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通】Allpamama |曾文通Tsang |

【曾文通】Allpamama |曾文通Tsang |

曾文通(英文名:Tsang Man Tung),香港舞台設計師、頌缽演奏家、跨領域當代藝術家、涉獵劇場、視覺藝術、音樂及藝術教育範疇,任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研究學者。

1997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舞台及服裝設計。

[1]曾於香港及台灣多個戲劇、音樂劇、舞蹈、戲曲及歌劇演出擔任舞台設計、服裝設計、燈光設計及美術指導,獲得多個獎項。

2002年舉行首個舞台設計展覽《舞台空間消解構成》,是香港首位舉行舞台設計個展設計師。

這回來台推廣頌缽籌辦藝術展《缽音造影》,我們邀訪到曾文通老師我們分享他這些年來鑽研頌缽、瑜伽生命體悟:頌缽、瑜伽、禪修的道理,是認識自己途徑很多人一開始會抱持著目的性來尋求頌缽協助,希望頌缽能幫助睡得、希望可以消除身體病痛。

曾文通 Play

2015年獲民政事務局局嘉許計劃頒發嘉許狀及獎章。

[6]
曾文通作品見稱,並以「一念間一場空」美學理念,禪意帶進劇場。

[7] 相關作品有香港舞蹈團《觀自》(2017年)、普劇場《心寂無聲》(2017年)及深圳境山劇場《入靜山林》(2019年)。

曾文通頌缽演奏家[8],2018年出版頌缽原聲音樂專輯《聲音原本》,2020年出版頌缽書籍《聽聞頌缽》。
曾文通

2017年:香港舞蹈年獎 最佳舞台設計(作品:《中華英雄》,香港舞蹈團)[9]
2016年:香港舞蹈年獎 最佳舞台設計(作品:《倩女幽魂》,香港舞蹈團)[10]
2013年:第二十二屆香港舞台劇獎 最佳舞台設計(作品:《野豬》,香港藝術節)[11]
説到頌缽,大多數人聯想到是拿著缽棒敲擊頌缽,發出療癒「嗡——」聲。

但於香港頌缽藝術家曾文通老師而言,他想做不僅是頌缽敲出聲響,而是自己全然地潛心投入,像進到畫世界一樣,那之中觀察、感受、探索。

因此過去他深入印度、尼泊爾、南美地學習,頌缽他擅長舞台設計、表演藝術、太極瑜伽元素融合,推出藝術電影、演奏專輯多部靜觀劇場,嘗試缽同在,裡頭走走。

這回來台推廣頌缽籌辦藝術展《缽音造影》,我們邀訪到曾文通老師我們分享他這些年來鑽研頌缽、瑜伽生命體悟:頌缽、瑜伽、禪修的道理,是認識自己途徑很多人一開始會抱持著目的性來尋求頌缽協助,希望頌缽能幫助睡得、希望可以消除身體病痛。

此,事頌缽演奏多年,現在教學頌缽課程曾文通老師認為:「我們並不是説頌缽有這個(療癒放鬆)效果,只是我們強調是通過缽來認識自己」。

頌缽只是一個中介角色,缽聲一響,使我們靜心自我,感受到自己狀態是處、、繃是放鬆,這些感受其透過自己覺察而來。

「你知道了,知道它這裡來,好像疏通了、了。

」瑜伽中體位法練習、禪修時靜坐亦然。
曾文通

曾文通老師提點,頌缽所有法門道理相通,是透過當下集中地去做,這個過程中覺察自己需要什麼、需要什麼。

療癒靜心,詮釋「當下」二字意涵然而「當下」二字,於現代人來説困,即使練瑜伽、聽頌缽、做冥想時,我們出現雜念。

聽到我發問,曾文通老師會心笑一下,然後説:「那個雜念肯定會有,師傅會有,只是他們覺察到自己念頭冒出來。

曾文通老師進一步提及:「我們有一句話叫:『療癒靜心』(To heal is to meditate.)」,上個月(六月)他主導靜觀劇場《八步瑜伽》謝幕時,他邀請全場 800 多個人一起靜下來一分鐘。

曾文通 Play

延伸閱讀…

Allpamama | 曾文通|頌缽|香港

曾文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如果有人你説他有這個念頭,不要相信他。

我會這説。

」老師分享,活當下需想得太過複雜,因為我們每個人知道怎麼生活。

「一天你怎麼生活,你吃什麼、去哪裡、什麼人交流,『活』。
曾文通

而『』觀察自己做任何事情。

有活、有,是『當下』了。

」只是我們大多時候是人,心沒有,吃飯時配著影片;他人説話時,思緒飄來飄去,這當下。

曾文通老師進一步提及:「我們有一句話叫:『療癒靜心』(To heal is to meditate.)」,上個月(六月)他主導靜觀劇場《八步瑜伽》謝幕時,他邀請全場 800 多個人一起靜下來一分鐘。

延伸閱讀…

曾文通Tsang Man-tung

專訪頌缽藝術家曾文通|通過頌缽來認識自己,靜下心的那刻 …

「『生命裡面有一分鐘停下來』這一部分是我覺得《八步瑜伽》中」,我們平時可以在生活中停下一分鐘,只是多數時候我們那麼做。

透過這樣靜默,曾文通老師希望傳達大家,靜下心來,安住覺察當下自己內心,療癒開始了。

去想會得到什麼「果」,瑜伽讓我們活得《八步瑜伽》是曾文通老師主導第五部靜觀劇場,概念從瑜伽經典《瑜伽經》延伸而得概念。

成為頌缽行者之前,老師是位瑜伽行者,並瑜伽哲學融入頌缽道理中。

他因於現代瑜伽發展,有多人是做到瑜伽體式或拍出瑜伽美照而練習瑜伽,日益偏離傳統強調 asana(八肢瑜伽第三肢),希望透過這場演出讓多人有機會認識瑜伽哲學本質。

持續走在瑜伽頌缽修行路上,曾文通老師表示瑜伽是可以融入生活、讓我們活得方式,「如果你 Karma Yoga 來面所有事情沒有問題」,我們很多來想要得到同樣「果」,或是帶著目的性去做事情。

Karma Yoga 翻譯作行動瑜伽,指是不求回報地給予。

曾文通老師舉例,他創立「Allpamama 柯帕瑪瑪」決心推廣頌缽時,第一天他抱持著可以關閉想法,有這個念頭時,會去擔心要做到什麼程度。

地,他主動開發合作,反倒是做了許多免費頌缽體驗活動,邀請大眾前來感受。

「我們沒有主動要有案子出來,但是我們主動要做Karma Yoga」,日子一,合作邀約因緣果報自主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