許多華人會上墳掃墓,或到廟宇裏祭拜祖先。

今年節落4月5日,掃墓活動可節前10天或者後10天進行。

重點是,讓遊子來得及趕回鄉。

掃墓,是指到先人墓前打掃環境、祭拜敬禮,閩南人稱掃墓(sàu-bōng)、掛紙(kuì-tsuá)、探墓厝(thàm-bōng-tshù),如有攜帶三牲供品,稱作「培墓」(puē-bōng)。

客家人呼為掛紙(koa-chṳ́)、福州民系雲硩紙或軋紙(dák-cāi,dák壓之意)、廣東人言拜山(baai3-saan1)、行青(hong4-cing1)。
掃墓日子

掃墓是維護、修整祖先墳墓及其環境祭祖活動,用意追、思念祖先,同時能聯絡族人,有子孫團聚意味。

中國春祭寒食節,後來改為節,現在北方部分地區寒食節祭祖,部份地區有春節、元宵、春分、上巳()、秋分、重陽和冬至掃墓者。

春節、節、中元節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裏祭祖四大節日,春分、秋分、中秋、冬至、寒衣,古時有可能是掃墓辰,寒食節掃墓、祭祖、踏青、出遊好日子。

不過今日,現代人大多於節時,會祖先墓地進行、除草。

找到祖墳時,徒手禮拜,告知土地神(后土)與先人要開始掃墓了。

掃墓日子 Play

延伸閱讀…

【2023 清明掃墓吉日】農民曆告訴你,適合掃墓的好時間&好 …

2024清明掃墓吉日

閩南人並要哪一個日子掃墓,因為要集合宗族親戚共赴祭掃,所以或小(上巳)前後半個月內,是情況。

分為「附近」與「附近」兩種,連雅堂《台灣通史》:「三月初三日,曰上巳,漳州人謂三日節,祀祖祭墓。

而泉州人祭墓,謂嘗墓。


泉州習俗是節前後幾天掃墓。

墳墓初造,第一次掃墓稱為「墳」,會二月初二(春社)前掃墓。
掃墓日子

第二年、第三年春社節前一天之間擇一日掃墓。

第四年起可節前後日子視掃墓。

泉州習俗,節當日允許掃墓,看擇日宜忌。

漳州有半數以上人士會選三月初三小附近掃墓,但中華民國政府定節為國定假日,配合假期,節當日,成為台灣閩南人掃墓主流日期。

閩南習俗,沿途而踩踏他人墳塚,邊走邊説「」,並不視得罪。

找到祖墳時,徒手禮拜,告知土地神(后土)與先人要開始掃墓了。

延伸閱讀…

2023年清明節掃墓吉日吉時曝光!命理師一篇文揭哪些日子 …

2023 清明節|掃墓吉日|馬上瞭解0122123273

鐮刀清除墳墓附近雜草,可以修復墓園裂縫,或是補漆墓碑字跡,當完畢後,墳墓壓上墓紙,代表為祖先修繕房舍。

掃墓時祭拜「后土」,祭拜祖先,燒紙錢順序是「后土」、後祖先。

「掃墓」攜帶供品,帶鎚子鐮刀、油漆、線香、紙錢、燒酒,如果帶了祭品,稱為「培墓」,如果是「培墓」,或者有準備白煮蛋或鹹鴨蛋祭祖者,會將蛋殼丟墓碑或墓丘之上,象徵脱殼重生、生生不息,其他擲龍眼殼、蚌殼、蛤蜊殼、蝦殼,寓意。

各地閩南人掃墓禁忌,日落前掃完墳墓,如果要拖到夜間,攜帶淨符,或符,或者紅紙包裹菖蒲、艾草、香茅或榕樹樹葉避邪植物葉片,避免煞氣。

台灣早期農業時代流行「揖墓粿」習俗,掃墓祭祖完畢,召集附近牧童、兒童它們。

此風流行,戰國時代《孟子》一書中,有一位不事生產人,去墓地掃墓者乞討食品故事[4],
有江湖術士稱「掃墓途中,不能踩踏他人墳墓」;公墓墓區,墳塚鄰近,如何能踩踏?閩南習俗,沿途攀爬而,可以踩踏他人墳墓,但合掌道歉,或者呼喊「」。

[5]
有江湖術士稱「掃墓前禁食」;但是,土葬墳墓需要跋山涉水,耗費大量體力,不吃了如何上山掃墓?是古時有寒食遺風,當天開火煮飯,掃墓者食用草粿、潤餅現成食品;直到掃墓完開火煮飯,吃熟食。

[5]
客家人掃墓習俗於閩南人,地區有掃墓文化,如台灣北部汀州客家人則流行八月初八元成節期間掃墓,稱為「」,現在北海岸淡水與三芝一帶福佬客,俗。

桃竹地區客家人是新竹,多半選在天穿日後開始掃墓;苗栗和台中一帶客家人元宵節次日後前,有些新春大年初一,開始掃墓;而南台灣六堆一帶客家人,由則福德伯公生到之間任選一天來掃墓。

客家有「地不過社,地掛到年底下。

」[6]説法:墳社日前[註 1]掛紙祭掃,起碼要節前;否則逝世祖先、親人可能會搶不過七月半鬼門開時眾兄弟前輩,或是當作墳。

地到年底掛紙,無所謂。

琉球民眾多於節或元宵節、元宵次日春祭,首裏士族多春分和秋分附近掃墓。

歸為日本沖繩縣後,有部份人日本人習俗,是縣外工作者遷假期而日本本土掃墓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