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慶故居】王永慶故居開放!台塑舊廠蜕變2.5公頃歷史公園,令人目不暇給

【王永慶故居】王永慶故居開放!台塑舊廠蜕變2.5公頃歷史公園,令人目不暇給

王永慶故居有著深厚的台灣石化產業歷史,如今已演變成一座獨特的公園,名為「台塑王氏昆仲公園」。佔地2.5公頃,位於前鎮中山三路和中華路街廓,鄰近好市多。王永慶故居一直見證著台塑的發展與演變,在這片廠區,保存著創辦人發跡時的辦公室和故宮。

公園中不僅保留了工廠生產設備,例如燃煤鍋爐煙囱和生產PVC原料的重合槽等,更以裝置藝術的方式巧妙地融入公園景觀。夜晚時分,公園內的照明點綴點亮,鐘樓的聲響更是提醒著員工的作息。該公園不僅是一個休憩場所,還是台灣石化產業發展的見證,於2018年被登錄為12處歷史建築及1處紀念建築。

王永慶故居 Play

台塑王氏昆仲公園

佔地2.5公頃,紀念台塑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

經過4年的整建,原台塑高雄廠區如今華麗轉身,成為了「台塑王氏昆仲公園」。這片佔地近2.5公頃的土地,位於前鎮區的中山三路與中華路交接處,毗鄰好市多,曾經是王永慶、王永在兄弟創業的起點。1954年,他們在這裡成立了福懋塑膠公司,這是台塑集團的前身。接著,南亞等公司相繼成立,逐漸奠定了台灣的塑膠王國。2014年,為了配合高雄市政府的政策,這片土地終止了生產活動。

王永慶故居

「台塑王氏昆仲公園」不僅見證了台灣石化產業的發展歷程,更保留了兩位創辦人的辦公室和一些重要的生產設備。2018年,這裡的12處歷史建築和1處紀念建築被列為文化資產。公園內的設計別出心裁,過去的工廠設備被巧妙地融入了綠地和藝術裝置中,夜間的照明更是為其增添了一份夢幻色彩。

公園內的銅雕

公園內的「牛車廣場」、「打水小孩廣場」和「阿媽紀念花園」,這些銅雕作品生動地還原了當年台塑高雄廠的運作情景。它們記載了公司如何以牛車載運PVC粉至高雄港裝船出口,也傳遞了「勤勞樸實」的企業精神。

市長陳其邁的致詞

在公園的啟用儀式上,市長陳其邁對這項轉變表示讚賞。他認為,這不僅是一個公園的開幕,更是對台灣產業發展歷史的致敬。公園的開放將使市民能夠親身感受到過去的工業榮光,同時也能夠對當代的生活方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台塑基金會的展望

台塑基金會表示,目前公園已完成第一階段的户外景觀工程,接下來將設立塑膠產業微型博物館,並對宿舍區進行招商,計劃引進醫美、文創及餐飲等服務。公園的户外廣場全年開放,而室內展示區則會在上午9點至傍晚5點對外開放,每週一休館。

「台塑王氏昆仲公園」不僅是一個開放的綠地,更是一個教育的場所,讓人們在這裡可以學習到台灣工業的興衰,以及如何將這些歷史轉化為城市的新生力量。

王永慶故居,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安區,是一處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建築物。這座故居曾是大同公司的創始人王永慶的住所,也是他思考、決策和規劃公司發展的地方。王永慶是一位傳奇企業家,他的故居承載著他的智慧和創意。

王永慶故居是一座典型的中式建築,擁有優雅的設計和精巧的細節。它的建造遵循著中國古代建築的原則,展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崇敬。故居由多個建築組成,包括宅第、庭園和門牆,每一個部分都展示著中國建築的特色和魅力。

走進王永慶故居,你會感受到一種悠然自得的氛圍。庭園中的樹木和花草綠意盎然,清風拂過,讓人心曠神怡。宅第的內部佈局精心設計,每一個房間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用途。從客廳到書房,從餐廳到卧室,每一個空間都展現了主人聰明才智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王永慶故居不僅展示了王永慶的個人風格,也反映了他的企業價值觀。他注重和諧、尊重傳統,同時也鼓勵創新和進步。這些價值觀在大同公司的經營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也成為了公司成功的關鍵。

總結

王永慶故居是一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地方,展示了傳統文化和現代思維的交融。它不僅是一個建築物,更是一段故事,講述著王永慶的智慧、勇氣和創造力。在這個故居裡,我們可以感受到王永慶對生活和事業的熱愛,也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啟發和思考。

如果你有機會來到台灣,不妨去參觀王永慶故居,感受這個地方的獨特魅力。它將帶給你不一樣的觀光體驗,同時也讓你更瞭解台灣的歷史和文化。

延伸閲讀…

高雄「台塑王氏昆仲公園」散散步,一窺港都產業發展舊時光

揭密經營之神起家厝!台塑「發跡之地」首度全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