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性胎盤症狀」是一個嚴重的婦產科併發症,可導致嚴重出血和產婦死亡。在一個近期發生的案例中,一位35歲孕婦在懷孕27周時發現子宮頸只剩下1公分伴隨子宮收縮,緊急入院安胎。然而,在33週剖腹生產過程中,醫師發現她的子宮因植入性胎盤而破了一個洞,血管破裂導致大量出血。經過醫師的緊急處理,婦人順利誕下一對雙胞胎,但這個案例再次凸顯了植入性胎盤症狀的嚴重性。
植入性胎盤與產後大出血:危險性、預防措施與處置孕婦高齡化與植入性胎盤的發生率2017年台灣孕產婦死亡率達到每10萬名中有12.2人死亡,創下歷史新高。田明訓醫師表示,這種情況多與高齡妊娠有關,隨著母親年齡的增加,妊娠併發症的風險和低出生體重的胎兒比例也會上升。 植入性胎盤的成因植入性胎盤的發生原因包括高齡妊娠、多胎次、前置胎盤、前胎剖腹生產或子宮手術史、以及先天子宮缺陷等。當出血過多或生命徵象不穩定時,可能需要摘除子宮,甚至有死亡風險。 植入性胎盤的定義與風險當醫師告訴孕婦有植入性胎盤時,可能會引起擔憂。植入性胎盤是指胎盤不正常地附著在子宮肌肉層上,可能在生產時引起大出血,甚至在終止妊娠時危及生命。 植入性胎盤的種類根據胎盤對子宮肌肉層的侵犯程度,可分為三種:(1)最輕微的「沾黏性胎盤」,胎盤僅沾黏在子宮內壁或肌肉層內1/3,發生比例約佔84%。 |
植入性胎盤症狀是指胎盤在子宮壁發生異位植入的情況。它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婦科疾病,可能引起不孕、妊娠異常和產後出血的風險。


植入性胎盤症狀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完全植入和不完全植入。完全植入是指胎盤完全附著在子宮壁上,而不完全植入是指胎盤部分植入在子宮壁上。這兩種情況都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因此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植入性胎盤症狀的主要症狀包括子宮出血、腹痛和子宮收縮。這些症狀可能在懷孕早期就出現,並且通常並不明顯,可能被誤認為是正常的孕期症狀。然而,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存在或加重,就應該立即就醫進行評估。
對於植入性胎盤症狀的診斷,醫生通常會結合患者的症狀和相關的檢查結果來進行判斷。常用的檢查方法包括超聲波檢查和組織活檢。超聲波檢查可以幫助醫生觀察胎盤的位置和形態,組織活檢則可以確定胎盤是否植入在子宮壁上。
治療植入性胎盤症狀的方法包括手術切除和藥物治療。手術切除是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可以完全切除植入在子宮壁上的胎盤。藥物治療通常用於那些不適合手術的患者,可以通過藥物來減少胎盤的血供,並促進其脱落。
為了預防植入性胎盤症狀的發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避免多次人工流產、盡量減少子宮壁的手術操作、懷孕前後避免性行為、定期進行婦科檢查等等。同時,一旦出現了植入性胎盤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並接受適當的治療。
植入性胎盤症狀的併發症
植入性胎盤症狀的併發症主要包括妊娠異常、不孕和產後出血。如果胎盤植入在子宮壁上,它就不能正常地與子宮壁分離,這可能導致妊娠異常,如妊娠中期流產或早產。不完全植入的胎盤可能會阻礙子宮內膜的正常修復,從而增加了不孕的風險。此外,植入性胎盤較難完全脱落,容易引起產後出血。
為了預防這些併發症的發生,應該注意以下事項:盡量避免植入性胎盤症狀的危險因素,如多次人工流產、多次子宮內膜刮除手術等。同時,應該定期進行婦科檢查,監測胎盤的位置和形態,以及子宮內壁的情況。如果發現植入性胎盤症狀的徵兆,應該立即就醫進行評估和治療。
植入性胎盤症狀是一個需要引起重視的婦科疾病。瞭解其症狀和併發症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時就醫並接受適當的治療。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延伸閲讀…
侵入性胎盤- 症狀與病因- 妙佑醫療國際 – Mayo Clinic
植入性胎盤:生產時的沉默殺手|Mombaby 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