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內容】從零基礎開始學習 |易經入門指南 |華夏上古三大奇書之一 |

【易經內容】從零基礎開始學習 |易經入門指南 |華夏上古三大奇書之一 |

易經內容,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源遠流長。它不僅是一本古代的占卜書,更藴含深刻的哲學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深遠。本課程將帶您探索易經的奧秘,瞭解其豐富的符號系統和變易哲學,讓您能夠品味這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作。

通過研究易經,人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也能夠將其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尋求個人修養與社會和諧發展的平衡點。

易經導讀及譯註:從六十四卦透視道家人生哲理

作者:陳鼓應,寇方墀合著

隨、蠱兩卦的區別:君子「剛下於柔」,則天下無事。

隨卦代表隨遇而安,沒有成見;而蠱卦則代表整治和改革。孔子在解釋隨卦時提到「剛下於柔」,意味著君子應該捨棄成見,不謀私利,這樣才能保持天下的和平安定。隨卦的初九和九五爻都體現了這一點,他們都遵循了隨遇而安的正道,因此得到了吉祥的結果。

易經內容 Play

在《周易》的智慧中,乾卦代表剛健,坤卦代表柔順。從乾坤兩卦的德行變化,可以體悟出人生中的樂觀與憂慮。臨卦與觀卦則示人在面對外在環境時的積極與被動姿態。

屯見而不失其居

周易雜卦傳解説與應用

坤上乾下,雜卦之道

《雜卦傳》雲:「大有,眾也;同人,親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過,過也;中孚,信也。豐,多故也;親寡,旅也。離上而坎下也。小畜,寡也;履,不處也。需,不進也;訟,不親也。大過,顛也。姤,遇也,柔遇剛也。漸,女歸待男行也。頤,養正也。既濟,定也。歸妹,女之終也。未濟,男之窮也。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此段文字揭示了《周易》雜卦的排列規律及其象徵意義。其中,「大有」、「同人」、「革」、「鼎」、「小過」、「中孚」、「豐」、「親寡」等卦,通過「雜糅眾卦,錯綜其義」的方式,呈現出事物發展的多元化圖景。

互體中爻,三才之道

《雜卦傳》不僅揭示了卦之間的相互關係,還與《繫辭傳》、《説卦傳》、《序卦傳》的思想相呼應,展現了「三才」之道,即天、地、人三者的和諧與統一。《雜卦傳》的這種排列構成了《周易》經傳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與《周書》的「三極」思想相吻合,反映了文王、周公所處時代的智慧。

變易精髓,歷史

改寫後的文章

改寫後的文章 原始文章(已刪除不相關內容)
剝,爛熟剝落;復,重返正本。晉,白晝;明夷,(光明)受傷。井通達而困遮擋。此按《説卦傳》乾坤經卦之義,與《周易》別卦卦義有別。此與《周易》先師後比順序不同。師卦,貞坎憂,為戰爭,故憂;比卦,貞坤順,為和平,故樂。〇臨觀之義,或與或求:臨卦二陽浸長,以尊適卑,凡聖同居,應與無礙,教思無窮,保民無疆;觀卦二陽將去,上尊下卑,聖凡有別,大觀在上,眾庶仰求,次第觀教。〇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屯卦下震上坎,震借象離明,見也;坎為穴,居也。蒙卦下坎上艮,坎為憂疑,雜也;艮納丙火,著也。此與《周易》不完全吻合,或古易《歸藏》之義也。〇震,起也。艮,止也:此按《説卦傳》震艮經卦之義,與《周易》別卦卦義有別。〇損、益,盛衰之始也:帛書《要》:「《益》之為卦也,春以授夏之時也,萬勿(物)之所出也,長日之所至也,產(生)之室也,故曰《益》。授 <《損》>者,秋以授冬之時也,萬勿(物)之所老衰也,長夜之所至也,故曰〖《損》〗。」《益·彖傳》:「益動而巽,日進無疆。

改寫後的文章

孔子論《周易》賁卦:質有餘不受飾故也。

根據《易經》的記載,孔子對賁卦的解釋是「質有餘不受飾故也」,這表明了孔子認為賁卦的意義在於質樸而不需要過多的修飾。這與《易經》中先巽後兑的順序不同,巽為申命,代表天體、天道和人心的結合;而兑則代表性情,是能量、信息和五官的表現。因此,孔子強調了賁卦的「質有餘」,即內在質樸的美德,而不過分追求外在的修飾。

易經內容

隨、蠱兩卦的區別:君子「剛下於柔」,則天下無事。

隨卦代表隨遇而安,沒有成見;而蠱卦則代表整治和改革。孔子在解釋隨卦時提到「剛下於柔」,意味著君子應該捨棄成見,不謀私利,這樣才能保持天下的和平安定。隨卦的初九和九五爻都體現了這一點,他們都遵循了隨遇而安的正道,因此得到了吉祥的結果。

剝、復兩卦的象徵:果實腐爛與種子復生。

剝卦代表果實的腐爛,而復卦則代表種子的復生。剝卦的上九爻是一陽在上的「碩果」,表示果實已經腐爛;而復卦的初九爻則是一陽在下,表示種子在地下發芽復生。這種從腐爛到復生的過程,象徵著事物的循環往復和再生。

易經內容

小過 中孚

大過連互六卦循環格式,既濟、未濟不在互卦之內。

易經內容 Play

延伸閲讀…

易經(華夏上古三大奇書之一)

易經入門指南:從零基礎開始學習

夬,剛決柔,君子道長,小人道憂。

易經內容

小過 中孚

大過連互六卦循環格式,既濟、未濟不在互卦之內。

延伸閲讀…

周易易經占卜/卜卦是什麼?易經算命與數字卜卦真的準嗎?易經入門教學

若夫雜物撰德,辯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

「易」為書廣大悉備,有天道、人道、地道,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三材之道也。

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凶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