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法微三》中提到:“嚴羽卿以劉眘虛的‘滄浪千萬裏,日夜一孤舟’為十字格,劉長卿的‘江客不堪頻北望,塞鴻何事又南飛’為十四字格。這兩聯都是流水對,因為它們表達的是連續的意思,就像流水從上游流向下游。”


流水對,這是一個源自於中國古典文化的文學形式,它的妙處在於通過對仗工整、平仄協調的文字來表達豐富的情感和深遠的意境。在這裡,我們將探索流水對的魅力,欣賞它的藝術性,並品嚐它在人間煙火中的應用法則。
流水對是近體詩中一種特別的對仗形式,不同於一般對仗的相互映襯,流水對的出句與對句在意義和語法結構上呈現順承關係,並且有嚴格的前後次序。例如王維的《終南別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兩句之間有明顯的先後順序,必須先到達水源盡頭,然後才能坐下來觀看雲朵升起。這兩句雖然詞語對仗工整,但意義上是連續的,構成一個順承複句。
|
引用明·胡震亨《唐音癸籤·法微三》中提到:“嚴羽卿以劉眘虛的‘滄浪千萬裏,日夜一孤舟’為十字格,劉長卿的‘江客不堪頻北望,塞鴻何事又南飛’為十四字格。這兩聯都是流水對,因為它們表達的是連續的意思,就像流水從上游流向下游。”
|
藝術性流水對因其一氣呵成的特點,被視為較難創作的對子,卻能為詩歌增添靈動感。當流水對出現在頸聯,往往使得全詩意像流動,意境生動。 ![]() ![]()
|
藝術性流水對因其一氣呵成的特點,被視為較難創作的對子,卻能為詩歌增添靈動感。當流水對出現在頸聯,往往使得全詩意像流動,意境生動。
如元稹的“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和杜甫的“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都是著名的流水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