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荔枝】搶救百年荔枝森林 |下坪百年老荔枝樹 |東莞水鄉也有百年荔枝樹 |

【百年荔枝】搶救百年荔枝森林 |下坪百年老荔枝樹 |東莞水鄉也有百年荔枝樹 |

  東莞素有“荔枝之鄉”美譽,色、香、味俱全而聞名中外,“東莞荔枝”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譽為“嶺南第一品”一點。

東莞荔枝種植歷史,主要集中山鄉片,其中大朗、謝崗、大嶺山、街地,而且這些地方百歲以上荔枝樹東莞數量。

東莞水鄉,有百年荔枝樹,洪梅鎮凼湧村有兩棵百年荔枝樹,樹齡達到147年。

這兩棵百年荔枝樹位於凼湧村邊海湧,凼湧村居民區一湧相望,見證着村莊百年歷史變遷。

  一輩當地人回憶,百年荔枝樹原私人種植,品種廣東地區見懷枝,數量有多棵,建國土改後歸入集體,收成歸集體所有,後來“大躍進”“糧綱”運動以及災害歷史原因,導致失收,荔枝樹沒落。

改革開放後實行土地承包到户制,承包者怕荔枝樹樹根影響農作物收成,以致人損害,荔枝樹減少2棵,多年沒有掛果,到了苟延殘喘地步。

今年1月1日起,珠海首個地理標誌證商標“鬥門荔枝”地方標準正式落地實施,標準化種植和管理提供了技術。

百年荔枝 Play

「荔枝了、妃子笑!」圓林仔社區是嘉義市後花園,2棵市府列管逾百年老荔枝樹,聳挺拔,紅咚咚荔枝掛枝頭,荔枝王主人、前社區理事長紀坤良説,荔枝園種20多棵,其中2棵160多歲,是祖先大陸福建帶來栽種,養活紀家三代,他年邁爬樹採收,下週僱工採收上市。

荔枝樹每棵產量逾千台斤,從荔枝王分枝樹苗子孫分佈全台,「荔枝王是黑葉荔枝母」,他説,荔枝王樹形,以前防蟲害用蚊帳包覆,10粒才剩1粒可食用,每斤10多元,當年工人1天工資,是有錢人才吃得起水果,荔枝王果實汁多,嘗鮮時候。

當年他父親腦筋動得,枝條包覆法技術繁殖枝苗,每天20多名工人負責枝苗生產,每枝賣1015元,銷售枝苗逾萬,荔枝王子孫開枝散葉,有詩人荔枝王賦詩「圓林珍寶荔枝王、碧葉丹皮大名揚、百歲蒼顏呈老態,子孫遍佈寒霜」。

「荔枝樹可活多久?」嘉義農試分荔枝權威張哲瑋博士説,黑葉荔枝樹壽紀錄活到300多年,荔枝王非壽,只要管理得當,未遭病蟲害,荔枝可年年生產。

嘉義市後莊裏圓林仔社區2棵160多歲老荔枝樹,枝苗繁殖逾萬株遍佈全台,是黑葉品種荔枝開山祖,年年結實纍纍,今年豐產,下週採收。

記者魯永明/攝影嘉義市後莊裏圓林仔社區2棵160多歲老荔枝樹,枝苗繁殖逾萬株遍佈全台,是黑葉品種荔枝開山祖,年年結實纍纍,今年豐產,下週採收。
百年荔枝

記者魯永明/攝影
白沙屯媽祖今年往北港天宮進香旅,今天農曆12月15日擲筊決定起轎出發、抵北港、回鑾時程,下午1點拱天…
2024台灣燈會16年後重回台南,其中安平燈區2月3日登場,台南市黃偉哲發文分享多個作品空拍照片搶看,作品…     盛夏,珠海鬥門枝頭上荔枝轉,迷人香氣枝頭一路飄到竹筐裏、貨車上、倉庫中,冷鏈物流飄到全國各地消費者餐桌上。

    近年來,廣東荔枝產業全產業鏈發展勢頭,種植技術、管理模式創新,加工、文旅融合發展,讓這一“土特產”煥發出新活力。

    作為廣東荔枝產區,上千年歷史傳承中,珠海鬥門孕育了御金球等名優荔枝品種。

2021年,鬥門荔枝註冊國家地理標誌證商標,與“增城掛”“會陳皮”“湛江雞”“慈橙”“梅縣金柚”等同列入“國家級”產品。

    鬥門荔枝於宋朝,歲月流逝中拓展,鼎盛於當下。

今年1月1日起,珠海首個地理標誌證商標“鬥門荔枝”地方標準正式落地實施,標準化種植和管理提供了技術。

    持續擦亮“鬥門荔枝”這張獨特名片,今年“鬥門荔枝文化嘉年華”將推出“尋找鬥門荔枝古樹”“尋找荔枝代言人”“坐着專車去採荔”活動,加大推介力度,吸引人們古荔林中穿行,感受荔枝文化。

    6月嶺南,是荔枝專屬季節。

“日啖荔枝三百顆,辭長作嶺南人”,時節推進,妃子笑、白糖罌等早熟品種賞味期縱即逝,糯米餈、桂味,輪番上市。

    珠海鬥門,有一個當地人珍藏着小眾單品——御金球。

傳説,御金球果皮鮮紅色,便是古時皇妃胭脂色,因而曾名“胭脂紅”。

作為鬥門“無分號”獨門品種,御金球只要臨近上市,會引來粉絲追捧。
百年荔枝

    走進鬥門鎮龍頭山果園,綠色原野之上,見一串串紅綠相間荔枝掛滿樹梢,果香四溢,有三兩遊客提籃穿梭於荔枝林間,採摘荔枝,欣賞景色、打卡拍照。

    “我們果園雖然只有130多畝,但品種多樣,相鄰兩棵果樹產出的荔枝口感大不相同。

”龍頭山果園經營者林峯河説,“鬥門特有品種御金球到引進新品種觀音綠、仙進奉,果園有種植。

”    “御金球是鬥門特有荔枝品種,是鬥門名優荔枝中代表性品種,該品種外表懷枝相近,圓球形,果皮鮮紅,微帶金黃色,是皮核,肉質滑,汁飽。

”林峯河説。

如今,鬥門境內,仍保留着多個古荔枝園。

百年荔枝 Play

延伸閱讀…

搶救百年荔枝森林| Taichung

東莞水鄉也有百年荔枝樹

    “我們採用套袋技術進行種植,荔枝套上紙袋,於穿上‘外衣’,可以防風防雨防黴防蟲,讓荔枝品質能有多保障。

”果農陳翠餘説,雖然花費人力、物力成本高,但這樣種出來荔枝果、色豔、味。

    盛夏時節,從“翠田園”生態農場向西眺望,豔陽穿透雲層,撒向原野,照耀這片山水田園之上,向陽地貌和山環水繞中滋養荔枝鮮紅靚豔,望去賞心。

    “園內一共種有2000棵荔枝樹,涵蓋10個品種,雖然妃子笑只有200多棵,但今年產量能達到7000到8000斤。

”這幾天,陳翠餘微信每天會收到預購訂單,“有熟客,有來自港澳新朋友,每天銷量超過1000斤。

”    “目前,鬥門區共有荔枝面積2.1萬畝,於今年荔枝花期遇上低温陰雨,部分荔枝開花打了‘時間差’。
百年荔枝

”鬥門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推廣總站高級農藝師黃泳姿表示,品種荔枝掛果率有,其中糯米餈、桂味掛果率六成,御金球、槐枝掛果率七成。

預計今年產量去年持平,總產量預計有3500噸左右。

    古樹新果,歷史傳承。

珠海鬥門,每年夏天新生荔枝藴含着亙通今文化印記。

    鬥門荔枝種植,可追溯到宋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如今,鬥門境內,仍保留着多個古荔枝園。

延伸閱讀…

下坪百年老荔枝樹

圓林仔2棵逾百年樹齡荔枝王結實累累繁衍後代遍全台

許多珠海人童年回憶裏,槐枝(稱“懷枝”)荔枝是必不可少盛夏佳果。

    鬥門鎮小濠衝村,大王廟山片區留存着老樹槐枝林,其面積700畝,果樹數量達4000餘株。

“這裏土膏野沃,地裏夾着一層泥土,且大部分果樹山坡下生,有山水滋潤,即使遭遇旱年影響果樹生長。

”小濠衝村黨委委員鄺傑良介紹。

    小濠衝村古老那一棵荔枝樹,這片老樹林裏。

田巖村自然村,藏匿着一棵樹齡超200年荔枝古樹,其品種香荔,依舊枝葉。

    跨越時間長河,古樹見證歷史變遷,無數風雨,仍挺拔屹立。

“如果打理,產量能達到1000斤以上。

”小濠衝村村民鄺洪輝説。

    小濠衝村南,乾務鎮虎山村留存着39株古荔枝樹羣,基本有着百年歷史,國家三級保護古樹。

其中,有一棵槐枝得,樹形團團如帷蓋,樹根盤卧有力,估測樹齡達160年。

    “老槐枝掛,但果肉剔透,味道。

”管養了這片荔枝林30年虎山村村民黃説,時節時候,一棵樹能結果兩三百斤,今年受到雨水影響,產量會有所減少。

    千年來,一代代人摸索、選育、種植,風俗傳承及山海相間地理條件,孕育出品質鬥門荔枝。

矗立嘉義市後莊裏圓林仔荔枝園內兩棵百年荔枝樹,里民們敬稱「荔枝王」,列為老樹保存。

前嘉義市圓林仔生態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同時是這片荔枝王園林主人紀坤良説,父親沒有到圓林仔時,這兩棵百年荔枝王聳立此了。

荔枝王屬於黑葉荔枝樹,結果,深受消費者喜愛。

紀坤父親紀登腦筋動得,壓條法技術來繁殖黑葉荔枝苗,於枝苗銷售數量,現在遍佈於台灣各地黑葉荔枝可以説大部分是荔枝王子孫呢!
字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