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下轄的地級市,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位於遼寧省東部。市境北接撫順市,西抵瀋陽市、遼陽市,南鄰丹東市,東連吉林省通化市。地處遼東山區,地勢東高西低,森林覆蓋率高。太子河由中部入境,向西流經主城區,渾江流經市境東部。有觀音閣、桓仁、回龍山等大型水庫,市人民政府駐溪湖區。」
「本溪是中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礦藏豐富,被譽為「地質博物館」,是中國著名的鋼鐵城市,以產優質焦煤、低磷鐵、特種鋼而著稱,素有「綠色鋼都」、「中國藥都」之稱。2003年本溪被世界銀行評定為中國基礎建設最佳城市第5位。」


「本溪市歷史悠久,在廟後山考古發掘出的古人類文化遺址表明,在四、五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
本溪市概覽 |
---|
本溪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遼寧省東部。市境北接撫順市,西抵瀋陽市、遼陽市,南鄰丹東市,東連吉林省通化市。地處遼東山區,地勢東高西低,森林覆蓋率高。太子河由中部入境,向西流經主城區,渾江流經市境東部。有觀音閣、桓仁、回龍山等大型水庫,市人民政府駐溪湖區。 |
本溪是中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礦藏豐富,被譽為“地質博物館”,是中國著名的鋼鐵城市,以產優質焦煤、低磷鐵、特種鋼而著稱,素有“綠色鋼都”、“中國藥都”之稱。2003年本溪被世界銀行評定為中國基礎建設最佳城市第5位。 |
本溪市歷史悠久,在廟後山考古發掘出的古人類文化遺址表明,在四、五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祖先就在這裏繁衍生息。這不僅填補了中國東北地區舊石器時代人類化石的空白,而且為研究東北亞人類分佈和轉移提供了可貴的歷史資料。 |
本溪戰國時屬燕國遼東郡,從秦朝至漢朝本溪市屬襄平縣,後屬高句麗至唐朝,唐代屬安東都護府遼城州,清末始設本溪縣,隸屬奉天府。1939年,滿洲國政府設置本溪湖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是國家直轄市,當時擁有連接朝鮮的唯一鐵路,在抗美援朝時是重要的咽喉要道,屬於戰略重鎮。 |
本溪位於東經123°34′和125°46′以及北緯40°49′和41°35′之間,全境呈亞鈴形分佈,總面積8411.3平方公里。境內重巒疊峯,連綿起伏,山多地少,山地面積佔80%,耕地面積佔8.7%,水面和其他用地佔11.3%,構成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地貌。 |
本溪市北靠瀋陽、撫順(距瀋陽77公里,距撫順79公里),南接丹東(距丹東198公里),西鄰遼陽(距遼陽46公里)、鞍山,東傍吉林(距通化150公里)。 |
本溪是遼寧中部城市羣的中心城市,是中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是國務院確定的特大城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市、全國依法治市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 |
本溪屬濕潤的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其全地區年平均氣温零上7.8℃,冬季最低氣温零下32.3℃;全年無霜期130—150天,冰凍期18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793.7毫米,降雨多集中在七、八月份,佔全年降雨量的50%至70%。綜觀全年,春天風和日麗,夏季稍悶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春秋短,冬天冰封雪飄。最佳旅遊季節為秋季。 |
此外,本溪市還設立國家級本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本溪,位於中國遼寧省東北部,是一個美麗的城市。
本溪被稱為「中國石都」,因為這裡盛產石炭、鎢酸鹽、石英等礦產資源。
本溪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山川環繞,風景優美。有眾多的公園和遊樂場,供遊客休閒娛樂。
來到本溪,你可以參觀鬼王山,這是一座著名的名勝古跡。站在山頂,你可以俯瞰整個城市的美景。
此外,本溪還有許多古老的建築和文化遺址,如光明寺、龍首山古佛寺等。
本溪的美食也是值得一試的。你可以品嚐當地的特色菜,如烤烏魚、本溪烤肉等。
這裡的人們熱情好客,他們總是願意向遊客介紹本溪的歷史和文化。
總之,本溪是一個充滿魅力和活力的城市。希望你有機會親自來到這裡,體驗本溪的美麗和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