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囱雲是什麼】「驚世之秘!傳説中的風雨神器-煙囱雲究竟是什麼?」

【煙囱雲是什麼】「驚世之秘!傳説中的風雨神器-煙囱雲究竟是什麼?」

「煙囱雲是什麼?」台灣海峽北部出現持續發展的煙囱雲,成為豪雨製造機。根據中央氣象局所述,這種雲會在春夏季出現,當強對流生成後,高空強風將吹走原本的對流雲,讓新的對流雲生成並像煙囱般冒出。因此,被煙囱雲覆蓋的地區會持續遭受強對流雲的影響,導致極端降雨和積淹水情況出現。今晨,桃竹地區驚人的雨勢以及新竹3小時達到238毫米的雨量正是煙囱雲的結果。

台灣海峽北部出現煙囱雲

台灣海峽北部出現了一種名為「煙囱雲」的天氣現象,這種雲層結構與強對流雲有關,並且能夠引發豪雨。根據「報天氣 – 中央氣象局」臉書粉專的報告,這種雲層會不斷地從同一位置生成,然後被風吹向下游地區,導致該地區持續降下豪雨。由於這種雲層的影響,新竹地區在今天清晨發生了極端降雨事件,3小時內降雨量超過238毫米。這是因為台灣海峽北部的「煙囱雲」持續生成強對流雲並移動到台灣陸地上,每當「煙囱雲」影響時,都會造成強降雨,有時甚至會導致積水。

煙囱雲是什麼 Play

什麼是煙囱雲?

氣象局解釋,在春夏季,當強對流形成後,如果高空有水平且分流為「<」型的強風,這些強風就會把對流雲吹散,並且在原對流雲的位置留出空隙,從而為新對流雲的形成提供空間。因此,強對流雲會不斷在「<」型的尖端處生成,並被風吹向下游,就像是煙囱不停地冒出雲一樣。被煙囱雲覆蓋的地區會持續受到強對流雲的影響,從而在幾個小時內不間斷地下雨。

煙囱雲是什麼

如何發現煙囱雲?

氣象局表示,通常可以使用雷達或衞星監測來發現這種雲層結構。煙囱雲的形態類似於「<」,且愈靠近尖端,其雷達訊號愈強。「煙囱雲」是一個俗稱,在氣象科學中,它的正式名稱為「後造型(Back-Building)降水系統」,也常被稱為「胡蘿蔔雲」或「楔型雲」。

嘉義新港 今天下午5時30分 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
地震測報中心 研判 起因為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

根據中央氣象署預報員謝佩芸的説法,未來一週台灣附近的天氣系統變化將非常快速,特別是北台灣的氣温變化將非常明顯,且陰晴交替頻繁。預計每天或一天內的天氣都會有大幅度的變化。為了獲得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等瀏覽器。

煙囱雲是什麼

煙囱雲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形狀像煙囱一樣,從大氣中升起。它們通常出現在冷空氣快速上升時,濕氣被迅速冷卻成為水蒸氣,形成了這些煙囱狀的雲彩。

煙囱雲的形狀非常特殊,因為它們向上升起,帶有弧形頂部,有時從頂部還會升起一塊更小的雲。煙囱雲的顏色通常是白色或灰色,但在日落時可能呈現出橘紅色或粉紅色。這在景觀攝影中可以創造極為美麗的畫面。

煙囱雲的形成原理

煙囱雲的形成原理與一般的雲彩相似,不過它們的形狀更加特殊。當冷空氣流經地面的暖空氣,快速上升時,它帶著濕氣升高到大氣中。這些濕氣遇到冷空氣時會快速冷卻並凝結,形成了煙囱雲。

煙囱雲通常出現在風速較快的地區,因為風能幫助快速將冷空氣上升。此外,當熱空氣進入海洋區域時,也容易形成煙囱雲,因為海洋會提供足夠的濕氣供它們凝結。

煙囱雲的氣象意義

煙囱雲的出現可以提供一些天氣預測的線索。冷空氣快速上升形成的煙囱雲,通常代表著一個較為穩定的大氣狀態,可能預示著晴朗的天氣。然而,如果煙囱雲變得更加濃厚且堆積如山,可能表示有一個較大的氣壓系統移動到該地區,將可能帶來降雨或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