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卦象解析
引言
《易經》中,卦象是「掛在眼前的事物」,源自古人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八卦由「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象構成,組合成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形成三百八十四爻。
卦象構成


八卦相錯,形成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的現象。先天八卦圖以太極為核心,八卦排列外圍,陰陽魚相融,寓意萬物生生不息。
後天八卦圖
後天八卦圖以震為東方、離為南方、兑為西方、坎為北方,代表天帝創化力由震出發,經歷巽、離、坤、兑、乾、坎、艮的變化過程。
卦爻結構
卦由六爻組成,從下往上依次為「初、二、三、四、五、上」。陽爻和陰爻分別代表主動和受動。最佳位置在「中」,即二、五爻。
卦象方位
六爻卦分為上下兩卦,上卦為外卦,下卦為內卦。卦象中,天地人三者相應,初、二爻代表地,三、四爻代表人,五、上爻代表天。
卦象應用
八卦分為四組,代表自然現象的四種關係。後天八卦圖應用於風水上,以震為青龍、兑為白虎、離為朱雀、坎為玄武,代表方位。
卦序與卦名
六十四卦每兩卦一組,共組成三十二組。記誦卦序可用「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等口訣。
爻位與爻象
爻位代表人生位置,由下往上為初、二、三、四、五、上。陽爻適宜剛位,陰爻適宜柔位。陽爻乘陰爻,陰爻承陽爻為宜。
爻象合宜
爻象合宜有三種考量:當位、乘承、應。當位指陽爻在剛位,陰爻在柔位。乘承指陽爻乘陰爻,陰爻承陽爻。應指上下卦相對位置的爻陰陽相應。
易卦: 深奧的預測與智慧寶典
易卦,又稱八卦,源自於中國古代的易經,是一種用來占卜和預測吉凶的系統。它由八卦符號、「爻」(斷開或連續的線段)、以及卦象組成,涵蓋了天地人、時空萬物。易卦的智慧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延伸閲讀…
卜卦程式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周易64卦圖文詳解完整版
卦符
易卦的基本單位是八種卦符,由三條線段組合而成:
卦符 | 符號 | 解釋 |
---|---|---|
乾 | ☰ | 天、健、強 |
坤 | ☷ | 地、順、柔 |
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