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種植】無花果日常養護照顧方法 |無花果栽培技術改進之介紹 |無花果的照顧 |

【無花果種植】無花果日常養護照顧方法 |無花果栽培技術改進之介紹 |無花果的照顧 |

  無花果(Ficus carica L.)為桑科(Moraceae)無花果屬(Ficus)植物。

隱頭花序(hypanthodium)是本屬植物特徵,小花著生於一個膨大中空花托內,稱隱頭果(syconium),是本屬桑科中其他屬差別。

無花果屬亞帶落葉小喬木,原產於阿拉伯、小亞細亞及地中海沿岸地,栽培歷史超過5千多年,因外觀見果不見花而得名,有映日果、優曇缽、阿駔、底珍樹、蜜果名。

無花果雖早在19世紀末引進台灣地區種植,但現今經濟栽培面積,多數零星或趣味栽培。

  無花果可供鮮食,可製成乾果或果醬。

主要盛產期冬季春季,品質以此時最佳。

無花果種植 Play

無花果鮮果營養,含有果糖、果酸、蛋白質、維生素成分,鑑於國內無花果專業栽培有日趨增多現象,且其生長習性栽培技術研究甚,因此本文國內外一些文獻整理,供業者栽培生產時參考。

  無花果花芽分化所需低温需求並,在台灣隨著技條生長一年四季可開花。

枝條肉質而扭曲,下垂腐敗。

氣候下,任其生長,高度可達8~12公尺,樹冠直徑可達10公尺左右,樹齡可長達40~70年。

無花果葉及枝條有細毛佈,葉長10~20公分,呈心臟形,三裂或五裂,具3~5主脈,葉柄細長,表面。

無花果花序屬於隱頭花序,依品種特性可分四大類,即卡普利系(the Capri fig)、斯密爾那系(the Smyrna fig)、山貝卓系(the San Pedro fig)與普通系(the common fig)。
無花果種植

其中普通系全雌花不用授粉適合台灣種植,其它三大類結果依靠無花果蜂(Blastophaga psenes)授粉(無花果與此蜂形成共生)。

總花托和其他花器膨大而成,呈倒卵形梨形,時呈暗紫色,頂端開裂,果肉軟味甜,帶微酸。

無花果著生新梢葉腋,即枝梢抽出第4節腋芽起結果,故隨著枝條成長而結果。

但台灣冬季(12~2月)氣温時(是寒流來臨時),新生小花因低温影響而發育,發育12~18周後,故於4月下旬6月是無花果產量時期。

主要盛產期冬季春季,品質以此時最佳。

  樹勢養成、開始結果後,即修剪,若經修剪會影響結果。

另外結果枝誘引或支撐。

結果枝生長過或枝條時,枝條基部剪除,選取1~2個梢取代,此修剪春季(3~4月)時進行。

(五)灌溉:無花果原生於乾燥氣候,其需水量需多,是種植之初需充分灌水,保持土壤濕潤。

即使成株後,亦需每1~2週灌水一次。

水分時,下位葉,會黃化而落葉,持續性乾旱則造成結果。
無花果種植

(六)肥培管理:無花果生長勢甚,生育期間需肥。

基肥有機質地1,000~2,000公斤。

定植後,每年追肥氮肥(N)、磷矸(P2O5)、鉀肥(K2O)建議施用量每分地1.5、1、1公斤左右。

第3年進入穩產期,每年追肥氮肥(N)、磷矸(P2O5)、鉀肥(K2O)建議施用量每分地15、15、15公斤,切莫多施氮肥,否則枝葉生長過,而影響結果。

即使成株後,亦需每1~2週灌水一次。

無花果種植 Play

延伸閱讀…

無花果的照顧

無花果栽培技術改進之介紹

(七)病蟲害:無花果主要蟲害有果實蠅、粉蝨、蚜蟲、介殼蟲、赤葉蟎、線蟲,病害有疫病、炭疽病、病毒病。

設園初,應考慮附近是否有柑桔樹,柑桔多數病蟲害是無花果傳染。

整地種植之時應進行田間消毒。

種植後應注意落葉落果清除田間衞生工作。

發生病蟲害時,疑似病毒病植株應予以拔除並銷毀。

其它台灣病蟲害,請植物保護手冊防治方法實施,無花果可全年採收,所以注意藥劑安全使用期限。
無花果種植

四、結語
  無花果歐美多鮮果食用,日本文獻無花果鮮果食品,營養價值不勝枚舉。

國內消費者習慣於食用乾果,多數不識鮮果形狀。

基於國內開始有人種植,台灣栽培環境,無花果發展成精品水果潛力,台灣病、蟲、鳥害多,而且基於農業生產緻化原則,建議無花果生產應以設施,但投資成本,因此應作好生產規劃,以期提高生產效能、增加收益。

(五)灌溉:無花果原生於乾燥氣候,其需水量需多,是種植之初需充分灌水,保持土壤濕潤。

即使成株後,亦需每1~2週灌水一次。

延伸閱讀…

無花果日常養護照顧方法(種植, 施肥, 修剪, 澆水)

觀果植物——盆栽無花果栽培從果品到盆景,探索農產新經濟

水分時,下位葉,會黃化而落葉,持續性乾旱則造成結果。

(六)肥培管理:無花果生長勢甚,生育期間需肥。

基肥有機質地1,000~2,000公斤。

定植後,每年追肥氮肥(N)、磷矸(P2O5)、鉀肥(K2O)建議施用量每分地1.5、1、1公斤左右。

第3年進入穩產期,每年追肥氮肥(N)、磷矸(P2O5)、鉀肥(K2O)建議施用量每分地15、15、15公斤,切莫多施氮肥,否則枝葉生長過,而影響結果。

目前果農氮肥施用量,建議每株每年所施用氮肥量250~450公克。

(七)病蟲害:無花果主要蟲害有果實蠅、粉蝨、蚜蟲、介殼蟲、赤葉蟎、線蟲,病害有疫病、炭疽病、病毒病。

設園初,應考慮附近是否有柑桔樹,柑桔多數病蟲害是無花果傳染。

整地種植之時應進行田間消毒。

種植後應注意落葉落果清除田間衞生工作。

發生病蟲害時,疑似病毒病植株應予以拔除並銷毀。

其它台灣病蟲害,請植物保護手冊防治方法實施,無花果可全年採收,所以注意藥劑安全使用期限。

四、結語
  無花果歐美多鮮果食用,日本文獻無花果鮮果食品,營養價值不勝枚舉。

國內消費者習慣於食用乾果,多數不識鮮果形狀。

基於國內開始有人種植,台灣栽培環境,無花果發展成精品水果潛力,台灣病、蟲、鳥害多,而且基於農業生產緻化原則,建議無花果生產應以設施,但投資成本,因此應作好生產規劃,以期提高生產效能、增加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