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後的文章
緣起與背景
在探討《文始真經》(又名《關尹子》或簡稱《文始經》)的五鑒篇時,我們必須理解其中闡述的深刻哲理。五鑒篇位於文始經的中央,旨在講述有關心的明白了悟。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常人往往無法真正清晰地理解萬物。


識的混淆〉
就像流水推動舟船,但推動力並非舟船本身;車子的運行依靠牛,但運行的力量不是車子。思慮源自於心,但引發思慮的卻是意念,而非心。心感應外物,不直接產生心,而是產生情感;外物與心對接,不直接產生物,而是產生識見。情感源於心,心則源於性。情感如同波浪,心念如同水流,而性則猶如水。當一情感認定某物,會積累為多樣的情感;而多樣的情感又相互認定,積累為萬物。萬物不斷出現,我的心卻有它的邊界;因此,我的本心受制於情感,而我原始的情感又受制於外物。
犀牛望月的比喻
犀牛在望月時,月的形狀似乎總是在它的角邊。這是因為犀牛的認知讓它產生了這種觀念。然而,那個掛在天上的真正月亮,與犀牛的角並沒有任何直接的關聯。同樣地,我們即使行過萬水千山,將見聞藴藏在心中,這些記憶也已經被我們的心、情、識所汙染,不再是事物的本來面目。
“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總結
總之,《文始真經》五鑒篇所揭示的是,由於我們的分別意識,我們所認識的世界已經不再是事物原本的樣貌。這就像犀牛望月的故事,真正的月亮與犀牛的角沒有關係,但由於犀牛的認知,它才有了這樣的聯想。因此,我們在修行中應該努力去除這些分別意識,讓心如鏡子般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
在這個傳説中,犀牛不僅象徵著力量和堅毅,還象徵著內心的寧靜和智慧。這種意象常被用來形容一種追求夢想並迎接挑戰的態度。犀牛望月的意思可以和「克服困難」、「追求夢想」或「追求自己的目標」等相關聯。
故事中的犀牛在黑夜中抬頭仰望著高掛在天空的明月。這個場景富有詩意,製造出一種激勵人心的意象。就像犀牛望著遙遠的月亮,我們也應該抬頭尋找我們的目標和夢想。這種精神激發著人們超越自身極限,不斷追尋更好的未來。
犀牛望月也隱含著一種與現實相連的思考。純粹的渴望和追求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在現實世界中付出努力,以實現我們的夢想。就像那頭忠實地望著月亮的犀牛一樣,我們必須堅定地追求目標,並且在途中不畏困難。
無論犀牛望月的故事來自哪裡,它都成為了一個啟發人心且有趣的象徵意義。通過這個傳説,我們可以體會到努力、堅毅和追求的價值。因此,犀牛望月所代表的意義已經超越了故事本身,成為一種鼓勵人們追求夢想和努力的象徵。
延伸閲讀…
犀牛望月是啥意思?跟文始經的關係?
犀牛望月詞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