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圖(LAD)是PLC編程最佳可視化語言,它看起來類似於繼電器電路圖,因此如果
你繼電器控制和電子電路有所瞭解話,那麼學起來會非常容易!這個教程中,我們學習關於使用梯形圖進行PLC編程有關知識。
現在,讓我們開始吧!梯形圖是一種PLC編程語言,稱為梯形邏輯(Ladder Logic)。
之所以稱為梯形圖,是因為
這種程序一條條水平線構成,看起來像梯子。
梯形圖是電氣工程師發明,它是一種圖形化編程語言,這意味着編程過程不是採用
文本,而是組合各種圖形符號,於目標用户是電氣工程師,因此採用符號類似於
電路符號,以便於電氣工程師理解。
梯形圖主要於位邏輯操作,其規範有PLCOpen負責制定,因此梯形圖是標準化PLC編程語言,
該標準IEC 61131-3。
梯形圖和電路圖一個區別於編制繪製方法。
梯形圖左到右、上到下編制,
原因於:我們眼睛地左向右讀圖,然後繼續到下一行,像你閲讀時候一。
當在計算機上編制梯形圖時,你可以一次編制一行。
繪製出來多行時,它們疊加在一起,
看起來像一個梯子。
查看一個行數眾多梯形圖最佳方式,屏幕上下滾動。
後一個原因執行順序,PLC運行梯形圖後順序,切的説,梯形圖中
指令如何執行:PLC總是梯形圖頂部開始,然後向下執行。
梯形圖看起來像電路圖。
大多數人是這樣開始學習編制梯形邏輯圖。
但是還是有一些之處,主要差異於:瞭解了這些關鍵區別,現在讓我們開始學習梯形邏輯。
創建梯形圖時,你看到兩條豎線,這兩條豎線之間進行梯形圖編制,其中
每一條水平線稱為一個Rung(橫線):梯形邏輯符號放置這些水平線上,正如你上圖中看到,我每一個水平線上標記了數字,
以便於理解PLC是如何執行梯形邏輯。
你可能聽説過PLC掃描時間或掃描週期,簡單地説,PLC
掃描其輸入,然後執行程序,後設置輸出。
這可能是梯形邏輯一條規則:PLC一次只能執行一條水平線,然後才是下一條。
實際上,
PLC只能一次執行一個邏輯符號。
梯形邏輯中每個符號是一個指令,初看起來這令人困惑。
但是擔心,我例子
加以解釋。
讓我你一個實例,這個例子當中引入兩個梯形邏輯符號。
那麼,這些符號或指令是什麼?它們是基本邏輯指令,讓你可以創建段邏輯,你PLC程序。
如果你仔細看下面
示例,可以看到兩個指令(符號):第一個指令稱為閉路檢查,指令符號看起來是這樣:這是一個條件指令,意思是説這個指令用來檢查某個條件是否滿足,例如檢查某個數據位是否
處於ON狀態。
閉路檢查指令稱為開指令,基本上它類似於電路中某個開觸點,因此可以應於一個點動開關,需要注意是,每一個閉路檢查指令要設置PLC中一個地址來應。


閉路檢查指令稱為開指令,基本上它類似於電路中開觸點,因此可以應於一個點動開關。
需要指出是,每個閉路檢查指令要設置PLC中一個地址。
輸入和輸出是PLC中內存點位。
上面示例中,閉路判斷指令設置地址I0.0作為條件,
這個地址屬於PLC第一個輸入。
當PLC掃描週期開始,PLC檢查所有輸入狀態,然後輸入狀態(0或1)寫入內存中,
如果輸入是LOW,那麼對應內存位置位0,如果輸入是HIGH,對應內存位置1.每個指令本身PLC內存中有個位置,PLC會指令結果存入。
要瞭解PLC使用結果做什麼,讓我們
看下一個指令:正如你看到,該符號位於水平線右側,意思是(同一水平線上)之前指令作為該指令條件。
我們示例中,之前指令閉路檢查指令。
讓我們檢查下該指令結果,來瞭解其工作過程:上面動畫中,你會看到PLC掃描所有輸入,並輸入狀態存入內存。
一個內存
字節是彼此相鄰8位。
PLC保存了所有輸入狀態,程序開始運行。
第一個要執行指令是閉路檢查指令,
該指令結果內存位狀態 —— 這是該指令稱為開指令原因 —— 狀態
(內存位為0),觸點保持開,結果0,但是如果內存位為1,觸點閉合,結果
變為1。
後,讓我們看這條線輸出:現在,輸出線圈指令使用了前序指令結果作為條件。
這稱為RLO(邏輯操作結果)。
邏輯操作
結果保存PLC內存中位置。
西門子S7系列PLC中,這個位置稱為狀態字。
PLC術語中,一個WORD是16位,或2個字節。
輸出線圈指令,它只是其結果設置條件值。
PLC中所有數字輸出映射到內存地址。
我們其稱為輸出位,因此地址Q0應Q0.0 – Q0.7.
輸出線圈指令結果寫入內存位Q0.0。
當PLC執行個程序,它設置輸出。
每個輸出設置輸出內存位狀態。
掃描週期這個概念,你編制梯形邏輯時要記住。
否則你程序可能會有
奇怪行為。
我們下一個示例中展示這一點,同時引入3個梯形邏輯指令。
前面示例中,我們學會了如何讀取數字輸入狀態,並數字輸出設置同樣狀態。
需要指出數字輸入是一個暫態鈕,因為它內部有個彈簧,這意味着鈕只有在你下
時會保持。
上面梯形圖可以工作,不過你可能注意到,只有輸入時輸出會。
因此你
得不用手指按住鈕,才能讓輸出保持。
但是想一下,如果輸出控制是一個通風系統
裏風機,那麼要求操作員鈕不合理了。
我們需要一個辦法來保持輸出
,即使操作員釋放了鈕。
梯形邏輯中,有兩種辦法實現這一點:如果你熟悉電路,會發現這類似,這杯稱為鎖存(Latching)或者自我保持(self holding)。
梯形圖是一種PLC編程語言,稱為梯形邏輯(Ladder Logic),之所以稱為梯形圖是因為這種程序語言是一條條水平線構成,形狀十分像梯子。
梯形圖是電氣工程師發明,它是一種圖形化編程語言,這意味着編程過程不是採用文本,而是組合各種圖形符號,於使用對象是電氣工程師,因此採用符號類似於電路符號,以便於電氣工程師理解。
梯形圖主要於位邏輯操作,其規範PLCOPEN負責制定,因此梯形圖是標準化PLC編程語言,該標準IEC 61131-3。
梯形圖和電路圖一個區別編制繪製方法。
梯形圖是左到右、上到下來編制(所以我們讀圖順序是左到右,上到下),這麼做有下面三個處:當在計算機編制梯形圖時,可以一次編制一行,繪製出來多行時,這些梯形圖疊加在一起,像是一個梯子,查看一個行數眾多梯形圖最佳方式左到右,上到下進行閲讀分析。
PLC運行梯形圖後順序從梯形圖頂部開始,然後向下來執行。
梯形圖和電路圖之間是有一些區別,PLC每次執行完梯形圖一行,然後才能繼續執行下一行,於電氣系統而言,是許多迴路時。
創建一個梯形圖時,可以看到兩條豎線,我們這兩條豎線之間進行梯形圖編制,其中每一條水平線稱為一個Rung(橫線),梯形邏輯符號放置這些水平線上,下圖中,每條橫線標記了數字,以便於理解PLC是如何執行梯形邏輯。
通俗來講,PLC執行邏輯掃描其輸入然後執行程序,後設置輸出。
執行過程中PLC一次只能執行一條水平線,然後才是下一條,實際中,PLC一次只能執行一個邏輯符號。
梯形邏輯每個符號是一個指令,每個指令本身PLC內存中有個位置,PLC會指令結果存下。
下圖展示是一個基本邏輯程序,它包含了兩個指令。
第一個指令稱為是閉路檢查,它是一個條件指令,於檢查某個條件是否能成立。
閉路檢查指令用來檢查某個地址位,它可以是內存為,是輸出位。
閉路檢查指令稱為開指令,基本上它類似於電路中某個開觸點,因此可以應於一個點動開關,需要注意是,每一個閉路檢查指令要設置PLC中一個地址來應。
輸入和輸出是PLC內存中內存點位。
上面實例裏面,閉路檢查指令設置地址10.0,這個地址屬於PLC第一個輸入,當PLC掃描週期開始時,PLC檢查所有輸入狀態,然後輸入狀態(0或1)寫入內存,如果輸入是LOW,那麼對應內存位置0;如果輸入是HIGH,對應內存位置1。
第二個指令是輸出線圈指令,於打開或者關閉一個數據位。
該符號位於橫線右側,同一橫線上面指令是該指令條件,於上面梯形圖閉路檢查指令。
於上面梯形圖,PLC會掃描所有輸入,並所有輸入存入進內存,其中一個內存字節是彼此相鄰8個位置,待PLC保存了所有輸入狀態後,程序開始運行,第一個執行指令閉路檢查指令,該指令結果內存狀態(這是閉路檢查指令稱為是開指令原因),然後輸出線圈指令使用了前面指令結果作為條件,叫RLO(邏輯操作結果),保存PLC內存中位置,一些產品裏面,這個位置稱為是狀態字。
輸出線圈指令作用結果設置條件值,注意PLC中所有數字輸出映射到內存地址,我們稱其輸出位。
當PLC中執行完了整個程序,它結果來設置輸出,每個輸出設置內存位狀態。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是一種通過控制指令實現自動化控制控制器,由CPU、內存、輸入/輸出接口功能單元組成。
本文是PLC梯形圖編程總結,希望能夠一篇文章篇幅,讓讀者掌握PLC梯形圖語法。
本文是基於三菱PLC《MELSEC iQ-F FX5編程手冊(指令/通用FUN/FB篇)》、《MELSEC iQ-F FX5編程手冊(程序設計篇)》總結實戰。
下面5種PLC語言可以進行混合編程,如梯形圖做骨架,結構化文本做區塊,而本文採用是梯形圖編程。
其實不止有5種語言,只是主流而已,而語言各有優勢,如某些數據存儲轉換可能ST10行搞定,梯形圖要寫段考慮搞。
PLC品牌有很多,品牌開發環境,哪怕是同一品牌PLC型號開發環境,會。
因此,品牌劃分PLC類型有利於性學習。
雖然品牌,開發環境交互不相同,指令,但掌握梯形圖編程原理,可以不變應萬變。
本文採用PLC三菱FX5U,程序是基於此來編寫,因此FX5U一些指令集可能會讓瞭解FX5U讀者感到疑惑。
上面説到,品牌PLC使用開發環境是。
這裏補充一點,同一品牌開發環境可以有多種,適配PLC。
,開發環境儘可能兼容多種型號PLC,如三菱GxWork 3和GxWork 2,看起來是同個軟件版本,實際軟件,變成交互方面會有差異。
而本文採用開發環境Work 3。
如下兩圖所示,只是對比了新建程序、梯形圖展示,可以瞭解到PLC程序工作方式,梯形圖組成方式,而實際命令集。
因此,雖説掌握基礎萬變不離其中,但開發環境是需要花時間去學習。
編程方面,三菱起來像是梯形圖指令結合,而西門子看起來像是梯形圖模塊結合。
而歐姆龍開發環境,有些基本標籤是其它2者沒有,有設置變量時候,歐姆龍提供全局變量表來變量進行設置。
如下兩圖,一些覺得通用指令,是。
這裏根官方文檔是“功能定時器”做為示例。
這裏想做一個定時亮燈程序,來學習閲讀手冊方法。
業務邏輯如下:使能M65寄存器 -》啓動定時器-》閃爍一次,然後滅掉(1)不看文檔情況下直接提示設計程序,有個錯誤設置數據裏,該指令表述是:s1表示定時器編號(作為100ms定時器動作),s2表示定時器設置值,d表示輸出的起始位編號。
但是,咋,小白來説並什麼意思。
控制數據裏,可能還是看不出這些意思。
這個功能裏,貌似看不出什麼。
功能裏有個例子,我們嘗試一下: 這個代碼功能是啓動M65後,M3一開始10秒,接着斷10秒,然後通10秒…,Y0亮10秒,滅10秒,如此循環下去。
這裏10秒起始時K100原因,即T10計數1,表示100ms,計數100表示10秒。
這是模式3情況,即d中M0+3=M3,是M3,因此能控制M3。
即上述代碼導通M65後,燈亮,直到STMR命令指令s2指定時間變為OFF,即M3斷開,燈滅。
這裏面,STMR指令內部有個線圈,這個線圈出現下降時,可以M3導通ON,執行完指令後,這個M3變為OFF。
因此,這個模式ON延遲+OFF延時器輸出。
此時,我們應該理解,使用(d)軟件開始4點,代表着4種模式時器,即4種類型時器。
咋們現在有模式0、1、2沒有試,咋們嘗試後發現:0模式邏輯是,導通命令M65後,到STMR一個上升沿,因此(d)直接ON(即圖中M35),Y0亮。
如果命令M65ON狀態,那麼(d)將不變。
直到M65改變狀態,即關閉後,到STMR一個下降沿,此時 (d)10秒後OFF狀態,Y0滅。
因此,這個模式OFF延時器輸出。
1模式邏輯是,導通命令M65後,到STMR一個上升沿,因此(d)直接ON(即圖中M35),Y0滅,因為M36沒導。
如果命令M65ON狀態,那麼(d)將不變。
直到M65改變狀態,即關閉後,到STMR一個下降沿,此時M36導通,Y0亮。
應用指令,即一些功能指令,如:運算、、轉換以及通信指令。


延伸閱讀…
因此,這個模式OFF後觸發定時器輸出。
2模式邏輯是,導通命令M65後,到STMR一個上升沿,因此(d)直接ON(即圖中M35),M37導通,然後Y0亮,亮10秒。
接着斷開M65,Y0,而M3510秒後斷開。
接着導通命令M65,Y0繼續亮10秒,如此循環。
因此,這個模式ON後觸發定時器輸出。
(3)瞭解STMR工作模式後,我們寫定時控燈程序我們之前邏輯:使能M65寄存器 -》啓動定時器-》閃爍一次,然後滅掉分析:5秒閃爍一次,一次閃爍時間持續1秒,其中閃爍瞬間進入下一個週期,即週期中包含1秒時間 舉個例子,於(d)+1來説,表示當M65置並且保持時,(d)+1輸出;當M65置瞬間,並保持置地情況,(d)+1輸出10秒;當M65暫置,然後置為,接着拉高,這時(d)+1M65置瞬間,輸出時間M65置為時間。
這(d)+1輸出時序,其它可以類似這樣看。
這裏程序邏輯是“從存儲單元中截取指定數據”,即s中地址作為起始地址,並n中數值作為長度,傳給d。
d接收後,會d中地址作為起始地址,進行數據存儲,長度d所能存儲長度(數值於存儲長度時)或實際(數值於或於存儲長度時)。
(s)、(d)兩方指定了位軟元件位數時,(s)、(d)位數設置為。
如這裏表示K22點(因為是16進制,因此每四個寄存器作為1點,2點是8個寄存器)進行賦值,賦值時1點1組進行賦值。
上述2種賦值方式表明,當(s)、(d)兩方指定了位軟元件位數時,它賦值方式將是單個寄存器賦值,而是多個寄存器賦值。
上述例子中,我們使用了D150.0指定了位數據,而D150是字數據,説有些字數據可以指定位數據,因為字數據本身位數據組成。
上述例子中,位數據可以於表示字數據,如 MOV D151 K2M100 這個指令,可以D151中字數據表示K2M100,其中K2表示M100~M1078點對象,詳細見如下官方文檔。
上述例子可以知道,位數據是組成字數據、雙字數據數據類型基礎單元。
數據指定方法上,可以通過“作為軟元件處理數據”這張表方式進行指定。
上述數據,有如下“作為標籤處理數據”,即指定標籤後定義了數據類型,而需要通過軟件件進行定義:上述數據類型中,數據容量決定了能表示數值大小。
而有符號數無符號數成對出現,如帶符號16位數據、無符號16位數據,下面8進制來描述有符號無符號能表述數值範圍: 於指令條件,我們通過如下例子解釋:這裏表示導通D150.0這個位數據(即置1),可以使得MOV指令直接執行。
即MOV指令會控制條件D150.0ON時執行,指令要求執行條件,上述官方文檔。
高速化指令可以理解程序加速,需要滿足官方條件會使得指令處理變得高速化,從而提高PLC反應速度,適應控制場景。
編程過程中,需要注意執行指令一些情況下出的報錯,如下是官方給出的錯誤碼,可以通過這些錯誤碼原因來修改代碼。
即需要開發人員注意寄存器使用,這個前提是充分瞭解PLC上資源,避免出現資源不夠時,報錯,但得到結果不是預期情況。
這裏表述是使用這些指令時,如果指令程序中多次出現,即多次執行條件控制時,會導致一些邏輯上錯誤,而且這些錯誤可能是可控。
除非有業務邏輯上需要,否則不要使用這些指令程序各個位置對同一元件進行控制。
如圖表述,這裏SM8000是寄存器,狀態ON;SM8029是寄存器,表示上一條指令DSW執行完成後,會執行後續語句。
SM8029指令要求前面需要帶執行條件,而且需要放在上一條指令下方,以此來識別上一條指令。
有些功能模塊需要指定輸出的寄存器,如下圖所示,沒有指定輸出位置時,可能會出現錯誤。
控,即順序控制,表示條件滿足時執行相應動作,如:過程控制中,開關量閥門需要條件觸發其開關,而這些條件之間有後順序關係,所以需要統一管理,一個一個地執行,因此稱為順序控制。
程控,即程序控制,通過編制程序實現自動控制,即現有程序,後有控制過程,控制過程地搭建過程完全程序進行搭建。
觸點指令,其功能實際繼電器電路中觸點功能相似。
觸點指令FX5U中包含包運算開始、串聯連接、並聯連接、脈衝運算開始、脈衝串聯連接、脈衝並聯連接、脈衝否定運算開始、脈衝否定串聯連接、脈衝否定並聯連接。
合併指令,其功能有多種解釋,於梯形圖塊串聯連接、並聯連接,可以理解邏輯塊之間串聯或並聯;於運算結果推入、讀取、彈出、取反、脈衝化,可以理解運算結果進一步處理;輸出指令,即控制線圈動作指令,如:OUT指令是輸出繼電器、輔助繼電器、狀態定時器、計數器線圈驅動指令,輸入繼電器不能使用。
移位指令,即位移動指令,這個像是計算機中二進制移位運算,只不過PLC中對象可以是位元件。
主控制指令,即控制程序是否進入某個程序段中,包含主站控制開始(MC)、主站控制解除(MCR),如:當MC指令執行時,MC和MCR之間梯形圖會執行。
當MC沒有執行時,MC和MCR之間梯形圖會,佔用PLC週期。
結束指令,即於結束主程序或順控程序指令,如:主程序結束後可以進入子程序或中斷程序中,而順控程序結束代表着整個程序結束,這是二者區別。
停止指令,即作用於順控程序,使其停止,直到開關置為RUN後繼續運行。
基本指令,即常用一些指令,如:編寫梯形圖或語句表、SFC圖指令。
運算指令,即於運算指令,可理解條件判斷指令之一,是基本指令一種。
算數運算指令,即於加減乘除指令。
邏輯運算指令,即於邏輯或非指令。
位處理指令,即對位處理指令。
數據轉換指令,即於轉換數據指令。
數字開關指令,即於輸入BCD碼開關數據專用指令,可用來讀入1組或2組4位數字開關設置值。
數據傳輸指令,即於數據賦值寄存器。
應用指令,即一些功能指令,如:運算、、轉換以及通信指令。
延伸閱讀…
旋轉指令,即數據進行旋轉指令,可理解為數據處理一種,是應用指令一種。
程序分支指令,即於處理程序分支指令。
程序執行控制指令,即於中斷程序、恢復程序指令。
結構化指令,即於處理子程序指令,可調用子程序。
結構化指令能夠模塊化程序,而程序分支指令於處理程序分支,二者。
數據表操作指令,即可以通過操作表格方式對表格數據進行讀寫操作。
數據讀取/寫入指令,即可以操作存儲數據。
文件操作指令,即文件進行讀寫操作。
梯形圖(LAD)是PLC編程最佳可視化語言,它看起來類似於繼電器電路圖,因此如果 你繼電器控制和電子電路有所瞭解話,那麼學起來會非常容易!這個教程中,我們學習關於使用梯形圖進行PLC編程有關知識。
現在,讓我們開始吧!梯形圖是一種PLC編程語言,稱為梯形邏輯(Ladder Logic)。
之所以稱為梯形圖,是因為 這種程序一條條水平線構成,看起來像梯子。
梯形圖是電氣工程師發明,它是一種圖形化編程語言,這意味着編程過程不是採用 文本,而是組合各種圖形符號,於目標用户是電氣工程師,因此採用符號類似於 電路符號,以便於電氣工程師理解。
梯形圖主要於位邏輯操作,其規範有PLCOpen負責制定,因此梯形圖是標準化PLC編程語言, 該標準IEC 61131-3。
梯形圖和電路圖一個區別於編制繪製方法。
梯形圖左到右、上到下編制, 原因於:我們眼睛地左向右讀圖,然後繼續到下一行,像你閲讀時候一。
當在計算機上編制梯形圖時,你可以一次編制一行。
繪製出來多行時,它們疊加在一起, 看起來像一個梯子。
查看一個行數眾多梯形圖最佳方式,屏幕上下滾動。
後一個原因執行順序,PLC運行梯形圖後順序,切的説,梯形圖中 指令如何執行:PLC總是梯形圖頂部開始,然後向下執行。
梯形圖看起來像電路圖。
大多數人是這樣開始學習編制梯形邏輯圖。
但是還是有一些之處,主要差異於:瞭解了這些關鍵區別,現在讓我們開始學習梯形邏輯。
創建梯形圖時,你看到兩條豎線,這兩條豎線之間進行梯形圖編制,其中 每一條水平線稱為一個Rung(橫線):梯形邏輯符號放置這些水平線上,正如你上圖中看到,我每一個水平線上標記了數字, 以便於理解PLC是如何執行梯形邏輯。
你可能聽説過PLC掃描時間或掃描週期,簡單地説,PLC 掃描其輸入,然後執行程序,後設置輸出。
這可能是梯形邏輯一條規則:PLC一次只能執行一條水平線,然後才是下一條。
實際上, PLC只能一次執行一個邏輯符號。
梯形邏輯中每個符號是一個指令,初看起來這令人困惑。
但是擔心,我例子 加以解釋。
讓我你一個實例,這個例子當中引入兩個梯形邏輯符號。
那麼,這些符號或指令是什麼?它們是基本邏輯指令,讓你可以創建段邏輯,你PLC程序。
如果你仔細看下面 示例,可以看到兩個指令(符號):第一個指令稱為閉路檢查,指令符號看起來是這樣:這是一個條件指令,意思是説這個指令用來檢查某個條件是否滿足,例如檢查某個數據位是否 處於ON狀態。
閉路檢查指令用來檢查某個地址位,上圖中指是一個數字輸入位,它可以是 內存位,是輸出位。
閉路檢查指令稱為開指令,基本上它類似於電路中開觸點,因此可以應於一個點動開關。
需要指出是,每個閉路檢查指令要設置PLC中一個地址。
輸入和輸出是PLC中內存點位。
上面示例中,閉路判斷指令設置地址I0.0作為條件, 這個地址屬於PLC第一個輸入。
當PLC掃描週期開始,PLC檢查所有輸入狀態,然後輸入狀態(0或1)寫入內存中, 如果輸入是LOW,那麼對應內存位置位0,如果輸入是HIGH,對應內存位置1.每個指令本身PLC內存中有個位置,PLC會指令結果存入。
要瞭解PLC使用結果做什麼,讓我們 看下一個指令:正如你看到,該符號位於水平線右側,意思是(同一水平線上)之前指令作為該指令條件。
我們示例中,之前指令閉路檢查指令。
讓我們檢查下該指令結果,來瞭解其工作過程:上面動畫中,你會看到PLC掃描所有輸入,並輸入狀態存入內存。
一個內存 字節是彼此相鄰8位。
PLC保存了所有輸入狀態,程序開始運行。
第一個要執行指令是閉路檢查指令, 該指令結果內存位狀態 —— 這是該指令稱為開指令原因 —— 狀態 (內存位為0),觸點保持開,結果0,但是如果內存位為1,觸點閉合,結果 變為1。
後,讓我們看這條線輸出:現在,輸出線圈指令使用了前序指令結果作為條件。
這稱為RLO(邏輯操作結果)。
邏輯操作 結果保存PLC內存中位置。
西門子S7系列PLC中,這個位置稱為狀態字。
PLC術語中,一個WORD是16位,或2個字節。
輸出線圈指令,它只是其結果設置條件值。
PLC中所有數字輸出映射到內存地址。
我們其稱為輸出位,因此地址Q0應Q0.0 – Q0.7. 輸出線圈指令結果寫入內存位Q0.0。
當PLC執行個程序,它設置輸出。
每個輸出設置輸出內存位狀態。
掃描週期這個概念,你編制梯形邏輯時要記住。
否則你程序可能會有 奇怪行為。
我們下一個示例中展示這一點,同時引入3個梯形邏輯指令。
前面示例中,我們學會了如何讀取數字輸入狀態,並數字輸出設置同樣狀態。
需要指出數字輸入是一個暫態鈕,因為它內部有個彈簧,這意味着鈕只有在你下 時會保持。
上面梯形圖可以工作,不過你可能注意到,只有輸入時輸出會。
因此你 得不用手指按住鈕,才能讓輸出保持。
但是想一下,如果輸出控制是一個通風系統 裏風機,那麼要求操作員鈕不合理了。
我們需要一個辦法來保持輸出 ,即使操作員釋放了鈕。
梯形邏輯中,有兩種辦法實現這一點:如果你熟悉電路,會發現這類似,這杯稱為鎖存(Latching)或者自我保持(self holding)。
當PLC第一次運行這個梯形邏輯程序時(下鈕時),輸出,像前一個例子一樣。
事情發生後續運行邏輯時候。
因為這是一個暫態鈕,它會。
依賴於 PLC程序運行總時長,鈕可能第二次、第三次或第四次運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