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樹種植,不僅在台灣可以進行經濟生產果實供應市場所需,同時也很適合都會區的陽台或庭園栽培。無花果(Ficus carica L.)是一種生長快速且環境適應性廣泛的桑科植物,可以在短時間內看到果實從生長到成熟。這種古老的栽培果樹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包括果糖、果酸、蛋白質和維生素等成分,對增加人體活力、健腦提神、有助消化、潤腸和護膚美容等方面都有益處。
無花果在台灣不僅可以進行經濟生產果實供市場所需,也非常適合在都會區的陽台或庭園栽培,因其生長快速且環境適應性廣的特性,可以讓栽培者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看到果實生長到成熟。無花果(Ficus carica L.)為桑科(Moraceae)落葉小喬木或灌木,原產於中東和西亞地區,栽培歷史已超過5000年。因外觀見果不見花而得名,是世界上古老的栽培果樹之一,又稱隱花果、映日果和蜜果。台灣早在19世紀末即引進栽培,多以零星及趣味栽培為主。無花果的營養豐富,尤其是藥用價值不斷被人們所重視,主要營養成分為果糖、果酸、蛋白質、維生素等成分,具有增加人體活力、健腦提神、有助消化、潤腸和護膚美容等功用;無花果果實可供鮮食,也可制成果乾或果醬等加工產品。
無花果扦插苗定植當年就可以在部分新梢結果,而且新梢可一邊生長一邊結果;因此無花果始果期早,定植後約四到五年進入盛果期,產量較高,無大小年結果現象。 |
無花果自秋末在新梢頂端葉腋內形成花托原體,隔年春天繼續分化、開花和結實,稱為春果(一次果)。同時間新梢繼續生長,從基部第二或三個芽向上逐漸形成花托原體,持續發育、開花、結果,稱為夏果(二次果)和秋果(三次果)。進入結果期的無花果,樹冠中幾乎所有新梢都具有生長和結果的雙重功能;盛果期後,枝條以結果為主要功能,生長勢逐漸轉弱,無法再抽出具有雙重功能的枝條時,需要及時進行更新。無花果的新梢生長、花器分化和花托形成都是同時進行的,與一般果不同。在適宜條件下,不論是春梢或秋梢,其葉腋生長分化花托的過程,由下而上不斷進行,在生長勢中庸的新梢上分化過程旺盛,一般由花托分化到果實成熟約50~70天,可見第一果形成。隨著新梢生長,花芽分化,發育成為果實,多數是一節一果或二果。無花果的果實發育分三階段:第一階段幼果期,從果實膨大到果面綠色鮮嫩、茸毛明顯,果大1公分左右,歷時28~35天。第二階段果實膨大期,果面逐漸變為深綠色,茸毛變少,果大1~3.5公分,此段期間為34~42天。第三階段果實著色成熟期,果面由深綠轉變為紫紅色,茸毛幾乎脱光,果實體積劇增,果肉成熟變軟,果大3.5~5.5公分,此期僅有五天。無花果在栽植之後四至五年進入盛果期,之後樹冠不斷擴大,產量亦隨之上升,結果年限長達40~70年,在適宜條件之下,壽命甚至可以達到100年以上。


無花果樹種植
無花果樹種植是一項古老而有趣的活動。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無花果樹的種植方法以及如何照顧和收穫無花果。
無花果樹的種植
要種植無花果樹,首先需要選擇適當的場所。無花果樹需要充足的陽光和良好的排水系統。最好的種植季節是春季或秋季,因為這樣有助於樹木的生長和生根。
在準備種植地之前,先挖一個適當大小的坑,使無花果樹的根系能夠有足夠的空間生長。放入土壤混合物,含有有機質的肥料。輕輕將樹苗放入坑中,填滿土壤,並確保將其壓實。
當無花果樹種植完畢後,應立即將其澆水,確保土壤保持濕潤。在旱季或長時間的乾旱期間,需要經常澆水。不過要注意不要過度澆水,以免樹木受損。
照顧無花果樹
除了適量的澆水,無花果樹還需要一些特別的照顧。定期修剪樹枝和葉子,以保持健康的生長。同時,定期施肥可以提供足夠的養分。使用有機肥料和磷鉀肥料可以增加無花果樹的生長速度和產量。
此外,保護無花果樹免受害蟲和病菌的侵害也很重要。使用有機的防蟲劑和殺菌劑可以幫助預防這些問題的發生。檢查樹木的葉子和果實,如果出現任何異常,應立即處理。
收穫無花果
無花果通常在夏季成熟。當果實顏色變暗且變得柔軟時,就可以收穫了。輕輕扭動果實,如果它容易分離,那麼它已經成熟了。
採收無花果時,要小心不要損壞果實。最好使用剪刀或果實剝離器輕輕地將果實剪下。收穫後,果實應盡快食用或保存在適當的儲存容器中。
無花果樹種植不僅是一項有趣的活動,而且可以為您提供美味和營養豐富的果實。希望這篇文章能為您提供有關無花果樹種植的基本知識。
延伸閲讀…
無花果怎麼種? 盆栽竅門訣竅,想掛果結實纍纍先學澆水、施肥 …
陽台盆栽種養無花果!高枝壓條法-從小苗到收穫,完整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