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輪椅使用者的生活中,正確的擺位不僅關係到乘坐舒適度,更是保持良好姿勢和預防併發症的關鍵。當乘坐者的肌肉力量不足或擺位輔具使用不當時,可能會導致骨盆歪斜、脊柱側彎等問題,進而影響到呼吸、內臟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因此,選擇合適的輪椅和輔具,並進行正確的擺位,是保障輪椅族生活品質的重要環節。
正確擺位六大準則
- 使用最少但最關鍵的支持,讓使用者有最好、最舒適,及有效的功能表現。
- 擺位的目的是使身體載重力量能平均分佈,減少疼痛及壓力性損傷產生,預防肢體攣縮變形,維持正常的姿勢,增加舒適感。
- 使用一般牀墊,至少每2小時翻身並調整擺位。
- 使用減壓牀墊如:泡棉牀墊、交替式壓力釋放型牀墊、減壓氣墊牀等,至少每4小時翻身並調整擺位。
- 夜晚或睡覺期間,仍須每2小時協助翻身維持30度卧位並調整擺位,不可因為個案休息睡覺不想打擾他(她)而不翻身。
- 翻身前應先確認個案的活動能力,若有骨折、置換髖關節或膝關節等情況時,需依其狀況進行翻身擺位。
擺位的重要性
當乘坐者的肌肉力量不足或擺位輔具使用不當,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骨盆歪斜、脊柱側彎、軀幹傾倒等問題。這些問題會影響乘坐者的身體功能和日常生活。一般來説,當骨盆能夠平穩接觸椅面,脊柱才能維持直立,進而保持頭、肩膀、骨盆在同一直線上,發揮最大的上肢功能。適當的背靠和下肢擺位也是非常重要的。擺位的目標不僅是提供穩定支撐,還需考量個人的病症、體力、日常活動及環境等因素。


擺位輔具的選擇與使用
擺位輔具的選擇應先滿足基本的身體功能需求,再依需求增加支撐功能,如坐墊、背靠、側支撐、膝內支撐墊或骨盆帶、胸帶等,以協助固定或提升坐姿穩定度。所有輔具的目標是在提供最少但最關鍵的支持,同時讓使用者感到舒適,並發揮最大的功能。
擺位六大準則的實務應用
在實務上,遵循以下正確擺位六大準則可以有效提升乘坐者的坐姿品質和生活品質:
1. 使用最少但最關鍵的支持,讓使用者有最好、最舒適,及有效的功能表現。
2. 擺位的目的是使身體載重力量能平均分佈,減少疼痛及壓力性損傷產生,預防肢體攣縮變形,維持正常的姿勢,增加舒適感。
3. 使用一般牀墊,至少每2小時翻身並調整擺位。
4. 使用減壓牀墊如:泡棉牀墊、交替式壓力釋放型牀墊、減壓氣墊牀等,至少每4小時翻身並調整擺位。
5. 夜晚或睡覺期間,仍須每2小時協助翻身維持30度卧位並調整擺位,不可因為個案休息睡覺不想打擾他(她)而不翻身。
6. 翻身前應先確認個案的活動能力,若有骨折、置換髖關節或膝關節等情況時,需依其狀況進行翻身擺位。
在選擇和使用擺位輔具時,務必考慮個案的需求和條件,以提供最佳的支撐和舒適度。
在餐廳設計中,擺位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藝術。它關係到每位顧客的舒適度、視野和整體體驗。一個精心設計的座位安排可以提升顧客滿意度,增加回頭客,並且在無形中提升了餐廳的整體氛圍。
如何巧妙擺位?
首先,考慮人流量。在大廳入口附近設置等待區,方便顧客等待入座。同時,這裡也應該安排一些裝飾性元素,以減少顧客等待時的不耐煩感。
其次,平衡私密性和開放性。將那些需要安靜環境的顧客安排在角落或較隱蔽的區域,而那些希望感受到熱鬧氛圍的顧客則可以安排在視線較為開闊的位置。
第三,利用視線導引。通過巧妙地擺放桌椅,可以引導顧客的視線至特定的裝飾品或表演區,從而增加就餐的樂趣。
最後,重視綠化。適當的綠植可以柔化空間,同時也能改善室內環境質量。
案例分析:台北某高級餐廳
以台北某高級餐廳為例,他們將餐廳分為不同風格的區域:一邊是以舒適沙發為主的休閒區,一邊是較正式的餐桌區;中間則以一道精緻的盆栽牆隔開,既美觀又實用。這樣的設計不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也創造了良好的視覺效果。
延伸閲讀…
姿勢擺位衞教
加護中心病人之肢體擺位與翻身 – 台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