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因果
善惡有報,絕無虛假。今生作善,福報自來;為惡多端,苦果難逃。猶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相隨,永不離身。


前生殺業重,今生脾氣暴,剛愎自用。自私自利之徒,偷盜之心甚重。淫慾過度,妒忌心熾,耿耿於懷。妄語頻欺,疑心難除,難信人之言。
飲酒醉生,迷惑叢生,糊塗昏鈍,難明事理。人之過錯,一目瞭然,妒忌、暴躁、自私、妄言、貪杯,皆因業力所致。
因果之理,豈容更改?欲改輪迴之苦,當從因果下功夫。善因善報,惡因惡果,此乃鐵律,不可違背。
古人云:「一念善心生,福隨身;一念惡心動,禍臨頭。」今生所行,即是未來之果。淨心戒慾,廣行善施,方能斷絕惡業,得享福報。
因果報應如影隨形,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今生之善行,來世之福報;今生之惡行,來世之苦難。
切記,因果不欺,善惡分明。今生所作,皆為未來之因,受報之時,方知因果之理。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這句佛家格言,道出了因果輪迴的真理:今生的吉凶禍福,皆緣於前世的所作所為。若求今生順遂,當從明瞭前世因起。
因果的定律
因果律是宇宙運行的基本規律之一。善因必得善果,惡因必得惡果,絲毫不會差池。因果報應,有今生,也有前世。今生的遭遇,不僅與今世之行有關,也與前生的業力相連。
因 | 果 |
---|---|
孝敬父母 | 子孫孝順 |
樂善好施 | 財富豐隆 |
慈悲愛物 | 身體健康 |
口出惡言 | 言語受辱 |
貪婪自私 | 窮困潦倒 |
今生業力的體現
前世所造的業力,將在今世以各種形式呈現出來。例如:
- 身體殘疾:前世損人害己,今生受肉體之苦。
- 貧富貴賤:前世修持善惡,今生受財富地位之報。
- 家庭狀況:前世與親人緣分,今生投生於何種家庭。
- 早夭短命:前世折損眾生壽命,今生難得長壽。
- 遇小人是非:前世破壞他人名譽,今生遭小人誣陷。
消除業力的途徑
既知業力之果報,則應及時消業除障。消除業力,方法有二:
- 懺悔改過:誠心懺悔前世今生之過錯,發誓不再造作,並積極助人行善。
- 行善積德:多行善事,積累功德,抵消前世之惡業。
消業除障的功效
通過懺悔改過和行善積德,可以達到消業除障的功效: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當我們明瞭因果的定律,並積極修善業,消前世之業,則今生必得善果,福報綿延,直至解脱輪迴,得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