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學名:Rosa rugosa)拉丁語意思皺紋薔薇是一種薔薇科薔薇屬植物,於月季但同為薔薇科薔薇屬植物。
古漢語“玫瑰”一詞是指紅色美玉。
歐洲諸語言中,所有薔薇屬植物是使用同一個詞,如英語、法文是rose,德語是die Rose。
中國原產薔薇屬物種薔薇(R. multiflora)(拉丁語意多花薔薇)、月季(R. chinensis)(拉丁語意中國薔薇)和玫瑰(R. rugosa)(拉丁語皺紋薔薇),因此rose一詞翻譯成“薔薇”、“月季”或“玫瑰”,造成名稱使用。
今天中文用語中,“玫瑰”已成多種薔薇屬植物誤稱,包括品種雜交薔薇(稱雜交月季或雜交玫瑰),是來自月季和香水月季親緣長花期品種,具有四季開花,枝條主要生長花序突出開放於植株頂部特性。
[1]
但生物學上,以及中國古代典籍如《羣芳譜》、《花鏡》、《植物名實圖考》中,玫瑰指是原產東北亞玫瑰(Rosa rugosa)。
其枝條垂且刺,加上每年花期只有一次,因此於育種,近來其主要重視特性為抗病性與耐寒性[2][3][4]
玫瑰落葉灌木,枝杆多針刺,奇數羽狀複葉,小葉5-9片,橢圓形,刺。
花瓣倒卵形,單瓣或重瓣,花有紅色、白色,花期5-6月,8-9月,球形。
[5]
原產東北亞地區,包括中國東北、華北、朝鮮半島、日本和俄羅斯遠東地區。
歐洲一些地區已成為入侵物種。
雖然栽培,玫瑰中國野生種羣瀕危。
[6]
各國各地傳統利用是當地原生薔薇屬物種,所以並見得是使用原生分佈於東北亞洲濱海地區玫紅色玫瑰Rosa rugosa.作為農作物。
玫瑰花朵主要於提煉香精玫瑰油,或者將花瓣直接醃製食品,作調味料使用。
目前部分省分有制定食用玫瑰相關地方標準。
玫瑰一個用途是提製香精油,例如
《中國藥典》,玫瑰亦可入藥:[13]
玫瑰Rosa rugosa Thunb.乾燥花蕾。
體輕,質。


玫瑰可食,無糖,富含維他命C,常用於香草茶、果醬、果凍、果汁和麪包,有瑞典湯(Nyponsoppa)、蜂蜜酒(Rhodomel)。
玫瑰以來象徵著和愛情。
古希臘和古羅馬民族玫瑰象徵他們愛神阿芙羅狄蒂(Aphrodite)、維納斯(Venus)。
玫瑰希臘神話中是宙斯創造傑作,用來諸神誇耀自己能力。
【3】鮮切花行業中,特指現代月季(1)玫瑰花, 一名赤薔薇,薔薇科落葉灌木。
莖多刺。
花有紫、兩種,形似薔薇和月季。
用作蜜餞、糕點食品配料。
花瓣、作藥,入藥多用紫玫瑰。
玫瑰花稱徘徊花、刺玫花,每年或5月花蕾開時採集,文火迅速烘乾,烘時花攤成薄層,花冠向下,使其乾燥,然後翻轉烘乾其餘部分。
如曬乾,顏色和香氣。
入藥氣味芳香、朵、瓣、色,豔者。
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脾二經,具有理氣解鬱、活血散瘀功效。
【植株形態】直立灌木。
莖叢生,有莖刺。
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5~9片,連葉柄5-13釐米,橢圓形或橢圓形狀倒卵形,長1.5-4.5釐米,1-2.5釐米,先端急尖或。
基部圓形或楔形。
邊緣有鋭鋸齒,上面無毛,綠色,葉脈下陷,多皺,下面有柔毛和腺體,葉柄和葉軸有絨毛,疏生小莖刺和刺毛;託葉大部附着於葉柄,邊緣有有腺點;葉柄基部成生。
花單生於葉腋或數朵聚生,苞片卵形,邊緣有腺毛,花梗長5-25毫米絨毛和腺毛,花直徑4-5.5釐米,上有柔毛,下密腺毛和柔毛;花冠豔,紫紅色,芳香;花梗有絨毛和腺體。
薔薇果球形,時紅色,內有多數小瘦果,萼片宿存。
玫瑰枝稈多刺,故有“刺玫花”稱。
詩人白居易有“菡萏泥萼,玫瑰刺繞枝”之句。
玫瑰花可提取高級香料玫瑰油,玫瑰油價值黃金要,故玫瑰有“金花”稱。
【幹品品貌】本品薔薇科植物玫瑰乾燥花蕾。
春末夏初花開放時分批採收,及時低温乾燥。
玫瑰花系薔薇科落葉灌木植物,花紫紅色,氣味芳香。
玫瑰具有、耐温屬性,且花蕾香嫩、潤澤,隋唐時期,倍受宮廷貴人青睞。
楊貴妃能保持肌膚光澤秘訣,説她沐浴華清池內,年浸泡着玫瑰花蕾,並睡玫瑰牀上。
【幹品性狀】本品呈半球形或規則團狀,直徑1~2.5cm。
花托半球形,與花萼基部合生;萼片5,披針形,黃綠色或棕綠色,柔毛;花瓣多皺縮,展平後卵形,呈覆瓦狀排列,紫紅色,有黃棕色;雄蕊多數,黃褐色。
體輕,質。
氣芳香,味。
【鑑別】本品萼片表面觀:非腺毛,單細胞,多彎曲,長136~680μm, 壁,木化。
腺毛頭部多細胞,球形,直徑64~180μm,柄部多列性,長50~340μm,基部有時可見單細胞分枝。
草鈣簇晶直徑9~25μm。
【性味歸經】甘、,温。
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行氣解鬱,和血,止痛。
於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不調,跌撲。
【貯藏】密閉,置乾燥處(美國國花實為現代雜交月季Rosa hybrida ,英國國花“The Rose”考證出是薔薇屬哪種,但兩者可能東亞特有種國花)1.化學成分:本品含揮發油。
油中主要成分為香茅醇、牻牛兒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
此外,尚含槲皮苷、鞣質、脂肪油、有機酸。
[分佈]原產遼寧、山東地,現栽培分佈各地,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多,山東平陰,北京妙蜂山澗溝、河南商水縣周口鎮及浙江吳興地是玫瑰產地。
朝鮮、日本及歐美均有栽培。
[習性] 玫瑰系温帶樹種,,,對土壤要求,微鹼性土地能生長,富含腐殖質、排水中性酸性輕壤土上生長和開花,光,庇廕下生,開花,耐積水,受澇下部葉片黃落,萌櫱性,生長迅速。
玫瑰喜光、喜陽、耐嚴寒和乾旱,北方冬季需要特護防凍。
只要不出大旱天,澆水可生(指地栽)。
對土壤要求,較土壤生長,枝繁葉茂,開花。
夏季施肥要,每隔15~20 天需施一次,施肥後應及時澆水,以防燒苗。
秋季要修剪,以防徒長,影響開花和株型美觀。
玫瑰多蚜蟲,要注意防治。
玫瑰栽培對土壤要求,但以中鹼性或微土壤,微酸性土壤可。
因此,玫瑰應栽植通風陽及澆灌、排水條件田間、地邊壤土中。
玫瑰忌低窪易澇地,遇澇時下部葉片變黃脱落乃至全株死亡。
玫瑰花芽和萌動要求氣温7度以上,萌動初期到花開期需要效積温365度,應當時氣温而定。
玫瑰花期忌乾熱風和土壤乾旱,有水利條件田塊可進行一次蕾期灌水。
玫瑰生產發育過程中有兩次停止生長期(6-7月稱夏眠;11-12月稱冬眠),此時發枝,枝條伸長。
夏眠期是採花苗木最佳修剪期,冬眠期可配施底肥、灌好越冬水,來年花蕾穩產高產奠定基礎。
“玫瑰”原產於東方,但如今遍佈全世界,主要出現於温帶。
原始品種包括野生“玫瑰”(實為薔薇)共有250種種類,而混種變種有成千上萬種。
現今有三十多種稱為「香味玫瑰」,但其中只有三種是其它現代所謂“玫瑰”「親代」,於花香,而以大片面積栽種。
3.澆水施肥 栽植前在樹穴內施入適量有機肥,栽後澆透水。


延伸閱讀…
第二種“玫瑰”是百葉薔薇(R. centifolia),原產於波斯,稱為「普羅斯旺玫瑰」(Provence rose)或伊斯帕玫瑰(Rose of Ispahan),是法國薔薇子代,為“苔蘇玫瑰”與“捲心玫瑰”親代。
第三種“玫瑰”是突厥薔薇(R. damascena),原產於敍利亞,香味撲鼻,是供蒸餾精油所謂“玫瑰”,質量,具醫療價值。
【1】玫瑰 ,薔薇科,薔薇屬(Rosa rugosa Thunb.)玫瑰原產我國,栽培歷史。
既是優良花灌木,是香料植物。
[形態特徵] 落葉直立叢生灌木,莖枝灰褐色,密生剛毛倒刺,羽狀複葉,小葉5-9,橢圓形橢圓狀倒卵形,鋸齒,,有皺紋,上面亮綠色,下面灰綠色,柔毛或刺毛,葉柄及葉軸疏生小皮刺及腺毛。
託葉大部葉柄連合,鋸齒。
花單生或3-6朵集生,花徑6-8釐米,花芳香,茸毛及刺毛,花瓣紫紅或白色,單瓣或重瓣。
薔薇果球形,紅色,萼片宿存。
花期5-9月,9一10月。
重瓣紫玫瑰f.plena花玫瑰紫色,重瓣,香氣馥郁,品質優良,多不結實,各地栽培。
重瓣白玫瑰f.albo-plena花白色,重瓣。
【2】現代雜交月季 Rosa hybrida ,稱“玫瑰”。
現在所謂“玫瑰花”(實為現代月季)種類多達一百種,有白玫瑰花、紅玫瑰花、藍玫瑰花、粉紅玫瑰花、淡粉紅玫瑰花、黃玫瑰花、雙色玫瑰花,其實大部份玫瑰花是利用幾種玫瑰花去改良、研發而成新品種玫瑰花。
“玫瑰”(實為月季)原生種類多,但是雜交育種,光是正式登錄起碼超過一萬五千種。
玫瑰花大小可分為大輪種、中輪種、輪種、蔓性種四大類。
為目前世界品種玫瑰花,花朵,一莖一花,代表品種有合平迪奧。
多,繖房花序,花約6~10cm 大小,代表品種有木偶、若麗那。
花小約只有1.5~2.5cm,繖房花序,植株矮小,可做盆栽或花壇美化,代表品種有落日、史大麗娜。
其源自蔓性薔薇經交配育種或是非蔓性玫瑰突變而來,可達4~6cm,無攀附能力,需以人工枝條 1.栽植 地栽為主,有少量盆栽。
黃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可地栽,露地越冬。
北方地區應盆栽,室內越冬,或挖溝埋盆越冬。
秋季落葉後春季萌芽前可栽植,應選地勢、向陽、不積水地方栽植,深度根距地面15釐米宜。
盆栽時採用腐葉土、園土、河沙混合培養土,井加入適量廄肥或餅肥、複合肥。
栽後澆1次透水,放庇廕處緩苗數天後移至陽光下培養。
2.光照與温度 陽光可促使生長。
無論地栽、盆栽應放陽光地方,每天要接受4時以上直射陽光。
不能室內光線地方擺放。
冬季入室,放向陽處。
生長温度12-28℃,可耐-20℃低温。
鄭州地區可安全露地越冬。
3.澆水施肥 栽植前在樹穴內施入適量有機肥,栽後澆透水。
延伸閱讀…
地栽玫瑰對水肥要求,有3次肥。
一是花前肥,於春芽發前進行溝施,廄肥加腐葉土。
二是花後肥,花謝後施餅肥渣,補充開花消耗養分。
三是入冬肥,落葉後施人廄肥,確保玫瑰安全越冬。
盆栽玫瑰牛可施肥水,收10-15天施1次。
玫瑰,地栽平時澆水,炎夏或春旱時20 – 30天澆1次。
盆栽2天澆1次,炎夏或春旱時1天澆1次。
4.整形修剪 需修剪,老株修去過枝、幹枯枝、病蟲枝。
玫瑰開花,隨開敗隨摘,摘後開,否則開1次花。
性味 : 甘、,氣香性温。
功用: 利氣、行血,治風痹,散止痛。
玫瑰花及全株有收斂性,可用於婦女月多,赤白帶下以及腸炎、下痢、腸紅半截出血。
理氣解鬱、和血散瘀。
主治肝胃氣痛,風痹,吐血咯血,月不調,赤白帶下,痢疾、乳癰,腫毒。
《食物本草》謂其“主利肺脾、益肝膽,食之芳香甘美,令人。
”服用,美容效果甚佳,能地清除自由基,消除色素沉着,令人喚發青春活力。
玫瑰花9克,雞冠花9克,水煎去渣,加紅糖服。
玫瑰花6-9克,水煎後衝入黃酒及紅糖,早晚備服1次。
玫瑰花去蒂,焙燥研細末,黃酒送服。
每服1.5克,一日-3次。
玫瑰花研細,開水沖服,每服1.5克。
玫瑰花9克,紅花、歸備6克,水煎去渣,酒沖服。
[跌打損傷,吐血]玫瑰花15克,黃酒或水煎,一日分兩次服。
幹玫瑰花適量,衝湯代茶飲〔治肝鬱吐血,月不調〕玫瑰花三百朵,入砂鍋煎取濃汁,濾去渣,再煎,冰糖500克收膏,存於瓷瓶密閉保存,早晚各1匙,温開水沖服。
如專用於調經,可用紅糖收膏鮮玫瑰花適量洗搗汁,加冰糖燉服玫瑰花5朵、蠶豆花12克,開水沖泡代茶飲玫瑰花7朵、母丁香7粒,加黃酒適量水煎服玫瑰花18克,去蒂研細末,每服3克,黃酒送服1.《本草正義》:玫瑰花,香氣,而,和而,柔肝醒胃,流氣活血,宣通窒滯而無辛温弊,斷推氣分藥之中、有捷效而馴良者,芳香諸品,殆無其匹。
2.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肺脾,益肝膽,辟邪惡之氣,食之芳香甘美,令人。
3.《藥性考》:行血破積,損傷瘀痛,浸酒飲。
4.《本草綱目拾遺》:和血,行血,理氣。
治風痹。
5.《本草》:舒肝膽之鬱氣,健脾降火。
治腹中,胃脘積寒,兼能破血。
6.《隨息居飲食譜》:調中活血,結,闢穢,和肝。
釀酒可消乳癖。
7.《現代實用中藥》:於婦人月多,赤白帶下及腸炎下痢。
8.《山東中藥》:治肝胃氣痛,噁心嘔吐,消化不良,泄瀉,口舌糜破,吐血,噤口痢。
薔薇科灌木植物玫瑰花。
我國吉林、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四川、河北地有分佈,各地庭園多有栽培。
春末、夏初花蕾開放時採收,烘乾或曬乾備,亦可鮮品。
[性能]味辛、甘,性微温。
理氣解鬱,化濕和中,活血散瘀。
[參考]含揮發油(玫瑰油),主要為香茅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壬醇、苯甲醇、芳樟醇、乙酸苯乙酯,以及槲皮甙、苦味質、鞣質、沒食子酸、胡蘿蔔素、紅色素成分。
[用途]於肝胃和,脘腹疼痛,胸悶嘔惡,飲食減少,或腹瀉;婦女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瘀腫疼痛;血瘀出血,吐血,咯血;癰腫或乳癰初起。
[用法]泡茶,煎湯,或浸酒、熬膏服。
1,玫瑰花茶:玫瑰花6g,佛手10g。
沸水浸泡後,代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