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學名:Lagenaria siceraria),稱壺蘆、蒲、蒲瓜、瓠子、匏仔、瓢簞、瓠瓜、匏、蒲子、長瓜、蒲仔、夜開花、葫蘆蒲[1],是屬於葫蘆科葫蘆屬一種植物,它是爬藤植物,其稱為葫蘆。
葫蘆一年生攀緣草本,具有軟毛,卷鬚分枝;卵圓形葉子互生;夏秋開白色花,雌雄同株。
新鮮葫蘆皮嫩綠,果肉白色。


果子可以10釐米一米,可達一千克。
葫蘆喜歡温暖、避風環境,種植時需要空間。
幼苗怕凍。
新鮮葫蘆皮嫩綠,果肉白色。
葫蘆可以未成熟時候收割作為蔬菜食用。
世界各地出產葫蘆地方葫蘆作為食品使用。
中國烹飪中,葫蘆可以做湯或者炒菜。
木質化葫蘆可以用來承水、承酒、作水杯、水壺使用。


延伸閱讀…
中美洲葫蘆子其它香料一起做飲料添加劑。
此外葫蘆藤和葉可以食用。
所有出產葫蘆地區葫蘆當作容器使用。
木質化葫蘆可以用來承水、承酒、作水杯、水壺使用。
延伸閱讀…
其剖開後稱「巹」,傳統習俗新婚夫婦成禮一巹獻酒,故而結婚又名「合巹」[8]。
道教認為葫蘆可以凝聚氣,因此使用葫蘆裝丹。
道教中葫蘆超出了容器,而有法器作用。
《神農本草經》認為葫蘆有利尿消腫作用,《傷寒類要》認為葫蘆可以醫治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