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公寓優點:
1.公設,10%以內。
可用面積於大樓及華廈來得。
2.不用繳管理費,每個月可以省下幾千元支出。
3.户數,公寓住户,頂多8-10户左鄰右舍掌握,像大樓户數那麼多。
4.土地持分高,遇到,價格有機會。
買公寓缺點:
1.屋齡,如果購買話,需要準備一筆修繕費用。
2.需要爬樓梯,如果家裡有老人家話,爬上爬下會。
3.有電梯上下出入,家有老人家話,。


4.停車不便,於公寓大多數沒有規劃停車場,所以停車會,需要另外租車位,會麻煩。
大樓定義大樓超過10層樓並擁有電梯集合住宅,大部分配有中庭花園、地下停車場、警衞管理室、健身房、游泳池多樣公共設施。
買大樓優點:
1.屋齡外觀現代化,較不用花錢裝潢。
2.有電梯上下出入,家有老人家話,較。
3.有保全管理較安全,而且有公共垃圾集合區,不用追趕垃圾車。
4.停車位地下室,停車
5.視野,如果住樓層話,會擁有視野。
買大樓缺點:
1.公設比高,室內空間會,現在大樓公設20-40,如果不到大樓公設話,於是浪費一筆錢,買到不到公設。
2.需繳管理費,每個月會多出一筆支出,每棟大樓管理費一,每坪管理費大約介於50-250元。
3.户數,於大樓户數多,如果管委會不夠而有力,很會缺乏管理。
4.土地持分,於大樓樓層,所以每一户分到土地持分。
華廈定義華廈10層樓以下並擁有電梯集合住宅,華廈配備樓,會減少許多,屋齡介於公寓和大樓之間。
大部分華廈會有許多公共設施,所以公設大多介於13-25%,但基本地下停車場應該會有。
買華廈優點:
1.屋齡公寓,較不用花錢裝潢。
2.公設會,大多介於13-25%,如果不到大樓公設,可以公設錢省下來。
3.有電梯上下出入,家有老人家話,。
4.管理費,於華廈沒有游泳池、健身房花錢公設,所以管理費廈許多。
5.停車位地下室,停車。
買華廈缺點:
1.公共設施短少,大部分華廈會有多公共設施,會有游泳池、健身房。
2.户數管理基金不夠,大部分華廈於户數,所以管理基金大樓相比會短少許多,如果遇到公共設施需要維護修理時,住户需另外提列一筆修繕費。
3.停車位大多機械升降出入口,如果停車技術一點話,很刮傷車子。
4.基地面積且多位於巷道內,出入較。
5.屋齡,華廈屋齡,大多15年以上,外觀比起現在大樓,。
在外租屋講求生活品質和機能,社區大樓擁有專人管理、垃圾/包裹代收,是附加設施如停車位、健身房、交誼廳配備,可享受居住品質。
要選擇公寓還是大樓,是令租屋族選項,光是建物可以分為公寓、大樓、華廈以及透天等型態,都市中公寓和大樓,兩者各有點,今天租租帶大家來瞭解各式各樣建物型態,讓您搜尋房源時能進入重點!總樓層6樓以下,沒有配備電梯(有少數後來加裝者),沒有管理員,因此租金。
雙北租屋類型此類型態,是許多小資租屋族選擇!12層樓以上,依法設置電梯,會聘請警衞或管理員,安全性和環境,但每個月支付額外管理費,租金。
新建案屬於此類型,有「捷運共構大樓」型態,交通超!樓層介於7-11樓之間,有電梯和車位,型態上接近大樓但公設比例,不過近年建商興建此類住宅比例減少,想找到新建華廈變得囉!樓層介於6樓以下,一所有權人,屬於獨棟獨户類型,多半會附有院子和車位,但市中心難見到。
實際看房時,不妨多觀察以下這5點,可以分為外部和內部因素。
1.每層户數及電梯數量:一層樓户數若多,素質掌控,影響居住生活品質。
而且整棟樓擁有電梯比例是觀察重點!來説1:3,一層若有三户,需要一台電梯,以免上下班出門要耗費時間電梯,如果有分客梯和貨梯理想囉!2.管理費如何計算:許多社區、大樓管理費是「坪數」來計費,一坪/50元150元,有時户數和設施,就算坪數有可能繳交管理費!簽約前房東確認,管理費該誰繳交,以及是否涵蓋每月租金內。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其實管理費是區分所有權人(屋主、房東)來繳交,但房東可透過租定管理費由租客繳交。
舉例來説,若是基地100坪,房屋投影面積有40坪,則建蔽率40%。


延伸閱讀…
4.房屋格局:如果租整層住家式房子,需確認實際坪數和格局,有標榜三房格局,其2+1房或是1+2房。
或是內文寫附有廚房,實際是外推陽台加裝卡式爐,為避免糾紛,若有任何對房源問,要現場一一。
5.室內採光通風、棟距:有些房子是屬於「邊間房」,因為位於建物最外側,擁有三面採光、通風、格局方正優點。
但需注意房子之間距離,如果棟距太接近,是否會遮擋住日照和視野,能聽到隔壁棟住户聲音?
租屋安全守,10招讓你住安心安全
人買房子前第一個問題,我該如何選?現今市面上房子可以分為三類,是公寓、華廈、電梯大樓。
人於華廈第一印象是公設、有電梯,但為什麼電梯大樓街是,華廈這一類房子看到了呢?上述大家所熟知關鍵點之外,華廈、公寓、電梯大樓哪?雖然法規無記載,但是可以一些面向來:來説公寓是指七樓以下房屋,大部分屋齡,且沒有電梯,於家中有小孩或是年長者來説,沒有管理員。
但優點是公設,15%,無管理問題需要繳交管理費,房屋總價其他兩項來。
華廈是指七樓~十樓以下具有電梯房屋,有些會附停車位,公設是15~20%。
有些會設有保全或是管理員,有收發包裹之類服務,因此需要繳交管理費。
基本上十樓以上具電梯房屋可以稱為電梯大樓,這類型房屋公設,落25~35%之間,像是花園、大廳,一點可能有游泳池、健身房或是KTV,因此價格會。
但為什麼現在市面上華廈比起大樓常看到呢?明明公設於電梯大樓,公寓相比還享有電梯,原因是什麼?有些華廈附車位多半是機械車位,有時候趕時間要上一段時間才有辦法出門,擔心機器突然掉狀況,平面車位麻煩許多。
而華廈本身有公設空間,雖然,但是像電梯樓會找人來掃,所以公設空間只能依靠住户維持。
因此華廈見,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民眾於華廈購買意願下降。
並非興建華廈會賠錢,但若是可以蓋,建商會想要蓋電梯大樓,但迫於基地大小以及容積率、建蔽率,所以蓋華廈。
建蔽率是指房屋投影面積基地面積比率,若是比率留下空地。
舉例來説,若是基地100坪,房屋投影面積有40坪,則建蔽率40%。
延伸閱讀…
容積率是指基地內建築物樓地板總面積和基地面積比率。
100坪基地上房子有五樓,每一樓樓板面積為50坪,總樓地板面積250坪,容積率250%。
屋房屋總經理葉國華提到,若是未來有考慮要轉售民眾,看華廈這類住宅時,要注意到公設比問題,無論是自住是轉售,買方看時,實際坪數資料上看到相差很多會影響購屋意願。
包含入口大廳、樓梯間、避難設備、電梯間、停車場、機電設備,是公設比一環。
華廈看似見,正反評價兩,但是要找到自己適合房子下手,每個人房屋需求,要每個物件差異。
公設上要多注意,如果買到有很多設施房子,雖然,但要考慮到自己是否會使用,不要花下冤枉錢。
請向元玉喝杯咖啡,林靖宇觀點:4成選票綁架6成民意,是要一起合葬?風評:憂核電延役排擠綠電,環團暴露外行全家霜淇淋買二送二!聯名寶可夢「草莓優格、巨峯葡萄」雙口味登場,最近門市一鍵查詢法律人、不動產經紀人及房仲三重身分,文字告訴你,你搞不懂不動產知識。
您好,我是 House Dozen 好事達人,城市房仲專家,台南家不動產推薦房屋土地不動產銷售顧問 吳志鴻,專營安平區、湖美高級住宅區,舉凡不動產法令税費、房屋土地委託買賣仲介、代尋房屋土地物件、房地產出售免費估價諮詢,有關房屋大小事,找好事達人來幫你。
好事達人具備法律學系養成背景,取得國家考試 不動產經紀人證照,專業度國家級認證。
榮獲台南市不動產經紀人公會評選2016年度 不動產經紀人 菁英獎楷模,實力備受肯定。
很多想買房人遇到問題是,經紀人員口中念念有詞公寓華廈大樓,是講啥碗糕?達人我解釋一下,關於公寓、透天、華廈、大樓這些房屋名詞,推估主要是【建築技術規則】法令內容作區分:【公寓】:指6樓(含)以下建築物,有複數個所有權人,稱為公寓,依法可以設置電梯。
市面上公寓大多沒有裝設電梯,但若加了電梯,可稱電梯公寓。
這類型建築物,於沒有電梯梯廳以及一些附屬公共設施(交誼廳、視聽室、健身房),因此住户公設比持分很少(10%以下)【華廈】:指7樓以上、11樓以下,依法設置電梯建築物,業界稱電梯華廈。
大樓型建物,華廈特色是建築基地面積、居住户數、公設比持分(15%~25%之間)。
【大樓】:指11樓以上,依法設置電梯建築物,稱為大樓(或電梯大樓)。
但有房仲人員,將所有7樓以上建築稱大樓,其實以人習慣用語來講,並沒有太大,主要講要有電梯。
以上所列舉幾項,有複數個以上所有權存在、且供居住使用建築物,學理和法律上統稱為【集合式住宅】。
第一次買華廈樓人會有個疑問,住户每個月要付【管理費】,是繳甚麼錢?答案負擔大樓每個月保全守衞或關管理維護費用。
法律上沒有明訂,集合式住宅要聘請警衞保全,或者住户要不要繳交公共管理費用,這個部分完全社區住户自治。
但大多數現象是,屋齡建築或社區,要繳交管理費,沒有僱請警衞或保全人員,因此出入安全性、公共區域,只能端賴住户自發維持。
住沒有警衞保全、需繳管理費社區,雖然每個月可省下一筆數千元費用,但是住家安全過濾方面會有疑慮,而且公共設施損壞,沒有專人經費進行管理維修,平日會有人代收郵件,這些是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