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舒適安全的居家及工作環境是許多人的夢想。很多建築物為滿足安適愜意的需求,使用耗能的設備或裝潢,增加了環境的負擔。
然而,建造良好的室內環境與節能綠化只能二選一嗎?其實打造理想綠建築,遠比您我想像的簡單!對台灣人來説,身處於亞熱帶炎熱潮濕的海島,夏季如果不藉由冷氣降温、依靠除濕機保持乾燥,實在度日如年!許多如您一般愛護環境的人,更身陷想要少開冷氣節能減碳,但又難以忍受炙熱高温的兩難中。


於是,打造綠能環境,甚至為居家引進「綠建築」的概念,顯得越來越重要了。「綠建築」,也就是消耗最少地球能源及資源,製造最少廢棄物,具有生態、節能、健康特性的建築物,換言之,不論是住家或商用大樓,只要身處其中健康舒適。
綠建築心得:「打造綠建築,創造舒適環境並保護地球,就是將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最佳方式。透過節能、資源回收和環保設計,我們可以同時滿足環境保護和舒適需求。因此,將綠建築理念融入生活,不僅對個人健康有益,還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個更美好的地球。」
打造綠能環境的案例
新加坡的綠建築典範
在新加坡,能源和水資源的短缺促使城市規劃著重於提高建築能源效率和減少污染排放。新加坡最著名的綠建築之一是「皮克林賓樂雅酒店」,它在客房之間設有充滿熱帶植物和棕櫚樹的巨大空中花園,展現了「垂直綠化」的概念,即使在新加坡全年潮濕炎熱的氣候中,也能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此外,酒店使用太陽能供電系統,並有雨水收集器節約用水。這些措施節省的能源,足以供應 680 個新加坡家庭一年的電力。
歐萊德台灣總部的綠色辦公空間
在台灣,髮膚保養品公司歐萊德在 2012 年打造了綠建築總部,融合了風力發電、太陽能板以及生態池與空中花園,種植了多達 60 棵大樹和上萬株植物,並與青蛙、鳥類等野生動物共存。辦公室設計了「節能空氣交換系統」,可自動更換新鮮空氣,並有大面積的落地玻璃窗,每張工作桌設有獨立電源管理系統,以節省用電並減少能源浪費。
綠建築的定義與特色
「綠建築」是指在建造過程中耗能最少、資源使用最節約、廢棄物最少,且不對環境造成污染,具有生態、節能、健康特性,同時在居住或使用時能夠保持舒適和環境永續性的建築物。符合條件的建物通常具有良好的採光、通風、節能、省水、減碳和綠化的特點。
結語
這些海內外的綠建築案例展示了一種可能:即使在有限的資源和空間內,也能夠創造出既環保又舒適的居住和工作環境。透過創新設計和技術應用,我們可以實現節能減碳的目標,同時享受到舒適的居住體驗。
綠建築心得
綠建築心得是現代建築設計中一項重要的指標,追求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的訴求。綠建築心得意味著我們要將環境友好和節能減排的原則融入建築物的設計和施工中,以降低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些我對綠建築心得的體驗和觀察。
總結而言,綠建築心得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涵蓋了節能減排、室內環境品質、水資源管理和可持續營運等多個方面。在設計和建造建築物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始終以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將綠建築心得融入每個細節和決策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造出更環保、節能且宜居的建築空間。
延伸閲讀…
綠建築文化之旅心得報告
輕鬆打造綠建築課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