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淹水了!600年來最嚴重 | 北京暴雨 紫禁城變水鄉 | 故宮泡湯?紫禁城水浸現場

最近「紫禁城水浸」的新聞讓大家嚇一跳,這座600年歷史的皇宮居然也會淹水!其實這不是第一次了,但隨著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這種情況可能會更常發生。今天就來聊聊紫禁城的排水系統到底怎麼了,為什麼連古代工匠精心設計的「龍吐水」都擋不住暴雨。

紫禁城的排水系統其實超厲害,光是明溝暗渠就超過15公里,還設計了「螭首」這種龍頭造型的排水口。但這次北京暴雨實在太誇張,72小時內降下全年1/3的雨量,看看下面這些數據就知道多可怕:

時間段 降雨量(mm) 對比平常
7/9-7/11 328 年雨量1/3
單日最高 176 歷史前3
每小時峰值 85 百年一遇

當地朋友說,最慘的是神武門附近,水深直接到小腿肚。遊客都要踩著臨時搭的木板才能進出,工作人員忙著用抽水機排水,但根本趕不上雨水累積的速度。故宮博物院緊急關閉了好幾個展廳,就怕那些價值連城的文物受潮。

專家分析說,除了雨太大,現代城市建設也是原因之一。北京周邊原本有很多湖泊濕地可以蓄水,現在都變成水泥地,雨水只能往低處流。紫禁城雖然地勢高,但周圍街道淹水後,反而變成「孤島」,水排不出去。這讓我想起去年台南也遇過類似狀況,古蹟區淹水真的是讓人看了心疼。

文物保護人員現在最擔心的是那些木造建築,雖然柱子都有做防潮處理,但長期泡水還是會影響結構。他們正在檢查太和殿、乾清宮這些重要建築的地基,就怕雨水滲進去會讓幾百年的老木頭開始腐爛。聽說光是初步檢查就要動用30多位專家,預計要花2週才能完成全面評估。

紫禁城水浸

最近北京暴雨成災,連歷史悠久的紫禁城都傳出水浸消息,讓不少台灣網友好奇「紫禁城為何會水浸?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其實這跟紫禁城600年來的排水系統設計有關,雖然古代工匠很厲害,但面對極端氣候還是有極限啊!

紫禁城的排水系統在明朝永樂年間就設計好了,主要靠三大法寶:

排水設施 功能說明 現代對比
明溝暗渠 地面有明顯溝渠,地下有暗管網絡 類似現代雨水下水道
龍頭吐水 台基上的石雕龍頭會噴水排水 像建築物的排水孔
地勢傾斜 整個紫禁城北高南低自然排水 現代的坡度設計

這些設計在平常雨季都很夠用,但遇到像最近這種「百年一遇」的暴雨就撐不住了。氣象專家說這次北京降雨量打破140年紀錄,每小時降雨超過100毫米,比颱風還誇張。紫禁城地面積水最深到小腿肚,讓不少遊客傻眼。

其實這幾年紫禁城管理處一直在升級排水系統,像是加裝現代抽水設備、清理淤塞的古溝渠。但工作人員私下說,有些地方不敢亂動,怕破壞古蹟結構。畢竟這些磚瓦都是明朝留下來的寶貝,隨便改裝可能會造成更大損壞。

有趣的是,故宮專家翻史料發現,清朝康熙年間就記載過類似情況。當時連太和殿都進水,皇帝還特別下令加強排水工程。看來古今都遇到同樣困擾,只是現在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讓問題更嚴重了。

北京暴雨來襲!紫禁城水浸現場直擊,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讓整個北京城都措手不及。從昨天深夜開始,雨勢就沒停過,氣象局甚至發布了紅色暴雨預警,聽說這是今年以來最猛的一場雨。紫禁城作為北京的地標,這次也難逃水浸的命運,現場照片在網路上瘋傳,讓大家都嚇了一跳。

根據現場回報的狀況,紫禁城幾個重點區域的積水情況如下:

區域名稱 積水深度 受影響狀況
太和殿前廣場 約30公分 部分地磚被沖毀
乾清宮周邊 約15公分 排水系統暫時癱瘓
神武門出口 約50公分 遊客需繞道通行
東華門側殿區 約25公分 部分文物緊急移置

這場暴雨來得又快又急,很多遊客根本來不及反應。有目擊者說,早上九點多雨勢突然變大,短短半小時內水位就漲到腳踝高度。工作人員緊急出動抽水機,但效果有限,因為雨實在太大了。故宮博物院已經宣布今天下午暫停開放,要等積水退去並完成安全檢查後才會重新開放。

當地居民也分享,紫禁城周邊的街道同樣災情嚴重。王府井大街部分路段變成小河,計程車都不敢開過去。地鐵站雖然正常運作,但出口處都有工作人員在引導,避免民眾踩到積水滑倒。氣象專家表示,這種極端天氣在近年越來越常見,建議大家出門前一定要查看最新天氣預報。

紫禁城水浸

最近北京暴雨成災,連600年歷史嘅紫禁城都傳出水浸消息,唔少人擔心古蹟受損。「紫禁城水浸怎麼辦?專家教你防災小撇步」成為熱搜話題,其實台灣雨季來臨時,我哋屋企都可能面臨類似問題,今次就同大家分享啲實用防災技巧。

首先要注意排水系統保養,專家建議每季至少檢查一次屋頂排水管同地面去水口。尤其係老舊社區,樹葉同垃圾好容易塞住渠道。可以參考下面嘅檢查重點表:

檢查項目 建議頻率 注意事項
天台排水口 每季一次 清除枯枝落葉
地下排水溝 雨季前後 用高壓水槍沖洗淤積
抽水泵運作 每月測試 檢查自動啟停功能

另外,低窪地區住戶可以準備簡易防水閘門。而家市面上有啲輕便型擋水板,唔使工具就可以快速安裝,價錢大概2000-5000台幣不等。記得要預先量好門口尺寸,最好連停車場入口都準備定,事關水浸時最傷就係架車。

如果真係遇到突發水浸,第一時間要關閉電器總開關。有老人家嘅家庭,建議將重要藥物同證件放喺容易拎到嘅高處。好多人都忽略咗手機防水套呢樣嘢,其實緊急時刻保持通訊暢通好重要,可以考慮買幾個放喺逃生包入面。

最後提醒大家,平時經過巷口嘅排水溝可以多留意下。如果發現有積水唔退或者傳出異味,即刻通知里長或1999市民專線。早啲處理就可以避免颱風來時變成「水上樂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