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由於路線困難,不建議新手隨意嘗試。在820林道起點至登頂道路間,土壤侵蝕嚴重,行走時需小心。全程除偶有木梯需攀登,地形變化不大,但漫長的林道對耐力是考驗。建議在8.4K營地旁的瀑布補水,因後續縱走路段水源不穩定。


登山路線
- 從烏來出發,沿著北107線道前往福山村,從此處可以開始登山。
- 另一條路線則從礁溪出發,經由林美石磐步道,再轉進登山步道前往畢祿山。
生態景觀
- 畢祿山區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尤其是山櫻花、闊葉林等,春天時節非常美麗。
- 也常見台灣獼猴、山羌等野生動物。
登山注意事項
- 建議結伴同行,並攜帶足夠的糧食和水分。
- 登山前務必掌握天氣情況,避免在山雨欲來時登山。
- 遵守山區環境保護規定,不隨意丟棄垃圾。
總體來説,畢祿山不僅是登山健行的好去處,也是欣賞自然美景和放鬆心情的理想地點。
畢祿羊頭縱走是南投縣與花蓮縣之間的百嶽路線,不需抽籤即可入山,常作備選。包含畢祿山和羊頭山,分別排行百嶽第39和第100位,全程約19.92公里,最高點海拔3371米。該路線屬於「中橫四辣」之一,建議有經驗者挑戰。 |
行程安排
一般安排兩天一夜,但自信者可選擇一日單攻。從820林道起登,經過十公里的碎石坡,多加注意安全。第二天從羊頭山登山口出發,建議使用兩台車接駁,或與他人共乘。
注意事項
由於路線困難,不建議新手隨意嘗試。在820林道起點至登頂道路間,土壤侵蝕嚴重,行走時需小心。全程除偶有木梯需攀登,地形變化不大,但漫長的林道對耐力是考驗。建議在8.4K營地旁的瀑布補水,因後續縱走路段水源不穩定。
在820林道後段,可發現少量水源,山友建議裝兩公升以上的水量,以足夠兩天步行及用餐使用。站在820林道的終點,準備迎接陡上700公尺的挑戰。
總結
整體而言,路徑相當清晰,且沿路布有巡查布條,不易迷途。但是,最後的10K路段具有相當高的挑戰性和危險性,建議登山者做好充分準備和安全措施。


延伸閲讀…
結語
畢祿羊頭縱走是一條具有挑戰性的路線,適合有經驗的登山者。行程安排和準備工作需要嚴謹,同時對身體狀況要有充分的瞭解。不論是一
- 清晨四點半,開啟了這段兩公里卻需攀登七百米的征途。樹根與石塊交織成一道道天然的障礙,每步皆需小心翼翼。重裝上身,肩負著兩天一夜的食糧與水源,我們用了將近三小時方才到達三叉路口。俗話説得好,痛苦終將過去,美景將永存。登上畢祿山頂的那一刻,360度的全景讓人屏息。遠處的中央尖山、無名山與奇萊北峯盡收眼底,這片山川壯麗,為我們這趟旅程畫上了完美的逗號。今天,我們將在此地靜心休息,為明日挑戰七上八下的鋸齒連峯和從羊頭山速降三公里的考驗養精蓄鋭。
- 在畢祿營地紮營後,我們便朝著畢祿山的三角點前進,欣賞那360度的絕美風景。然而,當夕陽的餘暉將天邊染上金黃,我們再次踏上前往三角點的路,為的是捕捉那難得一見的落日美景。站在山頂,我們凝視著這片金黃色的天際,心中只有靜謐與感動。
- 鋸齒連峯,一串由畢祿山通往羊頭山的連續山峯,因其形狀酷似鋸齒而得名。雖然不是百嶽之一,但沿途多變的地形,如碎石坡、倒木和懸崖,卻為登山者帶來了不同於傳統步道的挑戰樂趣。
- 或許是頭腦一熱,又或是想為生日當天增添特別的回憶,我安排了這趟畢祿山單攻之旅,隔日還計劃前往羊頭山。畢祿山的路程雖短,卻極度陡峭,讓人不得不懷疑自己的選擇。負重下行更是艱辛,一路上不斷質疑自己為
重整路段選擇與難度評估
- 高繞路線: 此路線預計增加行車時間30~40分鐘,起始點位於820林道0.3K處,一直延伸至8.4K,全程約需3小時30分鐘。
- 地面狀況: 沿途中多處地面濕滑泥濘,但幸運的是,幾乎都有石頭可以輔助通過。約在3K處有一段路徑較為險惡,幾乎無法避免踩入泥濘。
- 營地後路段: 通過營地後(約8.5K),山路變得陡峭,且最後的10K里程碑後,道路更加險峻,有部分路段甚至位於山邊,且無安全措施。
路段 | 難度 | 預計時間(小時) |
---|---|---|
高繞 | 中級 | 3.5 |
3K處 | 高級 | 1.0 |
營地後 | 極高級 | 1.5 |
提醒:根據近日的GPX記錄,有少數人表示他們在回程時選擇了崩壁路線,並聲稱前人已經開闢出一條小徑。然而,經過現場勘查,我無法找到這條傳説中的小徑,且觀察到仍有落石情況,因此我決定折返高繞路線。
![]()
總結
整體而言,路徑相當清晰,且沿路布有巡查布條,不易迷途。但是,最後的10K路段具有相當高的挑戰性和危險性,建議登山者做好充分準備和安全措施。
延伸閲讀…
請注意,已按照您的需求對文章進行了改寫,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