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來源於共氏。
東漢靈帝時,侍作,靈帝官有姓,避禍改姓洪,原籍敦煌,改洪姓後遷青州,三國吳,其後裔宣城人洪矩廬江太守。
洪姓歷史有1800年。
第二支改自弘氏。
唐高宗太子李弘死後諡號孝敬皇帝,毗陵洪姓本姓弘,避李弘名諱而改姓洪。
,宋太祖趙匡胤父趙弘殷,避其名字諱,豫章和曲河弘姓均改姓洪。
直到清朝之前,洪姓人羣中基本上沒有發生過其他民族血緣融入。


宋朝時期,洪姓有19萬人,佔全國人口0.24%,排第七十五位。
洪姓第一大省是江西,佔洪姓總人口43%。
主要分佈於江西、浙江、江蘇、福建,這四省洪姓佔洪姓總人口82%;其次分佈於四川、河北、河南、廣東。
全國形成了以贛浙蘇閩中心洪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洪姓有17萬人,佔全國人口0.18%,排第九十六位。
明朝時期,浙江洪姓第一大省,佔洪姓總人口33%。
主要分佈於浙江、安徽、福建,這三省佔洪姓總人口64%;其次分佈於江西、江蘇、湖北,這三省集中了洪姓總人口20%。
宋、元、明600餘年,洪姓分佈總格局變化,其人口主要東南沿海地區遷移。
全國洪姓中心浙蘇閩。
23魔方基因檢測用户中,洪姓用户籍貫地域主要分佈浙江省 (佔 18.1%) 、福建省 (佔 16.0%) 、廣東省 (佔 13.0%) 地。
秦漢時期東南地區山越族中有洪姓,與中原南遷漢人混居,後同化東南洪姓漢族,是組成東南洪姓成分。
直到清朝之前,洪姓人羣中基本上沒有發生過其他民族血緣融入。
清前期,滿洲八旗姓愛新覺羅氏、洪佳氏、宏義氏,清蒙古八旗姓烏蘭氏、弘吉剌氏後全部或部分改姓洪氏,成為北方地區洪姓。
南方土著中洪姓來東南地區洪姓漢民,加入土著後土著化,南方地區漢化過程中很多土著洪姓回到漢族。
23魔方基因檢測用户中,洪姓用户民族主要有漢族 (佔 92.9%) 、回族 (佔 2.3%) 。
當前研究出了 3 個洪姓名人家族,通過基因檢測可以發現名人祖先。
洪姓中文姓氏之一,《百家姓》中排名第184位。
2006年中國大陸洪姓人口排名第99名,主要集中於華南地區廣東、廣西、贛南、閩南四地。
此姓氏(홍)韓國亦有分佈,佔當地人口1.13%。
為上古炎帝神農氏後–共工後代。
共工本姓共氏,黃帝時起擔任了治理天下水利官職,人們尊為水神。
顓頊帝時,共工起兵爭天下,後失敗。
傳説他失敗後一怒之下撞倒了西北方支撐天地不周山。
洪仁玕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原名,族名仁坤,太平天國天王,民族英雄,清末農民起義領袖。


延伸閱讀…
以國姓。
西周時,有人封到,建立共國,稱為共伯。
春秋時,共國衞國滅。
共伯後代國名””作為自己姓氏。
後來因為避仇改為洪姓。
避諱改姓洪。
如豫章宏氏,避唐明皇忌諱,改姓洪。
五代時參知政事劉弘昌、劉弘果二人,避宋太祖之父趙弘殷諱,改”弘”為”洪”,並改劉姓洪姓。
洪皓(1088~1155),饒州樂(今江西省樂平市)人,生於內憂外患沓來北宋哲宗元祐年間,卒於國破山河南宋高宗紹興年代,國家民族之際,天下為己任,懷康國濟民志,秉節義風,積洪學智(1913—2006),安徽金寨人。
中國共產黨黨員,考驗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現代後工作開拓者,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洪虎,男,漢族,1940年6月生,安徽金寨人,196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3年9月參加工作,北京工業學院化工系液體火箭推進劑專業畢業,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是開國上洪學智子。
洪仁玕(1822年-1864年),廣東花縣人,是太平天囯天王洪秀全族弟,香港居住多年,1859年到天京(即南京),獲封軍師、幹王,一度總理朝政,1864年江西清朝江西巡撫沈葆楨捕殺。
洪仁玕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原名,族名仁坤,太平天國天王,民族英雄,清末農民起義領袖。
延伸閱讀…
籍貫廣東嘉應州(今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人,家鄉廣東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漢族。
1814《洪汛濤評傳》是2009年希望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汪習麟。
悠悠幾千年,縱橫五萬裏,站中國文明而流長歷史天幕下,仰望着令無數人歎觀止帝王流光溢彩天空,盡閲朝代波瀾起伏,閃耀着先人用心、生命譜寫。
始祖經綸。
十二世孫俊,北宋初饒州樂平遷歙西王充東源,始遷祖。
卷一姓辨、敕書、世系行實,卷二八世系行實,卷九宗祠圖、墓圖,卷十文翰、祀田。
始遷祖誠,明洪武初新安遷居潤州吳沙。
卷一序文、遺像、家訓、傳文、祠堂地圖暨河塘志,卷二序文、行略,卷三世系圖,卷十年表。
始遷祖趙玉樹,清代餘姚遷杭州城,服賈業商。
傳至五世孫諱學觀號敬川者,後,召贅洪氏子諱春山者子婿,並依趙氏排行改名宗柱。
洪春山(趙宗柱)一人承祧二姓,故譜名冠以“趙洪氏”。
譜載譜序、例言、趙氏世系、三黨姻親尊長、親屬生辰表、祖先墳墓碑記、洪氏宗譜。
始遷祖趙玉樹,清代餘姚遷杭州城,服賈業商。
五世孫學觀後,召贅洪氏子春山子婿,並依趙氏排行改名宗柱。
洪春山(趙宗柱)一人承祧二姓,故譜名冠以“趙洪氏”。
譜載譜序、例言、趙氏世系、三黨姻親尊長、親屬生辰表、祖先墳墓碑記、洪氏宗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