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13日電)台灣粵語使用者受到港人移居潮而增加。
雖然粵語書寫時使用中文,但字面背後含義有大不相同,如粵語中「春袋」,讀起來喜氣,實際上是指男性陰囊。
「春袋」不只非粵語使用者會誤解,2014年時,香港法官林偉權審理傳道人涉及非禮案件時,證詞中「春袋」誤以是「膀胱」。
陰囊(英語:scrotum),俗稱蛋囊或蛋袋,是一些雄性哺乳動物生殖系統中,位陰莖下方,陰莖和肛門之間位置,外有皮膚和平滑肌包覆、內含睪丸(分隔兩腔室)囊狀物[1]。


春袋是「陰囊」廣東話叫法及俗稱。
陰囊內藏著的睪丸,廣東話稱春核(因為其形態呈粒狀),而「春」形容那是萬物逢春,生命活力源器官;所以載著春核的地方稱呼「春袋」。
一名前無綫聞記者、現職有線電視高層,名「趙應春」。
他名字廣東話「o趙應春」同音,即「正擊中陰囊」。
趙生因此無辜香港人恥笑了三十年,而80後開始,香港人很少「春」字命名。
陰囊(英語:scrotum),俗稱蛋囊或蛋袋,是一些雄性哺乳動物生殖系統中,位陰莖下方,陰莖和肛門之間位置,外有皮膚和平滑肌包覆、內含睪丸(分隔兩腔室)囊狀物[1]。
一般而言會有一個睾丸,避免受到擠壓時彼此碰撞[2]。
陰囊中間有垂直方向略為突起結構,位陰囊隔膜(英語:Scrotal septum)外圍,稱為會中縫(英語:Perineal raphe)。
會中縫陰莖下方下往後延伸,到陰囊後方為止。
陰囊中包括有精索外筋膜(英語:External spermatic fascia)、睾丸、附睾、輸精管。
陰囊是會陰部延伸,有一些組織內,包括睾丸動脈(英語:testicular artery)、睾丸靜脈及蔓狀靜脈叢(英語:Pampiniform venous plexus)。
陰囊功能之一使睾丸温度略低於體温[7]。


延伸閱讀…
若陰莖勃起或是陰囊温度時,陰囊會收縮。
生理上,陰囊和雌性動物陰唇是同源組織。
大部份哺乳類有外陰囊,不過像是鯨魚或海豹海洋哺乳動物沒有外陰囊[3],而一些陸生哺乳類沒有,例如非洲獸總目、異關節總目以及蝙蝠、齧齒目、食蟲目中一些動物[4][5]。
陰囊粵語稱膥袋(俗寫春袋)[6]。
閩南語、台語稱為𡳞脬(寫卵脬,寫作LP)。
陰囊功能之一使睾丸温度略低於體温[7]。
延伸閱讀…
人類陰囊温度35-36°C(95-96.8°F)37°C(98.6°F)攝氏温標略低一兩度。
温度可能影響精子計數減少。
陰囊藉由肉膜筋膜(英語:Dartos)(dartos fascia)皮下組織和提睾肌收縮放鬆控制睾丸温度:環境温度變冷時,睾丸陰囊移向接近下腹部位置;環境温度時離下腹部,並增加暴露表面積以加快散熱。
陰囊另一功能,是讓睾丸受腹腔壓力影響,可避免精子可受精之前腹腔壓力排出體外[8]
膥袋[1](粵拼:ceon1 doi6,英文:scrotum),俗寫春袋(官話寫成卵袋)[2],叫腎囊[3],學名叫陰囊,係雄性生殖器一部分。
膥袋裝住睾丸部分輸精管,睾丸叫膥核或者膥子(佢個形態似膥),所以載住膥核嘅地方俾人叫膥袋。
「膥袋」所指嘅,可能包埋入面嘅睾丸結構[4];本文揀咗佢於現代醫學所指嘅囊嘅定義,嚟介紹種種。
有指正寫係「䘒袋」,寫喺條目「膥」。
每個男人有膥袋一個,入面有一左一右兩個間隔,兩邊間隔各自裝住一粒膥子喺裏面浮動,隔住膥袋喺外面可以睇到兩粒膥子嘅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