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自2006年間推動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原有的地面鐵道從左營到鳳山區則改造成全長達15公里的高雄綠園道,而代表2021年綠園道工程最後1%的愛河景觀橋,則是台鐵西臨港線鐵路舊鐵橋改建成人行景觀橋,現改稱「斜光橋」。
台鐵地下化後,保留部分舊軌道在橋面上改建而成,可供行人及自行車牽車而行。夜晚坐在橋上吹吹風欣賞每段橋面美景是一大享受,斜光橋為綠園道工程的最後1%,兩次出現「斜光橋」。


美中不足之處,就是很多騎自行車者自以為是鍛鍊體力的地方,看不懂警告標示〔牽車慢行〕而率性騎上橋又不鳴鈴鐺,常會嚇到步行行人,是非常危險的不當行為,盼市府人員如看到此留言,能再加強警示標語或常巡邏警告,尤其是夜晚時間。美好的地方、公物是”。
高雄鐵路地下化後的綠園道與斜光橋
高雄市在2006年啟動了鐵路地下化工程,這一工程將原有的地面鐵道改造成了全長15公里的高雄綠園道。該工程在2021年完成最後1%的階段,這部分正好是愛河景觀橋的改建,原台鐵西臨港線鐵路的舊鐵橋被改造為人行景觀橋,被重新命名為「斜光橋」。斜光橋是將舊有鐵軌保留在橋面上,改建成供行人及自行車使用的通道。夜晚在橋上享受河景,是一個散步、運動、約會的絕佳地點。然而,有一點需要改善,就是一些騎自行車的人似乎將這當作鍛鍊的地方,經常無視警告標示「牽車慢行」,快速騎上橋而不鳴鈴,這對步行者來説非常危險。希望市政府能夠加強警示標語或增加巡邏力度,特別是在夜晚時分。總之,民眾的自我約束和管理是維護公共環境和設施的關鍵。
斜光橋,位於某個小鎮的中心,是這個小鎮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它橫跨在一條寧靜的小河上,連接著兩側的社區和商業區。
這座橋的名字來自於它獨特的建築造型和朝向,每到黃昏和黎明時分,陽光斜照著橋面,映襯著周圍的環境,呈現出令人嘆為觀止的美景,也因此得名「斜光橋」。
斜光橋不僅僅是一座普通的交通橋梁,它代表著這座小鎮的活力和文化。許多藝術家和攝影愛好者都喜歡在這裡捕捉到壹片壯麗的風景。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斜光橋都吸引著遊客和居民的目光。
斜光橋上的燈光設計更是獨具匠心,夜晚時亮起的燈光照亮著整個河面,營造出浪漫的氛圍。遠處的山巒和樹林在斜光橋的映襯下湧現出如詩如畫般的美景,令人難以忘懷。
遊客的評價
許多遊客對斜光橋的美景讚不絕口。他們感嘆這座橋的獨特之處,稱之為「小鎮的明珠」。來這裡散步的人們都喜歡在橋邊停下來,欣賞斜光橋帶來的迷人風景,感受著這片寧靜的小鎮帶給他們的放鬆和快樂。
文化活動
斜光橋也是文化活動的重要場地之一。每年的春節和中秋節期間,這裡都會舉辦著盛大的慶典和表演,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人們在斜光橋上放煙花、舞獅,共度著愉快的時光。
結語
斜光橋是這個小鎮最引以為傲的地標之一,它不僅僅是一個連接兩岸的交通橋梁,更承載著居民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這個小鎮的熱愛。無論是白天或是夜晚,斜光橋都帶給人們無盡的驚喜和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