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子之名的由來
[民間對「耗子」的認知,大多侷限於「耗子即老鼠」或「部分地區將老鼠稱之為『耗子』」,其背後緣由鮮為人知。事實上,將老鼠稱為耗子,源於一段歷史典故。][五代時期(公元 907-960),軍閥割據、戰火紛飛,統治者窮奢極欲,加重百姓賦税,並賦予諸多奇特名目。據《舊五代史·食貨志》記載,除了正税外,還有附加税,包括食用鹽徵收鹽税、釀酒徵收酗税、養蠶徵收蠶税等。不僅如此,附加税之外還有附加,名為「雀鼠耗」。官府規定:繳納糧食一石,需加損耗兩鬥。即使麻、皮等雀鼠不食之物,也須徵收「雀鼠耗」,每繳納白銀十兩加耗半兩。][到了後漢隱帝時期,「雀鼠耗」由每繳糧一石加耗兩鬥,增至四鬥,百姓苦不堪言,卻不敢公開抱怨皇帝,遂將怒氣宣洩於老鼠,咒罵老鼠為「耗子」。此一説法沿用至今。][《梁書·張率傳》記載,南朝齊·梁文學家張率素性寬厚,曾派遣家僮運送三千石米回家,抵達後計量發現竟少了大半!張率詢問家僮少米緣由,家僮答道:「雀鼠耗也。」張率聞言大笑:「雀鼠之能,竟爾驚人!」][參考表格:


| 耗子之名的由來 |
|—|—|
| 五代時期,統治者加重賦税,並徵收奇特名目的「雀鼠耗」,即繳納糧食需加損耗兩鬥,麻皮等物也須加耗。 |
| 後漢隱帝時,雀鼠耗增至每石加耗四鬥,百姓感憤交加,將怨氣轉嫁於老鼠,咒罵老鼠為「耗子」。 |
| 文學家張率曾運送三千石米回家,抵達後發現少了一大半,詢問家僮得知是「雀鼠耗」,不禁莞爾。 |
耗子:關於鼠類的認識與防治
耗子,又稱老鼠,是哺乳綱中鼠類的泛稱。這些小動物體型輕巧、繁殖力強,廣泛分佈於全球各地。雖然耗子可能對人類的健康、經濟和環境構成威脅,但它們也具備了獨特的特徵和生態價值。
耗子的分類與特徵
耗子屬於嚙齒目、鼠科家族。常見的耗子種類包括:
類型 | 特徵 |
---|---|
褐家鼠 | 體型較大,灰褐色毛髮,尾巴長於身體 |
黑家鼠 | 體型較小,黑色毛髮,尾巴短於身體 |
田鼠 | 體型更小,黃棕色毛髮,尾巴短 |
旅鼠 | 白色毛髮,在高緯度地區成羣遷徙 |
倉鼠 | 體短耳圓,常飼養為寵物 |
耗子的習性與危害
耗子具有以下習性:
- 雜食性:耗子進食範圍廣,包括穀物、種子、果實、昆蟲和廚餘。
- 繁殖力強:耗子在一年四季都能繁殖,每次可產下8-12隻幼子。
- 隱蔽性:耗子善於隱藏,常棲息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
- 啃咬破壞:耗子的門齒會不斷生長,需要通過啃咬物品磨耗。這可能會對建築物、傢俱和電線造成破壞。
耗子對人類的主要危害包括:
- 疾病傳播:耗子身上攜帶各種病原體,例如漢他病毒、沙門氏菌和蜱蟲。
- 農作物損失:耗子會啃食農作物和儲糧,造成經濟損失。
- 建築物損壞:耗子會咬斷電線、汙染水源,破壞房屋結構。
防治耗子的方法
防治耗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 環境控制:消除耗子藏身和覓食的地方,例如封堵洞穴、清理廚餘和垃圾。
- 物理防治:使用捕鼠籠、超音波驅鼠器等物理手段驅趕或捕殺耗子。
- 化學防治:使用滅鼠藥等化學藥劑殺滅耗子。
- 生物防治:飼養貓咪或蛇類等天敵來控制耗子數量。
耗子的生態價值
儘管耗子可以給人類帶來危害,它們也具有一些生態價值:
- 食物鏈:耗子是許多捕食動物的食物來源,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分解者:耗子會啃咬有機物,促進自然分解過程。
- 實驗動物:耗子因其繁殖力強、遺傳穩定,廣泛用於醫學和生物學研究。
結語
耗子是自然界中常見的動物,具有複雜的習性和對人類產生多方面的影響。透過瞭解耗子的特徵、危害和防治方法,我們可以採取適當的措施,既保障人類健康和財產安全,又維護生態平衡。
延伸閲讀…
耗子_百度百科
中國人為什麼稱“老鼠”為“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