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曰: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六位時成,時乘六龍御天。
乾道變化,各性命,保合和,乃利貞。
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潛龍,陽下。
見龍再田,德施普。
終日乾乾,反復道。
或躍淵,進無咎。
飛龍天,人造。
亢龍有悔,盈不可。
九,天德不可首。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亨者,嘉之會,利者,義和,貞者,事之幹。
君子體仁,足以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子曰: 「龍德而隱者。
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見是而﹔樂則行,憂違﹔確乎其不可拔,乾龍。
」九二曰:「見龍田,利見大人。
」 何謂?子曰: 「龍德而者。
庸言信,,閑存其,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曰:「見龍田,利見大人。
」 君德。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 何謂?子曰: 「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
修辭,所以居業。
知至之,可幾。
知,可存義。
是故,居上位而 ,下位而不憂。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而無咎矣。
」九四:「或躍淵,無咎。
」 何謂?子曰: 「上下,。
進退無恆,離羣。
君子進德修業, 及時,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天,利見大人。
」 何謂?子曰: 「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燥﹔雲從龍,風虎。
聖 人作,而萬物睹,天者,地者,各其類。
子曰: 「而無位,而無民,賢人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
」乾龍,下。
見龍田,時舍。
終日乾乾,行事。
或躍淵,自試。
飛龍天,上治。
亢龍有悔,窮之災。
乾元九,天下治。
乾龍,陽氣潛藏。
見龍田,天下文明。
終日乾乾,與時 偕行。
或躍淵,乾道乃革。
飛龍天,乃位乎天德。
亢龍有悔, 時偕。
乾元九,乃見天則。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
九二,見龍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淵,無咎。
九五,飛龍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九,見羣龍無首,吉。
九五,飛龍天,利見大人。
九二:見龍田,利見大人。


六畫純陽,是道創生根源,因此《彖傳》稱「乾元」,元者、元首、元始義。
乾意思「上出」,引申為「乾」乾。
自有文字以來「乾」做為《經》卦名,後乾「上出」「下注濕」,而「乾」為「乾」「乾」。
後世區做卦名乾,以及乾乾,於是採用了音,古代並無區。
帛書卦名作「鍵」,關鍵意思,因此卦通達天道關鍵。
清華簡作「倝」,音「幹」,太陽剛升起而光明照耀樣子,天光意思。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陳厲公筮問兒子陳完一生得觀之否,上體爻變得乾卦即取象天光。
全卦「龍」為意象,健為德性;變化、彈性吉應;過、勝、大忌。
龍是古代神話中一種聖獸,善於變化。
乾卦六爻中龍因為時機而各有不同形態,有如君子能因時而變,時機有做為。
初九潛龍用為君子沉潛蓄勢,九二見龍田君子入世,開始運疇,九五飛龍天君子得位。
這個過程有如《莊子.遊》北冥鯤魚,潛伏到化鵬鳥,一飛衝天而徙於南冥。
龍古文中是「寵」意思,甲骨文中龍作寵用。
六爻陽,陽為實,意謂此卦天賦,擁有來自上天一切恩寵。
得乾卦,萬事俱備,但欠東風。
問事短期難成,上下乾,有能量但無發揮空間。
具備一切先天條件,但有待後天,或者天時及地利機會。
得乾卦者具備先天優勢,擁有一切條件,其人自有源源不絕創造力,資源能力不是問題,問題只在於時機。
能夠守住自己既有美德,只待時機,自可水到渠成。
或者若能夠而變,時俱進,能有發展機會。
若問財利,乾金玉,有金玉滿堂象。
乾,元亨利貞。
《彖》曰: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御天。
乾道變化,各性命,保合和,乃利貞。
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潛龍,陽下。
見龍田,德施普。
終日乾乾,反復道。
或躍淵,進無咎,飛龍天,人造。
亢龍有悔,盈不可。
九,天德不可首。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亨者嘉會,利者義和,貞者事之幹。
君子,體仁足以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文言》曰:乾元者,始而亨者;利貞者,性情。
乾始能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哉乾乎,中正,;六爻發揮,旁通情;時乘六龍,御天;雲行雨施,天下平。
匯聚了條件(亨通),宜於堅定守。
元亨或解釋大亨通,但不可直接理解為「吉」。
來説,亨意指匯集、具備了條件。
《文言傳》:「元者善之長,亨者嘉會。
」「元」本義「上人」,即善、元首意思,引申元氣、根源、。
乾萬物創生,故稱元、乾元。
亨上博簡作「卿」,古通享、饗,即宴饗,聚會用餐義,引申嘉會,即聚會。
元亨原始字義元首們聚會,引申善長嘉會,意指問筮者具備了條件(元),美善條件匯聚於一身(亨)。
貞為、定、貞固(堅持)意思。
「利貞」利於正、利於貞固、宜於堅定。
「元亨利貞」,匯聚了美善條件,需外求,宜於守住自己既有美德,自己德性。
初九,潛龍,。
《象》曰:潛龍,陽下。
潛藏龍,有任何作為。
當養畜鋭時候,凡事應當靜待時機,行事,躁進。
初爻「地下」位置,故曰潛龍。
易卦有六爻,最上面二爻天,下二爻地,中二爻人。
初爻「地下」,二爻「地上」。
初九陽氣潛藏地下,故曰「潛龍」;九二爻地上,龍地上故曰「見龍田」。
龍可解釋為「寵」,潛龍即潛在,初九榮寵,因此動作。
九二榮寵見,那麼利於見大人。
九二,見龍田,利見大人。
《象》曰:見龍田,德施普。
龍出現田間,利於去拜見大人物。
龍出現田間,象徵事情出現端倪,潛藏。
這時能積極主動,求見有權位大人。
九二為君子離隱入世時候,因此開始遊走四方,拜會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象》曰:終日乾乾,反復道。
君子整日努力,埋頭幹,夜晚要自我反省警惕,困苦,沒有罪咎。
九二見龍田,榮寵已現,君子離隱入世,開始見大人。
九三君子開始做事,但凡事起頭,因此「,夕惕若」。
若能夠忍受困苦,則能免於罪咎。
反之,若是怠慢,那麼會有罪咎。
三四爻位置不上不下,下無田宅可以安居樂業,上無高位可以享其尊榮,因此是憂、懼之位。
三、四是三才中「人」位,「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代表著做人困難。
乾乾,即「」,努力義。
終日乾乾,整日努力。
夕惕若,君子自我反省警惕。
厲無咎,兩種解釋。
一是雖危險但沒有罪咎,厲解釋危險。
二是有所砥礪能免於罪咎,若過於怠忽則有罪咎。
厲為礪本字,原本為磨刀石,即今日砥礪、磨練義,引申艱難之磨練。
另一讀法「夕惕若,無咎」,言夜如坐針氈自我警惕,可得無咎。
九四,或躍淵,無咎。
《象》曰:或躍淵,進無咎。
能夠躍出深不見底水潭,沒有罪咎。
九三開始積極行事,勞心勞力,困慮。
到九四是嘗試突破時候,因此説「或」,代表確定。
「躍」為突破舉動,「或躍」嘗試突破現狀,因此《文言》説「或躍淵,自試」、「乾道乃革」。
革者變革,乾道到四而開始變革,龍內到外,正式離隱入世,如鯤之化鵬,九四為振翅試飛,九五是鵬程萬裏。
然而九四上卦之下,下卦之上,不上不下,突破還只是個嘗試,,頂多只能免於罪咎。
得此爻,人爭上游,多所嘗試,不要怕困難失敗,雖有進退兩窘境,但痛苦乃是成長階段,可以免於罪咎。
九五,飛龍天,利見大人。
《象》曰:飛龍天,人造。
《經》有六十四卦,每一卦是先畫出卦圖,標出卦名。
卦圖六爻組成,爻有陰陽分,所謂六爻,其兩個單卦(各有三爻)所合成。
本卦稱為乾卦(下乾上乾),六爻陽(——陽爻,–陰爻),陽有剛健意,象徵原始生命力,動態能量。
乾卦六十四卦中,是八卦之一。
所謂純卦,是指上下同一個單卦組成者。
依序出現有: 《經》有《序卦》,説六十四卦排列順序,可供我們理解各卦參考。
譬如,《序卦》 開頭説:“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
”意思是乾卦天,並以坤卦地。
有天地才能化生萬物。
乾代表陽剛主動力,坤則是承受力,兩者相摩蕩而變化生出萬物。
. “元亨利貞”是本卦卦辭,附卦名後,是本卦所作基本判斷。
“元”,原,萬物 由此創始,“亨”,通,萬物有其來源,並且形成一個整體,所以彼此之間通順;“利”, 宜,萬物變遷運行,對一切而;“貞”, ,由此展現萬物,可以堅持自身途徑,進而恆不息。
易經中每一卦該卦下方一個爻開始,到該卦上方一個爻結束,因此經通過8*8=64個卦可以反映出8*8*6=384個事物發展階段。
每一卦自下而上有六個爻,六爻由下而上序位依序是初、二、三、四、五、上。
“九”指陽爻, 而“六”指爻。
陽為奇數,以動主,所以取奇數(一、三、五、七、九),表示動之極。
偶數,且以靜為主,所以取偶數(二、四、六、八、十)之中,表示靜之極。
另一 説法,揲 she 蓍成卦時,得六、七、八、九四個數字,其中九老陽(九大於七,七 陽),六陰(陰數如負數,所以,八陰)。
《經》 老不用,故稱九六。
初九:潛龍,。
白話: 初九:龍潛伏着,不要有所作為。
解讀: “初九”是本爻序位。
“潛龍”是本爻爻辭,以下各爻有爻辭。
“龍”是古代傳説中生物, 健活力變化勢能,可以“乘風雲而上天”。
爻辭多本爻處位,作一客觀描述,此 筮辭,再論斷其出處進退以及吉凶禍福,此為佔驗辭。
位而言,初、二是地;三、四是 人;五、上是天。
初九位於地之下,猶如深淵之中,所以稱為“潛龍”,此時有所作為。
正如人年時,要努力進德修業,培養實力。
九二:見龍田,利見大人。
白話: 九二:見龍田,見到大人。
解讀: “九二”,“九”陽爻、,“二”,為由下而上第二位。
二、三、四、五陽爻稱九,(陰 爻稱六)。
二地之上,表示龍嶄露頭角,華受到注意了。
這時見到大人是, 可以獲得進一步栽培磨鍊。
“大人”,德行完備人,此可以指稱聖君,(與九二對應九五,為天子)。
譬如,舜 耕田、捕魚時,他卓越表現開始受到堯賞識,那麼舜“利見大人”。
,大人是指有 位者,君子是無位者。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jiu)。
白話: 九三:君子整天不休,晚上戒惕懊,有危險,但沒有災 解讀: “君子”,九三是陽爻,即爻(陰爻稱柔爻), 《經》 用例中,剛爻君子, 柔爻小人。
三、四是人位,所以九三談到君子表現。
九三位居下卦(或內卦)之上,確知下一步發展,唯有乾卦精神,日夜。
“乾乾”是健行不息,“若”是語詞,有“如此”意,“厲”與“無咎”是佔驗辭,所論吉凶禍福。
九四:或躍淵,無咎。
白話: 九四:或躍升,或留在深淵,沒有災難。
解讀: 九四之位,上天(五、上),下田(初、二),中呢?它下卦移到上卦初, 進人世界,有猶疑情況,所以可稱“中人”。
“或躍淵”“或”是疑辭,“躍”與“淵”是兩種選擇,表示可上可下,要看時機條件是否配合。
保持此一機動狀態,會有災了。
《經》 中,“或”字多用於三爻四爻。
九五:飛龍天,利見大人。
白話: 九五:龍飛翔天空,見到大人。
解讀: 九五進入天位,居上卦之中,並且陽爻位(初、三、五剛位,二、四、上為柔位), 稱為“當位”,這是既中且正位置。
龍飛上天,可以行雲布雨,顯身手。
這時所見“大人”可能有二義:一是天子,二是賢臣,要看此龍本身所居之位。
事實上,這時龍象徵人,自己是德行完備大人了, 可以呼召同伴發揮幹,造福天下百姓。
程頤説:“聖人既得天位,利見下大德人, 共成天下事。
天下固利見夫大德君。
”由此可知,大人可以指君,可以指臣。
上九:亢龍有悔。
白話: 上九:龍飛得,有所懊悔。
解讀 “上九”,每一卦最上一交稱“上”(上九或上六)。
“亢龍”於初九“潛龍”,達到另一極端。
物反原則下,週而復始。
“亢龍”前無去路,不勝寒,所以“有悔”。
九:見羣龍無首,吉。
白話: 乾卦整體,顯示六個陽爻無首無尾,吉祥。
解讀: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卦“九”,坤卦“六”。
這二卦六爻純陽卦卦,所以可以使用(或貫通)於卦各爻。
“羣龍無首”即六爻各龍順時而變、隨位而成。
於看出六爻一個整體,沒有首尾、本末、 後、上下分,所以結果是吉祥。
萬物變化“始卒若環”(開始結束像是一個環) , 無法分辨後,因而可以一往;人面對生命歷程,若能體認變化,時候做事,“順受其”(情理去接受它部分),心安理得。
彖曰: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六位時成,時乘六龍 御天。
乾道變化,各性命,保合和,乃利貞。
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白話: 《彖傳》説:啊!乾卦所象徵元氣,萬物借它而開始存在,它由此主導了天體。
雲四處飄行,雨降落下來,各類物種流動中成其形體。
太陽光明終而復始地出現,爻六 個位置時序形成了。
然後依循時序六條龍去駕馭天體運行。
乾卦原理是引發變 化,讓萬物各自安頓本性命運。
萬物保存聚合並處於狀態,達到而了。
乾卦首,創生出萬物,普世可以獲得安寧。
解讀: 《彖》即《彖傳》,用來解釋卦辭,説一卦卦名、卦象、卦義。
最初,卦辭稱彖辭, “彖”字音“斷”,意指裁斷一卦吉凶。
後來,卦辭區隔,《彖》代表《彖傳》。
《彖傳》屬於《易傳》(十翼)之一,認為十翼是孔子及其後學貢獻。
本段言,是瞭解釋卦辭“元亨利貞”,因此全文第一句説是“元”,第二句説“亨”, 第三句合説“利貞”。
後一句則讚歎其偉效應,使自然界人間世安寧。
“乾元”是指原始能量(元氣),由此創生出萬物。
萬物處於變化之中,有開始有結束, 並且生生滅滅,因此需要一個總源頭。
《經》乾卦其象徵符號,並且龍形象來展現其充滿活力變化特性。
文中兩次提及“天” (“統天”、“御天” ) ,此意指天體(日月星辰以及風雲變化), 是人仰觀時所見至大之象。
“天”概念古代有多重意義,此所謂“天”是指之天,它是大地以及兩者之間萬物。
之天運行規律稱為“天道”,但是一説天道有二義:一是整個自然界(包括天地萬物)規則,二是人間世善惡所作規範及其報應。
這些概念後面有詳細闡述。
“六位”,《説卦》所云:“分陰分陽,迭用柔,故《》六位而成章。
”六位是指六個 爻位置,各依其時而成立。
而所謂“時”,來於“大明終始”觀察。
接着説“六龍”,是指爻辭中龍來象徵六個階段表現。
“御天”主語是乾元,但是人可以效法這樣作為,而進。
乾道“變化”之中,而其效應是要讓萬物各自“”其“性命”,即變之中有 變,並且使整體形成“和”狀態。
如此即是“利貞”。
“首出庶物”“首”,應指乾卦而言。
程頤説:“乾道首出庶物而萬匯亨,君道尊臨天位 而四海從,王者體天道,萬國鹹寧。
”他乾道君道比,可知“首”是指乾卦,而不是“”意。
象曰: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白話: 《象傳》説:天體運行,君子因而要求自己奮發上進。
解讀 《象》即《象傳》,可二:《大象》解釋卦象,附《彖傳》後;《象》解釋爻象,附在爻辭後。
(64卦象+384爻象)但是《經》中兩者“《象》曰”來表示。
此乾卦中,《大象》 與《象》分列。
自坤卦起,《象》附各爻爻辭後。
《大象》所言,是上下兩個單卦(即基本八卦,各有三爻)組合上,分析卦 象顯示意義,然後推述人德行修養上應該如何取法。
譬如乾卦上下是乾,乾天, 乾為健,因此説:天體運行剛健不己;然後,君子是指立志發揮人性潛能,成就人格者, 他取法此卦時,所要做是自強不息。
潛龍,陽下。
見龍田,德施普。
終日乾乾,反覆道。
或躍淵,進無咎。
飛龍天,人造。
亢龍有悔,盈不可。
九,天德不可首。
白話: 本文是乾卦《象》部分,七句話,對應六爻爻辭九。
初九爻辭“龍潛伏着,不要有所作為”,是因為這個陽爻全卦底部。
九二爻辭“龍出現地上,見到大人”,是肯定德行可以普遍施展開來。
九三爻辭“整天不休”,是説要君子道上反覆修煉。
九四爻辭“或躍升,或留在深淵”,是因為進取沒有災難。
九五爻辭“龍飛翔天空”,是肯定大人處於興旺時候。
上九爻辭“龍飛得,有所懊悔”, 是説盈狀態無法維持。
乾卦整體,發現天體運行無始,循環,因此 可認定自己居。
解讀: 本文是乾卦《象》部分,七句話,對應六爻爻辭九。
九三“反覆道”,是因為它處於下卦之上,下卦,同時面臨新階段開始,形成 挑戰。
九五“人造”,是德行完備人會有作為。
“天德不可首”,乾卦雖為六十四卦首,以其無限元氣創生萬物,但是於萬物變化形成一個整體,所以不可認定乾卦居於一個不移首位。
換言之,乾卦六爻中,可以 説“羣龍無首”,而全部六十四卦中,乾卦“不可首”,如此可以讓其他各卦展現。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亨者,嘉之會,利者,義和,貞者,事之幹。
君子體仁, 足以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 元亨利貞。
」 白話: 《文言傳》 説:創始,是一切善行首位。
通達,是美好事物會合。
,是作為協調。
,是具休行事骨幹。
君子實踐仁德,足以擔任領袖。
會合萬物,足以符合禮制。
維持一切,足以協調義行。
守正並且堅持,足以辦成事業。
君子要做到這四種德行人,所以説:乾卦代表了創始、通達、、。
解讀: 《文言》是乾坤二卦經文(文)解説(言),即只有乾坤二卦有《文言傳》。
此二卦代表天地,為一切變化始,,所以額外加以説。
本段總述卦辭,以下接着分述六爻爻辭。
有創始才有萬物,一切價值由此開端,所以這是眾善之長。
萬物彼此之間通順,所有會合是。
或於萬物,有其性。
四達自中……是能為天下宗。


延伸閱讀…
君子體認“元亨利貞”,可以明白仁、禮、義並成就事業,無異於找到了人間世康莊大道。
初九曰:「潛龍。
」 何謂? 子曰: 「龍德而隱者。
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見是而;樂則行,憂違;確乎其不可拔,乾龍。
白話: 初九爻辭説,“龍潛伏着,不要有所作為”,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説:“這是指具有龍德行而隱遁人。
他會世俗而改變自己,會名聲而有所作為,避開社會而,社會承認。
別人於受,他推行主張,別人有所疑慮,他自己退避。
他心志是而無法動搖,這潛伏龍啊。
”解讀: 本文師生問答方式,進一步説乾卦各爻人生啓發。
“子”是指孔子。
既有龍德,為何要潛隱?因為位居初爻,時機。
即使德行已著,但是顯示效應, 受到別人肯定。
由此可見,儒家一方面要有立場,同時保持社會關懷。
九二曰:「見龍田,利見大人。
」 何謂? 子曰: 「龍德而者。
庸言信,,閒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曰:「見龍田,利見大人。
」 君德。
」 白話: 九二爻辭説,“龍出現地上,見到大人”,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説:“這是指具有龍德 行而處於位裏人。
説話能守信,做事能,防範保持內心, 為善於世而誇耀,德行廣被而感化世人。
《經》説‘龍出現地上,見到大人’,這是君主德行啊! ” 解讀: 九二居下卦三爻之中,所以稱為“”。
於位置,龍德發揮了作用。
其作用是 從自己開始,要反身而,及,修己安人,化民成俗。
“君德”,上述表現是君主德行,但是擁有君主之位。
若是修養到了君子程度, 擔任君主亦非事。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何謂? 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
修辭,所以居業。
知至之,可與言幾。
知,可存義。
是故,居上位而,下位而不憂。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而無咎矣。
」 白話: 九三爻辭説,“君子整天不休,晚上戒惕,有危險,但沒有災難”,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説:“這是講君子應該增進德行樹立功業。
做到而信實,由此可以增進德行.修飾言辭以確保其,由此可以累積功業。
知道時勢會如何來到,設法使它來到,這樣才可以他談論理。
知道時勢會如何終止,坦然讓它終止,這樣才可以他堅守作為。
因此,處上位而,處下位而。
所以能夠不休,按所處時勢來警惕自己,這樣即使有危險會有災啊。
解讀: 九三居下卦之上,走到,但是進人上卦,因此面臨考驗。
下卦而言,它處於上位,卦而言,它下位,所以進德修業之外,無良策。
這種考驗培養了過人智能,否則如何可以他“言幾”、“存義”。
“幾”是理,即可以洞燭先機,事情發生前看出了端倪,然後可以預作準備。
“義”是,此指正作為,否則沒有。
九四:「或躍淵,無咎。
」 何謂?子曰: 「上下,。
進退無恆,離羣。
君子進德修業,及時,故無咎。
」 白話: 九四爻辭説,“或躍升,或留在深淵,沒有災難”,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説:“上去或下來沒 有,但不是出於動機;前進或後退沒有,但會離開自己同類。
君子增進德行樹立功業,想要把握時機,所以沒有災難。
”解讀: 九四開始進人上卦,爻(陽爻)居於柔位(二、四柔位),顯得不夠,所以 “或”這個疑辭。
於配合時位而、無恆,反而是正確表現,所以沒有災難。
“君子進德修業,及時”,表示不論是在出處進退任何狀況下,努力進德修業。
這才是“無咎”原因。
九五曰:「飛龍天,利見大人。
」 何謂?子曰: 「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燥;雲從龍,風虎。
聖人作,而萬物睹,天者,地者,各其類。
白話: 九五爻辭説,“龍飛翔天空,見到大人”,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説:“聲調會 呼應,氣息會彼此吸引;水會流向地方,火會燒向乾燥區域;雲龍而浮現, 風跟着虎而飄動;聖人興起,引來萬物矚目。
以天本事物會親近在上天,地本事物會親近在下地,萬物是各自他自己羣類。
”解讀: 九五之位既中(上卦之中)且(陽爻位),所以充分彰顯了乾卦龍德精彩。
本文 所述變化中各安其位,秩序井然。
這一切關鍵於“聖人作”。
“萬物睹”“物”包含人內,表示自然界人間世獲得了安頓。
“雲從龍,風虎”,孔穎達説:“龍是水畜,雲是水氣,故龍吟景雲出,是雲從龍。
虎 是獸,風是震動氣,此是同類,故虎嘯則穀風生,是風虎。
”這一段説是感應,只有聖人在位,萬物會感應而安定。
“天者”是指日月星辰,“地者”是指草木、鳥獸、蟲魚。
上九曰:「亢龍有悔。
」 何謂? 子曰: 「而無位,而無民,賢人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
」 白話: 上九爻辭説,“龍飛得,有所懊悔”,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説:“地位沒有職位, 高高在上卻失去百姓,賢人居下位而無法前來輔佐,所以他一行動會有所懊悔。
” 解讀: 上九位居上卦,全卦位,但是非九五之中位,所以雖然,無民無位, 得不到賢人輔助。
此時有所作為,否則有懊悔後果。
乾卦各爻形成一個比:初九上九是“潛龍”與“亢龍有悔”,行動,九二與 九五強調“利見大人”,因為兩者居中位.九三與九四《文言傳》中提及“進德修業” , 表示自強不息意。
此六爻形成一個整體,始卒若環,首尾相應。
《經》所標舉變化意,此得一最佳示範。
乾龍,下。
見龍田,時舍。
終日乾乾,行事。
或躍淵,自試。
飛龍天, 上治。
亢龍有悔,窮之災。
乾元九,天下治。
白話:(初九)龍潛伏着,不要有所作為,這是因為處於卑下位置。
(九二)龍出現地上, 這是因為時勢而一步步前進。
(九三)整天不休,這是因為進行該做事。
(九四) 或躍升,或留在深淵,這是因為要檢驗自己能力。
(九五)龍飛翔天空,這是因為處於 上位,可以治理百姓。
(上九)龍飛得,有所懊悔,這是因為走到時會有災難。
( 九)乾卦元氣施展全卦中,這是因為天下治理好了。
解讀: 本段依各爻爻辭,説明人行動如何配合時位來表現。
“時舍”是指因時而舍。
“舍”是古代行軍或旅行時,到了一站住下來。
九二“時”是“地” 上位,並且處於下卦之中位,所以有機會。
“乾元九”,因為全卦陽爻,可以上下貫通,無首無尾,形成一個流變過程, 即“變,變則,通則”。
這“天下治”是互為表裏。
乾龍,陽氣潛藏。
見龍田,天下文明。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或躍淵,乾道乃革。
飛龍天,乃位乎天德。
亢龍有悔時偕。
乾元九,乃見天則。
白話:本段依各爻爻辭,説其關現象是怎麼回事。
(初九)龍潛伏着,不要有所作為,這是於陽氣處潛伏隱藏時期。
(九二)龍出現地上,這是於天下萬物紛紜有序並且顯現光明。
解讀:“元亨利貞”是乾卦卦辭。
元,原,萬物由此創始;亨,通,生長發展;利,宜,收益,和諧;貞,,定,占卜。
元亨利貞,為乾卦四德,四德法於四象、四季春夏秋冬。
元:少陽,春季,一年計於春;亨:太陽,萬物向榮亨通無礙;利:禾刀,收割莊稼,秋季;貞:一年,冬,冬季生靈,如貞人(巫)入於。
乾為天道大,太極,即一。
止於一,即是合於道,止於一是個“”字,合於道,守護,是個“定”字,故“大學道”於“知止而後”。
定能生慧,慧即通天,通天即巫(貞人)。
“貞”本義由此矣!,貞體;占卜,貞之用。
所以貞既有、意義,同時有占卜意義。
貞字謎:甲骨文貞當為方鼎,甲骨文鼎字圓鼎。
《説文解字》:“鼎,三兩耳,和無味寶器”。
《説文》只是圓鼎詮釋。
如下圖:
筆者推斷:方鼎祭奠、占卜禮器,圓鼎象徵貴族身份禮器。
巫使用是方鼎,天子、諸侯使用是圓鼎。
《太平御覽》卷七九引《屍子》曰:“子貢問曰:‘古者黃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黃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計而耦,不約而成,此之謂四面。
’”
子貢問孔子:“黃帝四面是否可信?”孔子理性原則回答:“黃帝派四個自己志同道合人去治理四方,達到了討論而意見相合,協商能,這是黃帝四面。
”然而事實是否如此呢?
1973年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戰國佚書四種,其中《十六經·立命》明確記載著黃帝面貌:“昔者黃宗(帝)質始信,作自象(像),方四面,傅。
四達自中……是能為天下宗。
延伸閱讀…
”
筆者以為:黃帝是兼王巫於一身,巫古文字甲骨文看,巫象“卍”,“方四面,傅”,通達四方義。
1959年湖南寧鄉縣黃材出土商朝後期人面方鼎(見上圖),應該是“黃帝四面”傳承。
這印證了“貞”即巫祭奠占卜禮器。
方鼎四足四面四方象“貞”、含義完全吻合。
白話:初九——龍潛伏著,不能發揮作用。
解讀:八經卦三爻,上為天,中人,下為地。
而64別卦(卦)六爻初、二地,三、四人,五、上是天。
初九處於地下深淵,所以稱“潛龍”,而不能發揮作用。
1.3 九二——見龍田,利見大人
白話:九二——龍出現地上,面見大人。
解讀:九二地之上,得中,所以德才初備,可以面見大人。
大人,指有德有位貴人。
1.4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白話:九三——君子整天努力,晚上警惕戒懼。
雖有危險,但會有災。
解讀:君子——三、四位人,陽爻君子,所以九三代表君子。
終日乾乾——九三走完一個乾卦,未來上邊是一個乾卦,所以説日乾乾。
九三處於兩乾(天)中間,兩天之間夜,故説“夕惕若”。
三爻於離開了中道,故説“厲”,但於九三君子晝夜,所以“無咎”。
1.5 九四——或躍淵,無咎。
白話:九四——龍或躍或潛於淵,不會有災難。
解讀:九四與初九應,初是潛淵位置,四是即進入天空位置,所以説“或躍淵”。
於是或躍或潛於淵試驗,所以“無咎”。
1.6 九五——飛龍天,利見大人
白話:九五——龍翱翔天空,會見大人。
解讀:九五是全卦主爻。
五爻是天位置,得中位,並且陽爻位,當位,所以説“飛龍天,利見大人”。
此二九是“利見大人”,二九田野,所以譯作“面見”,九五進入之位,所以譯作“會見”。
白話:上九——龍飛到處,有後悔。
解讀:亢,上。
盛衰,所以後悔。
1.8 九——見羣龍無首,吉
白話:九——羣龍有首領,吉。
解讀:九——“九”應該指是卦是陽爻,有整體使用之德。
先賢以為乾卦假如六爻變當用此“九”辭,若此,奈何64卦唯有乾卦和坤卦有“”?
“羣龍無首”,鮮有知其本義者,“九”指乾卦六爻全體使用,羣龍即是六爻。
於乾為天圓(古時侯祭天台子稱圜丘,是圓形),所以“九”即是六條龍首尾相接形成一個整圓,這時候沒有了後,出現完全同等,一片祥和景象。
故曰:吉。
(見下圖)
筆者以為:此九“見羣龍無首,吉”是老子《道德經》“道無為而無不為”源頭。
《彖》曰: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御天。
乾道變化,各性命,保合和,乃利貞。
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白話:呵,乾元!萬物因此才有開始,乾元由此主導整個自然界。
雲氣流行,雨水佈施,眾物周流而各自成形;太陽光明終而復始地出現,六個爻位置時序形成,然後時乘著這六條龍駕御天道。
乾道變化,(使萬物)各自其本性命運,萬物留存聚合並處於狀態,達到了和貞固。
乾卦首,創生出萬物,普世得安寧。
解讀:《彖》即《彖傳》,屬於《易傳》(十翼)之一,是孔子及其門徒解釋卦辭文字。
彖(tuàn),斷,裁斷義。
該段文字是解釋乾卦卦辭“元亨利貞”。
第一句説是“元”,第二句説是“亨”,第三句説是“利貞”,後一句是總結。
《象》曰: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白話:《象傳》説:天體執行,君子因而要求自己斷奮發上進。
解讀:《象》即《象傳》,分為《大象》、《象》。
《大象》解釋卦象,附《彖傳》後;《象》解釋爻象,附在爻辭後。
大象、象文中“《象》曰”表示。
乾卦,《大象》與《象》沒有分列。
坤卦開始,《象》附於各爻爻辭後。
《大象》內容,是上下兩個經卦分析卦象意義,然後擴充套件到人事。
如乾卦,上下乾,乾天,,所以説“天行健”,後即人事“君子發奮圖”。
潛龍,陽下。
見龍田,德施普。
終日乾乾,反復道。
或躍淵,進無咎。
飛龍天,人造。
亢龍有悔,盈不可。
九,天德不可首。
解讀:本段乾卦《小象傳》,是孔子或其後學解釋乾卦六個爻辭九。
九“天德不可首”有兩層含義:一是乾卦六個爻六條龍首尾,如環無故。
二是六十四卦是迴圈復,未濟卦固然排在後,説話乾卦前邊。
這象冬天是後一個季節,春天前邊。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
亨者,嘉之會。
利者,義和。
貞者,事之幹。
君子體仁,足以人。
盛會,足以合禮。
利物,足以和義。
貞固,足以幹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白話:“元”,創始,是眾善之首;“亨”,亨通,是嘉美的會合;“利”,,是事物得體而中和;“貞”,,是事物主幹。
君子實踐仁德,足以領導人。
嘉美會合足以合乎禮。
裁成事物足以合乎義。
能貞正足以成就事業。
君子能行此四德,所以説:“乾,元亨利貞。
”
解讀:《文言傳》是《十翼》之一。
是孔子及其後學解説乾坤二卦文字。
只有乾坤二卦有《文言傳》。
本段是《文言傳》第一節,解説卦辭,以下分爻解説。
讀者能深入理解《文言傳》第一節意義,列表如下:
元 善之長 體仁,足以人 春,少陽,木,仁
亨 嘉之會 盛會,足以合禮 夏,太陽,火,禮
利 義和 利物,足以和義 秋,陰,金,義
貞 事之幹 貞固,足以幹事 冬,太陰,水,智
元象少陽春天,果仁發芽,萬物生長,推展到社會人事,體仁方可領導人。
亨象太陽夏天,萬物蕃廡,向榮,推展到社會人事,盛會足以合禮。
利象陰秋天,秋、利、和禾,代表收獲莊稼,利物足以和義。
貞象冬天,貞,,智,可以把握事物主幹,貞固足以幹事。
初九曰:“潛龍”,何謂?
子曰:“龍德而隱者。
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見是而;樂則行,憂違;確乎其不可拔,潛龍。
”
白話:初九爻辭“龍潛伏著,不能發揮作用”,這是什麼意思?
孔子説:“人有龍德行而隱居,其志世俗改變,急於成就功名;隱退世外而;其言行眾人贊同無;別人於接受他推行,別人有所疑慮他退避;堅強而不可動搖,這潛龍。
”
解讀:本文孔子師生問答方式,進一步説乾卦各爻人生啟示。
這一段與《論語》“人不知而愠,君子乎”很吻合:人們瞭解我學説,我懊惱,這不是君子嗎?
九二曰:“見龍田,利見大人。
”何謂?
子曰:“龍德而者。
庸言信,,閑存其,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曰:‘見龍田,利見大人’,君德。
”
白話:九二爻辭説:“龍出現地上,面見大人。
”這是什麼意思?
孔子説:“人有龍德而居正得中,説話要取信,行為。
防止而保持,造福社會但自詡,德性廣博而化育人。
《周易》説:‘龍出現地上,面見大人’。
這是君主之德。
”
解讀:這段可看到後來孔子孫子子思著《中庸》淵源。
《中庸》使用核心詞“中、、誠”本段出現了。
“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與老子《道德經》“上德不德,是有德”相吻合:自己德行當德行,才是上德有德,是德博而化。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何謂?
子曰:“君子進德修業。
忠信所以進德。
修辭,所以居業。
知至之,可幾。
知,可存義。
是故居上位而,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
白話:九三爻辭説:“君子整天努力,晚上警惕戒懼。
雖有危險,但會有災。
”這是什麼意思?
孔子説:“君子增進德行樹立功業。
做到信實以此增進德性。
修正言辭,樹立,以此累積功業。
曉得時勢達到機順應其到達,能事物了知其。
曉得時局終止順應止,能事物保持狀態。
所以居上位而,下位而。
所以進取其時而戒懼,雖有危厲而無咎。
”
解讀:“知至之,知”:曉得時勢達到機順應其到達,曉得時局終止順應止。
這《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君子只求現在處地位,來做他應該做事),“君子居易俟命”(君子安心處地位,等候天命到來)意思很接近。
是老子《道德經》“道法”分解。
至於什麼孔子解易,儒家與道家思想兼而有之,原因有二:經是儒道源,經本來儒道兼備。
孔子學易是晚年50歲左右,著《易傳》(《十翼》)應該一些。
是老子學生孔子經歷了大半生推廣儒家思想,恢復周禮失敗後,需要思想境界上繼續自己,以求悟道,儒道合參乃是。
九四曰:“或躍淵,無咎。
”何謂?
子曰:“上下,。
進退無恆,離羣。
君子進德修業,及時,故無咎。
”
白話:九四爻辭説:“龍或躍或潛於淵,無咎。
”這是什麼意思?
孔子説:“上下,不是。
進退,並非是脱離羣眾。
君子增進德行樹立功業,想及時完成,故無咎。
”
解讀:九四處於位置,其上下進退是做試飛練習,這是增進德行建功立業。
這説瞭任何背後是要經歷磨練道理。
1. 經卦辭易乾:元,亨,利,貞。
易經乾天這個卦象白話文解釋是説:乾卦代表「天」。
元始、亨通、、貞正堅固,大通意思,於占卜人。
2. 易經彖傳易彖曰: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御天。
乾道變化,各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易經乾天這個卦象白話文解釋是説:乾實阿,它使萬物可以萌生,並且統帥主宰了運作過程。
雲雨時節而降落,各種物種大氣流動之中成長;太陽週而復始運動,宇宙上下位置確定;這好像太陽駕著六龍有規律運行天上。
乾氣決定了天道有規律運動和變化,使萬物各得其所;乾元氣恆維持著狀態,所以它能夠利於萬物運作。
天道生長萬物運行,所以天下萬物可以安定吉慶。
3. 經象傳易經象曰: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易經乾天這個卦象白話文解釋是説:天道運動不止,這乾卦。
所以君子以及努力,無止息。
4. 易經爻辭易經爻辭 第一爻初九:潛龍。
易經乾天這個卦象白話文解釋是説:巨龍潛伏深淵之中,目前沒辦法世上有所發揮。
象曰:潛龍,陽下。
巨龍潛於淵底施用於世,這是因為陽氣而且時境。
易經爻辭 第二爻九二:見龍田,利見大人。
易經乾天這個卦象白話文解釋是説:巨龍出現田間,於占卜人來説會得到貴人相助。
象曰:見龍田,德施普。
巨龍出淵底而顯現地上,這意味君子可以廣施才德。
易經爻辭 第三爻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旡咎。
易經乾天這個卦象白話文解釋是説:君子白天勤奮於事業,晚上警惕自己並且慎行,如此雖然會有危險,但是後是沒有危害。
象曰:終日乾乾,反復道。
整日勤奮於事情上,警惕自我反省而免於咎害,這説瞭進退動靜合於正道。
易經爻辭 第四爻九四:或躍淵,旡咎。
易經乾天這個卦象白話文解釋是説:巨龍要跳躍出深淵底部,或是退處深淵,有究害。
象曰:或躍淵,進旡咎。
跳躍圖能多加三思,這意味著進取沒有咎害。
易經爻辭 第五爻九五:飛龍天,利見大人。
易經乾天這個卦象白話文解釋是説:巨龍飛翔於天上,於占卜人來説,有貴人相助。
象曰:飛龍天,人造。
巨龍飛翔天空之上,這是説大人可以有作為於天下。
易經爻辭 第六爻上九:亢龍有悔。
易經乾天這個卦象白話文解釋是説:巨龍飛,會有悔恨事情。
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
巨龍飛過高而有悔恨事,這是因為凡事過極可能。
1 楊智宇老師算命,「姓名學」取名、命名,包含:「嬰兒取名」,「成人改名」,「藝人取名」,「公司取名」,「品牌命名」。
命名理論包含:八字喜用神,名字要、大氣,三才五格要,符合生肖,筆劃吉數文化含意取名。
2 楊老師「嬰兒取名」,「成人改名」,「藝人取名」,40組大吉大利名字+微鬥數命盤。
3 楊老師「公司取名」,「品牌命名」,30組大吉大利名字+微鬥數命盤。
4 命名理論包含:八字喜用神,名字要、大氣,三才五格要,符合生肖,筆劃吉數文化含意取名。
5 取名命名:可調整,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