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牌位寫法】祖先牌位怎麼寫才對?揭曉父親牌位完整書寫法

【父親牌位寫法】祖先牌位怎麼寫才對?揭曉父親牌位完整書寫法

中國傳統牌位書寫禮儀

自古以來,在中國的禮制下,父母離世後,不得以「父母」稱之,應尊稱為考(父)妣(母)。父親過世,既不可稱「亡父」,也不可稱「家父」,而應敬稱「先考」或「顯考」。

牌位最前方的用字,決定了後人的家庭輩分與長幼順序。若父輩尚存,當稱「先考」,表示所繫者尚有一輩在世。倘若長輩凋零殆盡,且其後有孫輩相承,則可稱「顯考」,凸顯其在家中地位尊崇。

父親牌位寫法 Play

母親牌位的書寫法則

母親的牌位書寫稍顯繁複。若其夫家姓「程」,其孃家姓「韓」,則應先書「顯妣」二字,再書「程母」,表示其嫁入程家後所生的子嗣。孃家姓置於後,用以證明其血緣傳承。

女性牌位並非直書其名,而是將出嫁前的閨名加上「孺人」二字。若其夫早逝,而其後又無長輩存世,則稱「太孺人」,表明其既無夫又無長輩。

父親牌位寫法

陽上人與主喪之別

牌位中的「陽上人」,指的是已故者的子女。若子女亦已逝世,則孫輩可主喪。但須留意,若父輩或叔姑輩仍健在,則孫輩無權主事。

碑銘與墓誌銘

碑銘是指刻在豎石上的文字,體裁多樣。墓誌銘則專為墓碑所撰寫,主要追憶亡者生平。其內容涵蓋了簡歷、功績、哀悼之情等。

碑文書寫注意事項

碑文應力求文雅,杜絕虛假誇飾。事實公正、情理並重方為上乘之作。碑文格式雖無定規,但在撰寫時仍需考慮時代需求,避免拘於陳舊。

歷代碑文種類繁多

自漢朝以來,碑刻之風蔚然成風。碑文種類琳瑯滿目,應運而生。常見的類別包括墓碑、紀念碑、功德碑、託物碑等,其體裁亦各有千秋。

祭文範例

謹以薄文,聊表綿薄之意:

已故慈父於民國16年誕生於武功,不幸仙逝於2004年。幼年喪父,與祖母相依,十三歲時孤身北上謀生,經商供養祖母。後成家立業,養育兩兒兩女,勤勉持家,樂觀豁達。晚年慈祥和藹,一生勞碌圓滿,子孫懷念無已。

先妣路孺人,亦出身武功。生於民國年月,歿於2002年。一生克勤克儉,悉心育兒,無疾而終,令人感懷。

父親牌位寫法

前置作業

在製作父親牌位前,需備好以下物品:

  • 木頭或紙片(新料,不可用舊料或廢料)
  • 毛筆或鋼筆(新筆,不可用舊筆或壞筆)
  • 墨汁(黑、紅兩色)
  • 硃砂(用以點睛)

寫法

正面

字數 寫法 説明
2 神主 字體以楷書寫,寫在欄位中央。
1 寫在神主下方,字體比神主要小。
1 寫在子字下方,字體比子字還要小。
1 寫在孫字下方,字體與孫字相同。
2 寫在妣字下方,字體與妣字相同。
1 名諱 寫在考字下方,字體大小可比考字大些。
1 諡號 寫在名諱後方,可寫可不寫。

左右側

  • 字體須端正工整,不可潦草。
  • 用毛筆寫時,墨色須濃淡適中,不可過淡或過濃。
  • 硃砂點睛時,不可過大或過小,須點在眼珠中央。
  • 牌位置於陰涼乾燥處,不可曝曬或受潮。

範例

正面 左右側
張三芳
簡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