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盤座】羅盤座之謎:揭開星座隱藏的秘密

【羅盤座】羅盤座之謎:揭開星座隱藏的秘密

羅盤座:南天暗淡小星座

羅盤座,一個位於南天的黯淡星座,由法國天文學家尼古拉斯·路易·拉卡伊於 18 世紀劃分,屬於 88 個現代星座之一。最初被稱為「Pyxis」,是拉丁語「Pyxis Nautica」的簡稱,意為指南針,與代表圓規的「圓規座」相呼應。銀河平面穿過羅盤座,星座中最亮的恆星分別為天狗五、天狗四和天狗六,且近似排列成一條直線。其中,3.68 視星等的「天狗五」為羅盤座最亮的恆星,距離地球約 880 光年,光度約為太陽的 2.2 萬倍。

構成與背景

羅盤座 Play

羅盤座附近有許多與航海相關的星座,包括代表伊阿宋和阿爾戈英雄船隻的南船座,後來南船座被細分為船底座、船尾座和船帆座。在 19 世紀,約翰·赫歇爾曾提議將羅盤座更名為「船桅座」,但未獲採用。

標誌性恆星

羅盤座

距離「天狗五」東北方約四度的「羅盤座 T」是一顆反覆爆發的新星,每隔十餘年至數十年就會增亮至七等星。三個恆星系已確認擁有系外行星。「羅盤座球狀星團」位於銀暈中,距離地球約 13 萬光年,估計從大麥哲倫星系中逃逸而出。

中國古代觀測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將「天狗五」、「天狗四」和「天狗六」與鄰近唧筒座的恆星組成星官「天廟」,代表紀念皇帝先祖的天上宮殿。

命名與分類

法國天文學家尼古拉斯·路易·拉卡伊在好望角停留兩年,觀察並分類南天恆星,於 1752 年劃分羅盤座並取名為「la Boussole」。他劃分了 14 個南天星座,其中 13 個以啟蒙時代的科學儀器命名。1763 年,拉卡伊將星座名稱拉丁化為「Pixis Nautica」。

觀測特徵

羅盤座覆蓋著 220.8 平方度的夜空,佔總面積的 0.535%,在 88 個現代星座中排名第 65 名。其北緯 52 度以南才能完整觀察,在南半球每年的二到三月最為清晰。星座北臨長蛇座、西緊鄰船尾座、南面延伸至船帆座,東側則毗鄰唧筒座。1922 年,國際天文聯會將「Pyx」確定為羅盤座的縮寫代號。比利時天文學家尤金·德爾波特於 1930 年正式劃定星座邊界,羅盤座呈八條邊的多邊形。

星座恆星

拉卡伊使用拜耳命名法為羅盤座恆星分配希臘字母,跳過「ι」和「κ」。羅盤座的恆星亮度普遍較低,最亮的恆星分別為「天狗五」、「天狗四」和「天狗六」,星座內共有 41 顆亮度不低於 6.5 視星等的恆星。其中,3.68 視星等的「天狗五」為羅盤座最亮的恆星,距離地球約 880 光年,屬於藍白巨星。宇宙塵埃讓它的亮度下降了約三成,否則其亮度應為 3.31 視星等。

羅盤座:神秘的「指南針」星座

羅盤座是一個著名的星座,因其包含北斗七星而聞名。它是北半球秋季夜空最著名的星座之一,也是古人用來辨識方向的指引星座。

羅盤座的神話和傳説

羅盤座與神話中著名的獵人俄裏翁有關。據説俄裏翁在狩獵時遭到毒蠍的攻擊,宙斯為了紀念他,將他升上天空成為星座。而羅盤座則代表俄裏翁將用來追捕蠍子的棍子。

羅盤座的亮星

羅盤座中最亮的星星是北極星(Polaris),它是地球北極軸的延長線上的星星,也是夜空中最強烈的恆星之一。北極星被稱為「不移動之星」,因為它幾乎固定在天空的同一點,在古代被用於導航。

除此之外,羅盤座還有其他一些顯著的亮星,包括:

星名 視星等
杜伯 (Dubhe) 1.79
美樂斯 (Merak) 2.34
芙卡 (Phecda) 2.42
米札 (Mizar) 2.23
阿爾科爾 (Alcor) 3.99

米札和阿爾科爾是一對雙星,用肉眼可以看到兩顆獨立的星星。阿爾科爾是親眼辨識視力好的標誌,世紀以來被作為眼睛的檢測標準。

羅盤座的深空天體

羅盤座也是觀測深空天體的好地方。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對象:

總結

羅盤座是一個令人著迷的星座,擁有重要的歷史和神話意義。它的眾多亮星和深空天體使其成為夜空觀測的理想目標。無論是作為恆星導航的指南,還是令人驚嘆的天體奇觀,羅盤座都繼續激發著天文學家和天文學愛好者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