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 地名由來】桃園地名的故事 |民報文化 |關於武陵 |

【桃園 地名由來】桃園地名的故事 |民報文化 |關於武陵 |

桃園在清朝的行政區劃

  • 桃園在康熙年間屬於諸羅縣。
  • 雍正元年改隸彰化縣。
  • 九年改隸淡水廳。
  • 光緒元年設立台北府,隸屬淡水縣。
  • 十一年設立台灣省,台北府屬於其轄區。

桃園地區的平埔族地名

地區 平埔族地名 漢字地名
蘆竹 南崁地名,Lamcam 南崁、南嵌、南坎
桃園 虎茅莊 桃仔園
中壢 Kipas/ Kibabbe/ Kypabe 之巴、芝巴林
大溪 大姑陷、大姑崁、大科崁、大嵙崁 大溪
八德 八塊厝 八德

桃園”桃仔園”地名的來源

桃園在18世紀中葉,因墾户遍植桃樹,故稱”桃仔園”。1829年(清道光9年),《東槎紀略.卷三.台北道裏記》出現了”桃園”一詞,這是”桃仔園”去”仔”字後的稱呼。

桃園 地名由來 Play

桃園在清朝的行政區劃

  • 桃園在康熙年間屬於諸羅縣。
  • 雍正元年改隸彰化縣。
  • 九年改隸淡水廳。
  • 光緒元年設立台北府,隸屬淡水縣。
  • 十一年設立台灣省,台北府屬於其轄區。

桃園地區的平埔族地名

地區 平埔族地名 漢字地名
蘆竹 南崁地名,Lamcam 南崁、南嵌、南坎
桃園 虎茅莊 桃仔園
中壢 Kipas/ Kibabbe/ Kypabe 之巴、芝巴林
大溪 大姑陷、大姑崁、大科崁、大嵙崁 大溪
八德 八塊厝 八德

桃園”桃仔園”地名的來源

桃園在18世紀中葉,因墾户遍植桃樹,故稱”桃仔園”。1829年(清道光9年),《東槎紀略.卷三.台北道裏記》出現了”桃園”一詞,這是”桃仔園”去”仔”字後的稱呼。

桃園 地名由來

桃園舊名「澗仔壢」,因地處老街溪和新街溪之間而得名。1871年,由於其地理位置位於竹塹及淡水之間,因而更名為「中壢」。如今,中壢已是桃園市的一個重要行政區。另外,桃園市還有其他著名的地名,如八德、平鎮、新屋、龍潭、大園、觀音、楊梅、蘆竹等。這些地名各有其歷史淵源,例如八德原稱「八塊厝」,因為早期有八户人家在此定居;平鎮原稱「廣興」,由廣東嘉應州移民開墾而成;新屋則因為漢人拓墾時,遇到平埔族人出草,於是另謀新地,建立新屋。龍潭舊稱「菱潭陂」,因地形低窪,溪流匯聚而成水陂,並且野菱生長茂盛而得名。大園舊稱「大坵園」,意指一大片旱田。今日的復興區舊稱「角板山」,據傳是因大嵙崁溪支流兩岸的河階平原平坦如板,北方有突山峯如一角而得名。觀音舊稱「石觀音」,源於黃姓農民拾得的天然石塊,形似觀音菩薩,後建寺奉祀,成為觀音地名的由來。楊梅舊稱「楊梅壢」,因該地長滿楊梅樹而得名。蘆竹舊稱「蘆竹厝」,由於此地生長大量蘆竹而得名。以上這些地名,見證了桃園市的歷史變遷和多元文化。

桃園 地名由來 Play

延伸閲讀…

桃園(大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民報文化】桃園地名的故事

桃園 地名由來

桃園舊名「澗仔壢」,因地處老街溪和新街溪之間而得名。1871年,由於其地理位置位於竹塹及淡水之間,因而更名為「中壢」。如今,中壢已是桃園市的一個重要行政區。另外,桃園市還有其他著名的地名,如八德、平鎮、新屋、龍潭、大園、觀音、楊梅、蘆竹等。這些地名各有其歷史淵源,例如八德原稱「八塊厝」,因為早期有八户人家在此定居;平鎮原稱「廣興」,由廣東嘉應州移民開墾而成;新屋則因為漢人拓墾時,遇到平埔族人出草,於是另謀新地,建立新屋。龍潭舊稱「菱潭陂」,因地形低窪,溪流匯聚而成水陂,並且野菱生長茂盛而得名。大園舊稱「大坵園」,意指一大片旱田。今日的復興區舊稱「角板山」,據傳是因大嵙崁溪支流兩岸的河階平原平坦如板,北方有突山峯如一角而得名。觀音舊稱「石觀音」,源於黃姓農民拾得的天然石塊,形似觀音菩薩,後建寺奉祀,成為觀音地名的由來。楊梅舊稱「楊梅壢」,因該地長滿楊梅樹而得名。蘆竹舊稱「蘆竹厝」,由於此地生長大量蘆竹而得名。以上這些地名,見證了桃園市的歷史變遷和多元文化。

延伸閲讀…

關於武陵

桃園市地名由來

桃園 地名由來

以下表格顯示了桃園市部分地名的歷史沿革:

地名 舊稱 説明
桃園 澗仔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