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xiāo即“艾蒿”。
冷落,沒有生氣樣子:蕭然。
蕭瑟。
蕭索。
蕭颯。
蕭森。
(4)指蕭斧。


蕭疏。
蕭條。
〔蕭蕭〕a.象聲詞,形容馬叫聲或風聲,如“風蕭蕭兮易水寒”;b.頭髮花白樣子,如“華髮蕭蕭遂良,一身萍掛海中央”。
〔蕭牆〕照壁,喻內部,如“禍起蕭蕭”。
姓。
[①][xiāo][《廣韻》蘇彫切,平蕭,心。
]作“肅2”。
“蕭1”字。
(1)蒿類植物一種。
即艾蒿。
(2)蕭條冷落;。
(3)。
(4)指蕭斧。
(5)見“蕭森”。
(6)見“蕭然”。
(7)通“肅”。
參見“蕭牆”、“蕭斧”。
(8)古國名。
春秋時宋附庸,子姓。
今安徽省蕭縣西北。
公元前597年滅於楚。
後宋邑。
(9)姓。
蒿類植物一種,即艾蒿;;形容馬叫聲或風聲。
蕭字取名好不好?蕭字取名常用字,寓意。
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結合八字起名吉祥。
論語 顓臾,而蕭牆之內。


延伸閱讀…
唐韻 蘇彫切 集韻 ,𠀤音簫。
艾蒿。
詩·王風 彼採蕭兮。
疏 今人所謂荻蒿者是。
禮·郊特牲 蕭合黍稷,臭陽達於牆屋。
詩·小雅 蕭蕭馬鳴。
註 聲。
前漢·食貨志 江淮閒,蕭然煩費。
註 蕭然猶騷然,勞動貌。
,寂寥貌。
宋玉·九辨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註 隂令促,急風疾暴。
論語 顓臾,而蕭牆之內。
延伸閱讀…
何晏註 蕭之言肅,牆謂屛。
君臣相見禮,屛而加肅敬。
斧名。
左思·魏都賦 蕭斧戢柯柙刃。
説文註 蕭斧,芟艾斧。
國名。
左傳·文十四年 宋高哀蕭封人。
註 蕭,宋附庸國。
關名。
前漢·武帝紀 北出蕭關。
姓。
潛夫論 蕭氏,殷舊姓。
叶音修。
毛詩·古音考 冽彼下泉,浸彼苞蕭。
葉下週。
屈原·九歌 風颯颯兮木蕭蕭。
葉下憂。
◎ 周禮·地官·甸師 蕭茅註:鄭讀六反,杜子春始讀簫。
《論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