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餘意思」是一個總結了港南文化思想的詞語,在很多古籍中都有出現。《詩·小雅·都人士》中提到人帶著美好的東西,正是因為有餘裕,足以傳達出一種豐盈感。同樣,嚴有禧在《漱華隨筆》中以士子習經來形容現在的豐饒時代,體現出了「有餘」的意味。這也是齊國忌身體昳麗、穰侯千乘等人能展現出非凡能力的原因所在。用「有餘意思」來形容人或事物,是表達其優秀、出眾的方式。
清 嚴有禧 在《漱華隨筆》卷一中提到:「士子各習一經,每經擬題,多者百餘,少者不過數十。古人畢生治之而不足,今則數月為之而有餘。」
《戰國策·齊策一》中描述 鄒忌 的身材:「鄒忌 脩八尺有餘,身體昳麗。」這裡的「有餘」形容身材高大。《史記·穰侯列傳》中記載 穰侯 出徵時的盛況:「穰侯 出 關 ,輜車千乘有餘。」這裏的「有餘」形容車輛數量之多。《後漢書·劉虞傳》中記載了舊時幽州地區的經濟狀況:「舊 幽 部應接荒外,資費甚廣,歲常割 青 冀 賦調二億有餘,以給足之。」
總之,「綽綽有餘」和「遊刃有餘」都表示寬裕、從容,足以應付的意思。「綽綽有餘」用於形容物質條件充裕,而「遊刃有餘」則多用於形容能力、技術等方面的高超,從容應對。例如:
- ○○ 憑我們現在的實力承辦此事,固然∼,但是仍然不可掉以輕心。
- ○○ 這屋子夠大,住上二户人家,還∼呢!
在查慎行的詩〈得家荊州兄都下書久而未答夜窗檢笥中舊札因續報章並作二詩奉寄〉其二中,有這樣的句子:「陳東倘許持清議,經濟如兄綽有餘。」這裏的「綽有餘」形容兄長在經濟方面的能力充足。
當我們談到「有餘意思」時,我們通常指的是超出一個特定需求或期望之外的意義或價值。這種「有餘意思」的觀念可以應用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中。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發現,當我們將一件事做得超出期望時,會有一種特殊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例如,假設你正在烹飪一道特別的晚餐。你完全按照食譜的指示進行,但在最後的味道調整時,你想要多加一些特殊的香料,以使這道菜更有深度和風味。這麼做的感覺就是「有餘意思」。這種加入額外、獨特的東西,不僅讓菜餚更美味,也展示了你的烹飪技巧和創造力。
在藝術創作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有餘意思」的影響。藝術家不僅僅按照規定或標準來創作,而是超越了這些限制,加入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觀點。這種額外的創造力和獨創性使得藝術作品變得更加引人注目,讓觀眾更多地受到觸動和啟發。
但是,「有餘意思」不僅僅存在於個人努力和創作中,也可以在團隊合作和人際關係中體現。當每個成員都超出自己的責任,額外付出努力和關心時,團隊就能夠在工作上取得更好的成果,並建立更強大的合作關係。這種「有餘意思」的態度也可以在人際關係中體現,當我們願意為他人提供額外的幫助和支持時,我們建立的友誼和連繫就會更加深厚和有意義。
總之,「有餘意思」是一種超越基本需求和期望的態度和價值觀。它在個人努力、創作、合作以及人際關係中都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當我們願意為一件事情添加額外的價值和創造力時,我們能夠獲得更多滿足感和成就感,同時也能夠影響他人並建立更有意義的連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