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劉炎《邇言.卷六》


暗箭傷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備也。
兩軍對壘,剋日乃戰,鳴鏑交馳,負不怨勝。罪不在人,責在己也。故君子之於人,與其陰傾,不如顯責。
暗箭傷人之詞源 | 典故出處 | 註解 |
---|---|---|
暗箭中人,其深次骨 | 《左傳.隱公十一年》 《邇言.卷六》 |
暗箭射中人,傷及骨髓,令人怨恨至深,因其突襲措手不及之故 |
險中取勝,不怨對手 | 《左傳.隱公十一年》 《邇言.卷六》 |
兩軍交戰,按照約定時間開戰,即使落敗也不怨恨勝方,因失敗責任在自己,而非對手 |
君子應光明磊落 | 《邵氏聞見後錄.卷三○》 《邇言.卷六》 |
君子應光明磊落,與人相處應當公開指責,不應暗中使壞 |
暗箭傷人,防不勝防
暗箭傷人,比喻暗中謀害或陷害他人。這種行為具有以下特點:
特點 | 説明 |
---|---|
隱蔽性 | 行為隱秘,難以防範 |
蓄意性 | 有預謀、有目的 |
傷害性 | 造成身體、精神或名譽損傷 |
暗箭傷人的手段多種多樣:
- 散佈謠言:捏造、傳播不實消息,損害他人聲譽
- 中傷誹謗:故意捏造或誇大他人的缺點或過失,詆毀其形象
- 挑撥離間:製造矛盾、挑起紛爭,破壞他人關係
- 陷害誣告:故意誣陷他人犯罪或做出不道德行為,使其遭受不公正待遇
- 人身攻擊:使用暴力、恐嚇或其他手段,直接對他人身體造成傷害
- 網路霸凌:利用網路平台,對他人進行言語攻擊、騷擾或散佈不實資訊
防範暗箭傷人:
預防和應對暗箭傷人,需要採取以下措施:
- 提防身邊可疑人士:注意觀察周圍人的言行舉止,對陌生人或不信任的人保持警惕
- 保護個人資訊:避免在公開場合披露個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證號碼、地址
- 與外界保持聯繫:多與朋友、家人或同事溝通,向他們尋求幫助或支持
- 蒐集證據:在受到暗箭傷人時,蒐集相關證據,如錄音、簡訊或證人證詞
- 及時尋求法律支援:如受到人身攻擊或其他嚴重傷害,應立即尋求法律途徑保障自身權益
暗箭傷人是一種卑鄙無恥的行為,嚴重破壞社會和諧與個人幸福。面對暗箭傷人,不僅需要提高警惕,更重要的是從法律和道德層面予以嚴厲譴責和打擊。只有這樣,才能構建一個安全、公正的社會環境,防止暗箭傷人的陰影籠罩在我們身邊。
延伸閲讀…
暗箭傷人- 教育百科
暗箭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