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鄭屋古墓發現的陪葬品】李鄭屋漢墓博物館及漢花園 |尋找李鄭屋漢墓的陪葬品 |尋幽探秘 |

【李鄭屋古墓發現的陪葬品】李鄭屋漢墓博物館及漢花園 |尋找李鄭屋漢墓的陪葬品 |尋幽探秘 |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位於深水埗東京街。

李鄭屋漢墓是1955年政府夷平東京街北端山坡,興建李鄭屋邨時發現。

墓室形制、墓磚銘紋及出土文物推斷,該墓應建於東漢時期(25年 – 220年 )。

漢墓於1988年列為蹟。

李鄭屋古墓發現的陪葬品 Play

漢墓於1988年列為蹟。

博物館展出漢墓出土陶器和青銅器外,設有展覽介紹漢墓及其發現。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旁建有漢花園,是一個仿照漢代風格建造中式公園,公園亭台樓閣、小橋流水、綠樹池塘景緻,古意盎然,是居民享受閒情逸緻地方。

李鄭屋漢墓是1955年政府夷平東京街北端山坡,興建李鄭屋邨時發現。
李鄭屋古墓發現的陪葬品

墓室形制、墓磚銘紋及出土文物推斷,該墓應建於東漢時期(25年 – 220年 )。

考古學家漢墓中發現了58件陪葬品,包括50件陶器及8件青銅器。

漢墓於1988年列為蹟。

李鄭屋古墓設計東漢年間華南地區墓葬構造相符。

此古墓磚室墓主,而墓室形制當時見十字形及穹窿頂合券頂式,其後會大家詳細介紹。

另外,李鄭屋古墓所用墓磚能顯示其建造年代。

墓磚有部分磚塊側面刻有10多種花紋及文字,刻有「大吉番禺」和「番禺大治曆」字樣。
李鄭屋古墓發現的陪葬品

追溯歷史,香港於漢朝期間隸屬南海羣番禺縣管治,番禺為香港所屬縣名。

漢朝後,香港歸入東莞,撥歸於新安縣,由此可推縣古墓屬漢朝建築。

今天放學後,中國歷史科老師——許老師帶同學們去了李鄭屋漢墓,參觀裏面古墓和文物。

古墓年代屬東漢時期,是公元25220年,距今約二千年。

李鄭屋古墓發現的陪葬品 Play

延伸閱讀…

課業:尋找李鄭屋漢墓的陪葬品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及漢花園

今天放學後,許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乘搭702巴士宇宙商場下車,步行四分鐘到了李鄭屋古墓。

李鄭屋漢墓是免費入場參觀。

我們 一進去,看到了出土文物,包括有雙耳陶罐連蓋貯藏器、陶鼎連蓋炊煮器、雙耳陶提壺連蓋貯藏器。
李鄭屋古墓發現的陪葬品

這些是漢墓出土陶器和青銅器,漢墓中出土文物共有五十八件。

陶器分為炊煮器、飲食器、貯藏器、模型四種。

墓中並沒有人骨,只有陶器和青銅器,青銅器包括碗、盆、鈴、鏡及器物殘件,共有八件。

古墓年代屬東漢時期,是公元25220年,距今約二千年。

延伸閱讀…

尋幽探秘:李鄭屋東漢古墓的年代推論

2. 參觀李鄭屋漢墓的出土文物,從中分析東漢時期香港居民的 …

結構及器物方面,十字形穹藏頂漢墓東漢時期流行,而古墓陶卮、陶温酒尊、陶鼎、陶𣁽、貯藏器是民間常用陶器,陶器功能十分多樣化。

一套四件陶製模型一屋、倉、井及灶,是東漢時期陪葬品見組合。

古墓結構,墓磚側面有印製文字或花紋。

花紋菱形及輪形構成圖案主,有動物形象圖案,共有十多種。

墓磚文字包括「大吉番禺」、「番禺大治曆」及「薜師」。

墓磚銘文「大吉番禺」寓意祈福番禺縣大吉大利;「番禺大治曆」寓意祈福番禺縣長治久安。

墓磚刻有魚文、龍紋、模印紋飾花紋,是當時墓磚受歡迎圖案。

古墓前、後、左、右四個墓室及一條羨道組成。

羨道是墓室入口通道,發現時損壞,因此瞭解當時封墓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