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是個老煙槍,大約2年前發現臉頰靠近耳朵下方出現像痘痘大小凸起物,被稱為’耳垂下長痘痘’。由於不痛不癢,未予以留意。不料最近情況變得更糟,甚至出現疼痛。經過檢查,才得知這其實是「腮腺腫瘤」。為了避免臉部留下疤痕,劉先生接受了醫院提供的經皮超音波導引消融治療。6個月後,腫瘤體積大幅縮小,病情得到了控制。
腮腺腫瘤治療新選擇:經皮超音波導引消融
劉先生的腮腺腫瘤治療經驗
劉先生是一位長年吸煙的人士,約在兩年前發現臉頰靠近耳朵下方有一個像痘痘大小的凸起物,由於沒有疼痛或癢感,因此並未留意。然而,最近這個凸起物開始增大,並伴隨疼痛感,經檢查後發現是「腮腺腫瘤」。由於不希望在臉部留下疤痕,經友人介紹,劉先生前往醫院接受經皮超音波導引消融治療。經過六個月的治療,腫瘤體積成功縮小了八成,劉先生對手術結果表示滿意。醫師同時提醒他需要戒煙,以預防腫瘤的復發。


腮腺的生理結構與功能
腮腺又稱為耳下腺,是人體中最大的唾液腺,負責將大量的唾液分泌到口腔中。當腮腺受到病毒感染時,會引起腮腺炎,導致腫脹和痠痛。雖然腮腺可能長出腫瘤,但初期通常沒有症狀也不會疼痛。當腮腺腫瘤變大時,會壓迫周圍的顏面神經,從而導致疼痛感。腮腺的生理構造被顏面神經分為深葉和淺葉兩部分,而顏面神經則有五個分支,分別控制額頭、眼部、臉頰、嘴角以及下巴的肌肉運動。由於腮腺包含顏面神經,因此手術時風險和難度都較高。
腮腺腫瘤的類型與特徵
腮腺腫瘤中,約有80%是良性,而惡性腫瘤佔20%。儘管大多數腮腺腫瘤都是良性的,但良性腫瘤可能影響顏面美觀。此外,部分腮腺腫瘤屬於混合瘤,有7%的機率會轉變為惡性混合瘤。其他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黏液類上皮癌、腺樣囊狀癌以及腺細胞癌等。當腮腺腫瘤變惡性時,通常會有三個表現特徵:首先,腫瘤會變大且按壓時無法移動;其次,腫瘤周圍的皮膚可能會潰爛;最後,患者可能會出現顏面神經麻痺和疼痛。腮腺腫瘤過大時,手術難度會增加,顏面神經受傷風險也會提高,可能導致嘴角無力流口水或眼睛無法閉合等後遺症。
腮腺手術的挑戰與新療法
腮腺手術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顏面神經從腦幹穿過腮腺,並分支到臉部肌肉。手術中分離顏面神經的過程可能會導致顏面神經麻痺,進而引發一側嘴角歪斜或眼睛無法閉合等後遺症,發生率約為5%至30%。腮腺腫瘤中最常見的是多形性腺瘤(混合瘤),這類腫瘤雖然大多為良性,但研究顯示,若不及時治療,約在15年後有較高機率轉變為惡性腫瘤。第二常見的是華生氏腫瘤,這類腫瘤惡變機率極低,通常不需要擔心遠端轉移或深層侵犯的問題,因此可以採用新式的腫瘤消融技術進行治療。
耳垂下長痘痘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許多人都會遇到這個困擾。耳垂下長痘痘通常是由於毛囊被堵塞而引起的,因此需要注意清潔和護理耳部肌膚。
耳垂下長痘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過度的油脂分泌、細菌感染、生活壓力等等。為了避免耳垂下長痘痘,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清潔耳部肌膚
使用温和的潔面產品清潔耳部肌膚,定期減少毛孔堵塞的風險。同時避免用手指觸碰耳朵,以免將細菌傳染到耳部。
2. 適當控制油脂分泌
適度地控制油脂分泌,可以通過飲食調整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來實現。注意選擇低油脂、低糖分的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
3. 注意飲食均衡
飲食均衡對於皮膚的健康非常重要。多攝取富含維生素A、C和E的食物,這些營養素有助於改善皮膚狀況並預防痘痘的出現。
4. 適當使用護膚品
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護膚品,對於保持皮膚的健康非常重要。適當的保濕和清潔可以幫助預防痘痘的形成。
5. 放鬆心情
壓力是造成痘痘的一個常見原因,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放鬆身心對於皮膚的健康非常有益。
經過上述的措施,我們可以有效地預防耳垂下痘痘的出現,保持耳部皮膚的健康。記住,耳垂下長痘痘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適當地護理,恢復健康的皮膚不會太難。
延伸閲讀…
耳垂下長痘可能的三種原因 – 健康百科
耳垂裏突然長的硬包是什麼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