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
如:「橋梁」。《説文解字.木部》:「梁,水橋也。」
清.段玉裁.注:「梁之字,用木跨水,則今之橋也。」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河梁幸未拆,枝撐聲窸窣。」
架橋
東周戰國.屈原《楚辭.離騷》:「麾蛟龍使梁津合,詔西皇使涉予。」
唐.李善.注:「以蛟龍為橋,乘之以渡。」
架於柱,用以支撐屋頂之橫木。如:「棟梁」、「餘音繞梁」。
《後漢書.卷六二.荀韓鍾陳列傳.陳寔》:「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樑上。」
4.物體隆起的部分。如:「脊樑」、「鼻樑」、「山樑」。
《文明小史》第九回:「(傅知府)穿了一件家人們的長褂子,一雙雙梁的鞋子,不坐轎子。」
今天上課我發現還要兼上國語
最近上課我發現還要兼上國語課本最近出現了”橋梁”兩個字
我很疑惑…學生也很疑惑..沒打錯嗎?
今天工友阿姨進來我的教室..指著黑板説:老師你寫錯字
我看了一下他指的字”樑柱”
我先笑了一下…回他説:沒有錯!現在是這樣寫的
前幾天特地上教育部辭典去查
打了”橋樑”搜尋竟然沒有
打了”橋梁”出現了
橋。為架在河面上,便利兩岸交通的建築物。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至莒縣陽周水,而莒橋梁頗壞。」
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曹操多謀:汝不合拆斷橋梁,彼必追至矣。」
比喻能作為溝通聯繫的人或事物。如:「語言是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橋梁。」
進一步搜尋異體字才發現原來
「樑」為「梁」之異體字
異體字
研訂者
張文彬
音 讀
ㄌ|ㄤˊ
內 容
「樑」為「梁」之異體。音ㄌ|ㄤˊ。
《説文解字.木部》:「,水橋也。從木從水聲。,古文。」徐鉉呂張切,今音ㄌ|ㄤˊ。
《正字通.木部》:「樑,俗梁字。舊註樑見《釋藏》。」《康熙字典.木部》:「樑,按:《淮南子.主術訓》:『大者以為舟航柱樑。』不獨見《釋藏》也。」《中文大辭典.木部》:「樑,梁之俗字。」
按:「梁」已從木,「樑」字就「梁」再加木,其義仍同。此如「然」已從火,後世又加火成「燃」,「莫」已從日,後再加日成「暮」等,皆同也。
樑還是梁是一個常見的疑問,特別在建築、工程和木工行業中。雖然兩個詞語在發音和寫法上有所不同,但在一些地區,它們被用來代表同一個意思。
樑在建築結構中是一種主要的承重元件,通常是由水平放置的長方形或方形的木材或金屬組成。它們通常用於支撐屋頂、地板或懸掛其他結構。樑的特點是它們能夠承受重量並將其傳遞到支撐點。在中國的建築中,樑被廣泛使用並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然而,梁是一個不同的詞語,它在材料和形狀上有所不同。梁通常是水平放置的條狀結構,由混凝土、鋼鐵或其他堅固的建築材料製成。
梁通常用於大型建築項目,如橋樑、大型樓房等。它們的主要功能是支撐和分散重力,確保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梁在建築工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的設計和構造必須經過嚴格的計算和評估,以確保其能夠承受預期的負載。
回到最初的問題,「樑還是梁」這兩個詞語的使用通常取決於地區和行業的慣例。在一些地方,人們更傾向於使用「樑」一詞,而在其他地方則更習慣使用「梁」一詞。無論你使用哪個詞語,都應該根據特定的上下文和需求來考慮。
總的來説,無論是樑還是梁,它們在建築結構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的設計和建造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以確保建築物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延伸閲讀…
T-diary<樑柱.樑柱傻傻分不清楚> – karey0130的部落格
到底是「梁」還是「樑」呢? –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