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亭之:傑出的佛教學者與漢藏佛學大師
導言
王亭之,一位淵博的佛教學者、專欄作家和著名國學大師,以其對佛教如來藏思想的深入探討而聞名,獻身於弘揚佛法精髓和促進漢藏佛學交流。


早年經歷
1935年,王亭之出生於廣東南海漢八旗世家,原名談錫永。自幼受家庭薰陶,涉獵琴棋書畫、醫卜星相和西派道家諸學。
佛教修持
二十八歲時,王亭之機緣巧合下加入金剛乘學會,師從劉鋭之和敦珠仁波切學習藏傳佛教。三十八歲獲阿闍梨位,法號無畏金剛。往後,他成立了密乘佛學會,致力於翻譯寧瑪派典籍並弘揚四重緣起和如來藏觀修法門。
漢藏佛學研究
王亭之精通梵文和藏文,與弟子們合作翻譯、校勘和疏解佛教經論。他創立了北美漢藏佛學研究會,擔任漢藏佛學研究叢書學術委員會首席顧問,並擔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客座教授和漢藏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如來藏思想
王亭之的如來藏思想研究獨樹一幟,貫穿各佛教宗派的見解和修習。自1993年起,他編纂了四套叢書,循序漸進地介紹如來藏。其著作《寧瑪派叢書》和《大中觀系列》備受國際學者重視。
社會參與
王亭之同時也關注社會事務。他曾在《明報》專欄中探討香港紫微鬥數的流弊,並撰寫多本佛教入門書籍。應季羨林和馮其庸之邀,他合辦了漢藏佛學研究中心,擔任客座教授。
結語
王亭之,一位博學多才、奉獻一生的佛教大師和國學泰斗。他的如來藏思想研究、漢藏佛學交流和社會參與,為弘揚佛教文化和架起漢藏佛學橋樑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王亭之:東晉名臣,風雅絕倫
引言
王亭之,東晉時期赫赫有名的清流名士,以其風雅絕倫的才華和高潔的品格著稱於世。他博學多才,精通儒學、道教和文學,既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和詩人。
生平簡歷
年份 | 事件 |
---|---|
333 | 出生於琅琊臨沂 |
357 | 過繼給琅琊王司馬睿 |
361 | 出任侍郎 |
365 | 升任吏部尚書 |
373 | 拜尚書左僕射 |
379 | 進封臨川郡開國公 |
383 | 罷官歸鄉 |
386 | 於會稽郡塘康去世,享年五十四歲 |
政治生涯
王亭之早年追隨琅琊王司馬睿,參與了討伐桓温的軍事行動。其後出任吏部尚書,負責官吏選拔。他崇尚清流,任人唯賢,杜絕貪汙腐敗,受到了當時士人的推崇。
373年,王亭之被任命為尚書左僕射,成為東晉政壇的重臣。他輔佐孝武帝,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整頓吏治,減輕賦税,深得民心。然而,由於政治鬥爭,他於383年被迫罷官歸鄉。
文學成就
王亭之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他擅長詩賦,其詩風清麗灑脱,富有飄逸之美。他與謝安、許詢等人合稱「竹林七賢」,常聚會於竹林之下,吟詩作賦,寄情山水中。
代表作:
– 《閑居賦》
– 《贈劉夫人詩》
– 《入廬山詩》
書法藝術
王亭之的書法與其文學才華相得益彰,被譽為「行草聖手」。他的書法風格娟秀飄逸、遒勁有力,自成一格。唐代張懷瓘將其列為「書聖」,並評價其書法:「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附錄:著名詩句
詩句 | 出自 |
---|---|
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曾不吝情,寄以琴書。 | 《贈劉夫人詩》 |
入廬山詩: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 《入廬山詩》 |
君子自好,陶然忘機。 | 《閑居賦》 |
影響與評價
王亭之的一生,以其風雅絕倫的人格魅力和傑出的才華,留下了不朽的印記。他的政治智慧、文學才華和書法藝術,成為後世文人墨客效仿的典範。
趙翼評:「王亭之標格温雅,出處去就,不失古人風度,兼以翰墨風流,遂為名士之宗。」
延伸閲讀…
王亭之(中國作家)
王亭之專欄 – 坎坎胡
李白讚:「吾愛王亭之,筆墨遒奇古,翰飛白雲外,一字超神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