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卦圖」,北宋邵雍依易傳的描述中提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這些敍述啟發了他繪製了北宋邵雍依易傳的八卦圖,並衍生了六十四卦圖。根據一個説法是伏羲氏所創,先劃出三畫的爻,再推出了乾、坤、震、離、巽、坎、艮、兑的八卦。然而,也有學者指出歷史資料顯示最早的占筮卦象已經是六十四卦,八卦則是後人的詮釋。
17世紀末,德國哲學家及數學家萊布尼茨在法國傳教士白晉的介紹下,瞭解了邵雍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四分四層圖〉,並認為它與他所創造的二元運算(二進制)相匹配,大為讚賞。後來,這種觀念逐漸演變成了布爾代數。


易經與占筮的關係
有學者提出,最早的卦象便是六十四卦,而非後人理解的八卦。這種觀點認為,卦象是先民觀察自然變化與社會經驗的總結,而其占筮功能可能是後期發展出來的。
六十四卦與節氣的對應
六十四卦被認為與二十四節氣有對應關係,其中六十個卦象分別對應二十個節氣,這一觀點在古代哲學與天文曆法中佔有一席之地。
萊布尼茨與二進制的發現
17世紀末,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在法國傳教士白晉的引導下,發現了邵雍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圖,驚奇地發現其與他的二元運算(二進制)理念相吻合,這為後來的布爾代數奠定了基礎。
《易傳》與六十四卦的次序
《易傳》中的〈序卦傳〉詳細描述了六十四卦的序列和排列背後的哲學思考,闡述了從自然到社會的演變過程。
《易經今解》精簡版
本書內容是《易經今解》的精簡版,旨在配合網站的精簡版卜卦程式使用,同時也適合作為學習《易經》的入門書。
八卦與六十四卦的組成
《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是由兩個八卦上下組合而成,按照特定的規律演化,同時闡釋了陰陽變化和哲學思想。
易經卦圖
介紹
易經卦圖,是一種源自古代中國的占卜工具。它由八個卦爻組成,每個卦爻可以是陰(0)或陽(1)。通過組合這些卦爻,可以生成64個不同的卦象,每個卦象都代表不同的事物和意義。
使用方法
使用易經卦圖進行占卜需要以下步驟:
- 將三個硬幣或六個籌碼準備好。
- 持有硬幣或籌碼,專注於你要詢問的問題。
- 隨機拋擲硬幣或籌碼,記錄每個卦爻的結果。
- 根據卦爻的結果,查找易經卦圖,找到對應的卦象。
- 解讀卦象的意義,以獲得對問題的啓示和指引。
易經卦圖的意義
每個卦象都代表了世間萬物的不同方面,例如天、地、雷、風、水、火等元素。易經卦圖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然界和人類之間的關係,從而指導我們在生活和決策中追求和諧、平衡與進步。
結語
易經卦圖既是一種占卜工具,也是一種哲學和智慧的傳承。它幫助人們把握生活的變化和機遇,使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圍的世界。無論是在個人生活還是商業決策中,易經卦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延伸閲讀…
六十四卦
簡易《易經》六十四卦卦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