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古以來,「儼然」一詞便廣泛使用,其意涵豐富多變,從端莊肅穆到自信從容不一而足。


時期 | 出處 | 句例 | 解釋 |
---|---|---|---|
春秋 | 《論語·堯曰》 |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 | 威嚴莊重 |
戰國 | 《戰國策·秦策一》 | 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 | 自信從容 |
唐代 | 《桃花源記》 |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 整齊有序 |
晉代 | 《桃花源記》 | 園中草木鬱郁葱葱,桃樹繁茂,房舍整齊有序地坐落在桃林之中。 | 繁榮昌盛 |
清代 | 《清史稿·夏原吉傳》 | 諸生或諠笑,原吉危坐儼然。 | 安之若素 |
明代 | 《水滸傳》 | 蔡京經體贊元,其子蔡攸,如是覆軍殺將,辱國喪師,今日聖駕未臨時,猶儼然上座談兵,大言不慚,病狂喪心! | 恬不知恥 |
宋代 | 《九月十日夜獨坐》 | 小豎夜闌私怪我,儼然危坐若深思。 | 鎮定自若 |
元代 | 《釋迦如來應化事蹟》 | 見僧伽與剎利諸軍嚴陣合圍,殺氣騰騰,卻儼然穩坐法壇,神態安詳。 | 泰然自若 |
近代 | 《慎鸞交·待且》 | 他自詡佳婿,氣定神閒, 絲毫不像個登徒子。 | 自命不凡 |
現代 | 《四世同堂》 | 冠曉荷傲然自居,指使白巡長打掃衚衕,儼然一副巡警隊長模樣。 | 自以為是 |
氣派儼然:字面上的華麗與引申的深遠意義
氣派儼然是指儀表風度莊嚴端莊,令人肅然起敬。其廣泛運用於各領域,不僅描繪個人風姿,也刻畫出建築物、場景等宏偉壯麗的氣勢。以下我們將從字面和引申意義兩個面向,深入探討氣派儼然一詞的內涵。
字面意義:華麗莊嚴的儀表風度
氣派儼然作為一個成語,其字面意義是指儀表風度莊嚴端莊,令人望而生畏。早在先秦時期,氣一字便被用於形容人的風度舉止。而儼字則表示莊重肅穆的樣子。因此,氣派儼然一詞合起來便意指一個人整體氣質與風采令人敬畏,讓人望之生畏。
適用場景
- 描繪達官顯貴的威儀:氣派儼然,官威森嚴
- 形容儀表堂堂的軍人:身著戎裝,氣派儼然
- 刻畫具有領袖氣質的人物:言行舉止,氣派儼然
引申意義:宏偉壯麗的建築與場景
隨著時間推移,氣派儼然一詞的意義逐漸延伸,不僅可用來形容個人風度,更可描繪建築物、場景等外在事物。
建築物
氣派儼然的建築物往往具有以下特點:
- 體積龐大,結構宏偉
- 裝飾華麗,雕樑畫棟
- 比例勻稱,氣勢恢宏
場景
氣派儼然的場景則令人產生一種敬畏或莊嚴之感,例如:
- 雄偉壯闊的山川:山峯聳立,氣派儼然
- 金碧輝煌的宮殿:殿閣巍峨,氣派儼然
- 莊嚴肅穆的廟宇:香火繚繞,氣派儼然
展現氣派儼然的具體表現
想要展現氣派儼然的風度與氣勢,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表現方式 | 具體特徵 |
---|---|
儀態 | 站姿端正,坐姿莊重 |
舉止 | 從容不迫,應對得體 |
服飾 | 注重搭配,彰顯氣質 |
言行 | 言語有分寸,行為有禮節 |
心態 | 自信從容,沉穩大氣 |
結論
氣派儼然一詞不僅描繪了儀表風度的莊嚴華麗,更藴含著一種宏偉壯麗的深遠意義。無論是個人儀態,還是建築物、場景的氣勢,氣派儼然都展現出一種令人敬畏或莊嚴之感。透過瞭解其字面和引申意義,我們得以更深入地理解和運用這個富有內涵的成語,為個人修養和外在形象增添光彩。
延伸閲讀…
萬裏雲蹄越嶺來│教學手記│【共備】是「氣派整齊」?抑或 …
漢典“儼然”詞語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