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來(1949年7月3日—[2]),男,山西定襄人,生於北平,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家,中國共產黨前領導人之一。
中共第十六、十七屆中央委員,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2012年9月開除黨籍,次年9月被判無期徒刑。
他是國務院前副總理薄一波次子。
薄熙來歷任大連市市長、中共市委書記、遼寧省省長,2004年進京任商務部部長。
2007年離開北京,擔任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職務。
但受王立軍事件影響,2012年3月15日,薄熙來解除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職務[3],同年4月10日停止中共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委員職務,接受中共中央紀委調查[4],並於同年9月28日開除黨籍、公職並以其涉嫌犯罪問題及犯罪問題線索移送司法機關處理[5]。
同年10月26日,薄熙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職務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罷免。
同日,檢決定薄熙來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
2013年7月25日,濟南市人民檢察院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薄熙來涉嫌受賄、貪污、濫用職權一案提起公訴[6],2013年8月22日法院開庭審理,薄熙認受賄貪污[7],法院一審9月22日判處無期徒刑。
2013年10月8日,中國官媒披露薄熙來不服判決提出上訴,2013年10月25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上訴。
目前北京市秦城監獄服刑。
薄熙來1949年出生於北平市(後改稱北京市),父親薄一波是財政部首任部長[8]。
1956年9月讀於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當時劉少奇(第二任國家主席)女兒劉同班,班主任是關敏卿[8];1962年考入北京市第四中學上初中,1965年考入同校高中[8]。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參與“衞兵”組織“西糾”活動[9],加入過由保守派組織聯動。
後和二姐薄潔瑩父母前往廣州避難。
1967年1月父母後衞兵抓回北京[10]。
1968年1月1972年11月關押北京市立水橋北苑少管所,進“可教育子女學習班”參加勞動[11]。
1972年成為北京市二輕局五金機修廠工人,後於1978年參加高考考進北京大學,於歷史系世界史專業本科學習[12]。
研究生恢復招生後,於1979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12]
198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畢業,獲得國際新聞學碩士學位。
2000年張國光逮捕和撤職後,擔任代省,晉升正部級,2001年正式出任遼寧省省長,並於2002年當選中央委員,直至2004年進京主政商務部。


[12]
1978年,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案平反,薄家重獲政治影響力。
薄一波後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和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推動改革開放發展,人稱“中共八大元老之一”。
薄一波儘管贊成行鬆濟政策,但在政治上很保守,六四事件期間贊同使用武力對付示威者[13]。
事件過後,薄一波確保江澤民接替鄧小平黨領導職位,90年代輔佐江澤民鞏固權力[11]。
薄一波直至2007年去世,是黨內人物,兒子職業生涯塑造帶來影響力[13]。
大學畢業後,薄熙來調到中南海工作,職於中共中央書記處和中央辦公廳研究室,後任中共金縣[注 1]縣委副書記[11]。
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薄熙來表示,他姓帶來了職業生涯障礙。
他表示:“相當長一段時間裏人們我持保留意見”[14]。
薄熙來隨後擔任副書記,後擢升為中共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金州區黨委書記,1990年成為中共市委常委和大連市副市長,1993年成為大連市市長,黨內地位提升[11]。
薄熙來任中共市委常委,大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中共市委副書記。
1992年任市代市長,1993年起任大連市市長,成為正廳級幹部。
1994年,確定副省級城市,時任市長薄熙來級正廳級躍升副部級。
1995年6月選為中共市委副書記,1998年1月連任市長。
薄熙來主政大連期間,大量吸引外資,積極改善環境、市容市貌和基礎建設,致力於傳統計劃經濟工業城市旅遊城市和國際會議及展覽中心轉型,使其執政期間經濟增長速度於東北或膠遼地區其他城市,並使成為了中國北方地區經濟發達城市之一,中國環渤海第一經濟城市,中國東北地區經濟有活力城市,中國大陸宜居城市之一[15]。
期間,他提出“經營城市”“求,但求”口號,意圖促進城市增值並進而吸引外來投資、發展各類產業。
他治下,創建了足球節,美容美髮節,使工業基地基礎上,成為了一座北方國際會展中心,稱為“北方明珠”[16]。
1999年,評為中國首批旅遊城市,時任國家旅遊局局何光偉旅遊定位為“”;到21世紀初,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和國家旅遊局授予中國最佳旅遊城市[17]。
2001年1月17日,薄熙來調離時,市民蜂擁而至其送行,200米路,薄熙來走了1個時[18]。
薄熙來任職大連期間,組建了女騎警隊[19],大筆投資修建星海廣場、人民廣場、奧林匹克廣場項目[20]。
有報道稱,當時大連市市長辦公室裏安裝有一個控制枱,薄熙來可以通過鈕控制全市各處音樂噴泉燈光顏色和曲目[21]。
女騎警項目後來指浪費公款[22]。
星海廣場項目批評是“面子工程”。
薄熙來任職期間,星海廣場、勝利廣場項目實德集團承攬,實德集團董事後來捲入薄熙來案。
[20]薄熙來任上星海廣場修建了雕刻腳印,其中包括薄熙來腳印[20];星海廣場中心修築了19.97米華表,後來成大連市地標。
這座華表雕有九條龍,建成後是中國大陸華表。
歷史上華表象徵着皇帝權威。
薄熙來修築中國大陸華表,當時引起了議論。
[23]薄熙來倒台後,大連市2016年啤酒節結束後8月5日凌晨拆除涼棚時順帶華表拆掉。
[20]
1997年中共十五大期間,家人確保薄熙來晉升中央委員會成員,發動了一場運動。
儘管中國表面上贊成建立裙帶關係,但薄一波兒子野心街知巷聞[24]。
出眾學歷薄熙來擊敗弟弟薄熙成,成為家族代表[24]。
十五大期間擴大薄熙來影響力,薄家開展了一場全國性運動,宣揚薄擔任大連市市長做“成就”。
他們委託作家陳祖峯把薄熙來描繪成是“亨利·基辛格政治家,有着阿爾·戈爾環保意識,獲得民眾戴安娜王妃愛戴。
”雖然有宣傳活動,但薄熙來遼寧代表團沒有席位,後要薄一波幫助他陝西代表團獲得席位,但薄熙來無法晉升。
薄熙來未能晉升的原因表面上於黨內反對裙帶關係。
此外任職期間,薄熙來利用餘下省財政金額沿海城市採購“照顧”引發怨恨。
他認為親屬為了和李鐵映抗衡,他黨內利益鎖住了,這他升遷製造了障礙[24]。
1999年9月薄熙來升任中共遼寧省委常委、市委書記。
2000年,遼寧省省長張國光身陷腐敗醜聞,這薄熙來帶來了升遷機會。
2000年張國光逮捕和撤職後,擔任代省,晉升正部級,2001年正式出任遼寧省省長,並於2002年當選中央委員,直至2004年進京主政商務部。
薄熙來主政遼寧期間是瀋陽市“慕馬案”及其相關案件審理時期,期間一批省市級腐敗官員落馬,而任內處理仰融案時引起爭議。
2004年,薄熙來調離遼寧省,調往北京擔任中國商務部部長。
其任內後時期,中國國務院提出了“振興東北”經濟戰略。
東北地區一度稱為中國“工業化搖籃”。
1980年,是遼寧工業總產值超過廣東省兩倍。
然而,東北地區改革開放浪潮中遺忘,只能看着南部和東部沿海省份發展,經濟程度上依賴於國有企業,停滯不前,失業率和待業職工數量,振興計劃旨在恢復該地區傳統產業,加深韓國和日本貿易關係,鼓勵兩國投資,選拔城市實驗貿易區。
2004年官方媒體報道,遼寧省外國直接投資自2003年振興東北戰略推行以來增長了近一倍。
儘管主政大連和遼寧期間建立了聲譽,是一個政治家,卻無法倖免於腐敗指控[25],是慕馬腐敗案舉報人、遼寧記者姜維平調查報道中揭露出中獲益政治醜聞[26]。
時任中共遼寧省委書記聞世震報曝“開發中國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2004年離開遼寧後舉行宴會慶祝[27]。
2002年11月,薄熙來中共十六大上當選中共中央委員。
年齡、任職領域和背景符合成為2012年掌管大權“第五代領導人”潛在候選人資格,時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習平(習仲勳子)、時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和團派領袖、時任河南省李克強認為是他競爭手,是2012年中共十八後接替胡錦濤中共中央總書記職位主要候選人[11]。
2004年2月,因時任商務部部長呂福源罹患癌症、履職,中共中央決定薄熙來進京出任商務部部長、黨組副書記。
同年5月,呂福源病逝後,薄熙來接任商務部黨組書記一職,開始主持商務部全面工作。
擔任商部長推行限令顯著抬升他國際形象,引起國內外媒體關注。
外表英俊、口齒、處事市政官員擢升為中央政府官員,受到媒體誇耀,這提升了他“政治明星”地位[28]。
政治形象認為背離了北京領導層和保守。
年活力、親近民眾、受到女記者歡迎薄在政治上崛起堪比肯尼迪[29]。
擔任商部長期間限制外商華投資持續增長。
他每天日程主要是接待外國來賓和政要。
擔任部長期間,操着一口流利英語。
美國官員會面時,稱告訴糾結中口譯員不要翻譯了,中國官員聽得懂英語,翻譯浪費時間。
2004年5月和其他幾個部長,陪同温家寶總理出訪歐洲五國;並於2005年5月3日,巴黎工商會舉行“中法中小企業合作洽談會”上,發表了後來傳播“中國最近購買了三十架空中客車飛機,其中五架是空客380,於中國出口紡織品利潤,中國出口八億件襯衫才能抵一架空客380”言論[30],上述言論即便2013年薄熙來涉案入獄後不失影響力[31][32][33]。
同時,美對華貿易政策引發了顯著爭端。
薄熙來保持着希望和解自信態度,出席了華盛頓舉行會談,美國同行進行實質性討論,簽署知識產權、服務業、農產品、食品安全和消費者保護協議[28]。
薄熙來監督部委結構調整,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和外經濟貿易部合併。
試圖給予外國投資者和國內商業機構關注。
他開始應程度上依賴外企零售部門。
他制定計劃保護中國產業國內競爭地區,以防外資企業迅速排擠[34]。
但有報道指當時分管商務國務院副總理吳儀薄熙來交惡,並2007年以“裸退”阻止薄熙來接任其副總理職位。
[35]
2007年10月22日,薄熙來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晉升副國級,躋身黨和國家領導人行列[36],但薄熙來兩名主要競爭手,時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習近時任中共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為胡錦濤和温家寶接班人。
隨後他卸任商務部長,接任中共重慶市委書記。
而薄熙前任、競爭手汪洋調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
當時重慶面臨着空氣污染和水污染、民眾失業、公共衞生條件、三峽壩併發症問題。
有關人士分析,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想趕問題愈演愈烈之前將盟友轉移出重慶[10]。
願意前往重慶,職務滿意。
他反而希望成為副總理[37],但國務院總理温家寶和副總理吳儀讓上任副總理,吳儀自我宣傳反感[38]。
十七一個月後11月30日正式主政重慶,儘管汪洋11月13日騰職位。
儘管有人認為這項調令是為了競爭高位薄放逐到一個離北京而困難重重的崗位,因為雄心勃勃、而反感[10],其他人認為讓政治局主政直轄市是宣傳[39]。
薄熙來主政重慶期間,發動打擊有組織犯罪和腐敗“打黑”戰。
2009年-2011年間,有5700名清掃行動誘捕,包括商人、警察、法官、政府官員和政敵[40][41][42]。
領導下,重慶建立土地交易所,讓鄉村能賺取積分最大化農田[63]。


延伸閱讀…
文強是行動重點對象之一,是賀國強和汪洋以來表現突出市政官員。
文強擔任重慶市公安局副局長達16年,一連串罪名審判和定罪,引人注目審判中被判死刑。
中國觀察員林和立認為,這種大規模鎮壓可能得到包括總書記胡錦濤內中共領導人批准,注重讓重慶成為其他地區榜樣,讓自己從政治領導中獲益[43]。
但是,薄熙來當局行動中拘留個人,有1000人送去勞改[44]。
有律師收到恐嚇和騷擾,有一個律師案件中被判18個月有期徒刑[45]。
逃商人李俊聲稱他成了薄熙來反腐敗行動對象,因為他和政府有過土地糾紛。
綁架後受盡折磨、其產業中價值700萬美元財產沒收後,他放棄了政府要地要求[46][47]。
支持者認為薄熙打黑程度上提升了重慶市治安,但有反對者認為薄熙來藉此機會打倒自己政敵和反對者,鞏固個人權利。
主政重慶期間,推行一系列宣揚毛澤東思想運動,“紅色文化”,提升公眾士氣。
活動要求宣傳傳頌毛主席語錄、唱紅色歌曲、播革命電視節目和歌劇,鼓勵學生參照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運動到農村工作[48]。
運動期間和市文化局發起“紅歌活動”,要求每個區、政府部門、商業企業、教育機構、電台和電視台唱“紅歌”,讚美產黨取得成就。
表示要毛澤東時代馬克思主義的迴歸城市[49][50][51]。
60週年國慶日前夕,全市1300萬手機用户發送“紅色短信”[52]。
新華社報道,短信來毛澤東寶書,包括“世界是我們,做事要大家來”、“世界上怕怕認真二字,而共產黨講認真”[53]。
讓市政管理員建立毛澤東塑像[54],同時底層人物提供社會保障住房[55]。
有學者其稱毛澤東思想中國共產黨民族精神中復甦範例[56]。
紅色文化反應兩極分化。
毛時代文化復興和相伴而行社會福利計劃,受到重慶社會中下收入階層歡迎。
透過強調物質財富,城市變成所謂“社會主義遺產”而受到讚揚[57]。
一些退休幹部受鼓舞,表示希望後代傳播“革命精神”,其他人它作歌頌共產黨國家經濟發展所在貢獻手段[58]。
中國毛澤東主義共產黨因為薄熙來宣揚紅色文化推舉薄熙來選該黨主席。
但有人提出質疑。
批評者聲稱好像讓人覺得文革回憶湧上心頭[57][59]。
批評者譏諷是“小毛澤東”[60]。
儘管宣傳活動贏得了民眾支持,但他領導風格下屬、市委官員、學者、記者和其他專業人士形容為“宣傳家”、“”和“”[38][59]。
《紐約時報》瓦恩寫道,儘管擁有“魅力和智慧”,但這些特質其權力路中生活危機漠不關心弄偏……先生地站了出來,即便體制內缺乏確保人晉升的規則[38]。
”了政府官員任務,要求他們整個星期沒日沒夜工作[59]。
報他深夜叫下屬開會,公開批評和羞辱那些他看不慣下屬,毆打那些沒有遵循他要求下屬[38]。
《每日電訊報》援引一名心理學家話,表示上台後“患症、自焚和自殺官員數量上升……現在官員佔尋求輔導患者數量份額[59]。
”
2009年年底,中國中央電視台電視調查欄目播出薄熙來打黑惡專項行動焦點報道,表達出其無視法律程序關切。
此,利用他關係讓該節目的主持人轉播,導播換到另一節目。
其他公開反對行為遭到報復。
來自北京律師李莊2009年因為打黑目標抗辯而被判處2年6個月有期徒刑(後改為18個月)[38][61]。
布魯金斯學會學者程裏表示,“沒有人信任(薄熙來):很多人害怕他,其中包括一些認為有權力基礎太子黨[38]。
”
重慶模式基石涉及一系列旨在縮短差距、緩解城鄉差距社會政策。
推行“紅色GDP”概念——該經濟模式體現了共產主義主義,並建議如果經濟發展類似於“烤蛋糕”,那麼首要任務應該是平分蛋糕,而不是蛋糕做[62]。
此,該市斥資158億美元興建公寓樓供畢業大學生、農民工和低收入居民居住。
2007年,重慶和成都城市選為減少城鄉差距、城鄉居民一體化項目試點城市。
當下中國户口制度將公民劃分農村户口和城市户口,這種區別不但決定他們居住地,會影響到他們教育機會、醫療福利、税收和財產權利,地他們劃分為“二等公民”。
2007年重慶3200萬居民中有27%持有城市户口,而該項目旨在讓農村居民獲得城市户口,目的不僅於社會,而且能讓政府開發充分利用農村土地。
領導下,重慶建立土地交易所,讓鄉村能賺取積分最大化農田[63]。
延伸閱讀…
社會政策2008年11月引發出租車罷工,8000名出租車司機上街兩天抗議收費、惡性競爭和燃料成本上升。
官方媒體不時指責工人騷亂觸犯煽顛罪[64]。
然而,政府與示威者和市民舉行了一次電視圓桌話,組建工會。
他局面處理讓他贏得內斂和進步的領導者的讚譽[65][66]。
澳大利亞《時代報》報道説,薄熙來拒屈服,其關押受到質疑,因為其它涉及醜聞領導人並沒有關押,因此薄熙可能會失去勢頭。
《每日電訊報》報道披露薄熙來兩次絕食,強制進食。
關押中拒絕剃鬚,鬍子垂胸前。
中國法律界人士分析説,薄熙來案預計“會作為反貪污腐敗案件審理”。
中紀委披露,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鐵道部前部劉志軍違法案件移送司法機關。
法新社週五(1月18日)報道,移送司法機關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聘請兩名律師其辯護。
王立軍薄熙來反映谷開來涉嫌命案,受到其怒斥,並打了耳光, 於文章點出薄熙來有包庇谷開來事實,讓外界於中共如何處置薄熙來感到。
參與薄熙夫人谷開來案件審理一位律師星期日(8月12日)表示,法庭可能月底前谷開來做出宣判。
華盛頓郵報發表了谷開來、張曉軍殺人案庭審現場一位人士法庭觀察,談及法庭上有關此案一些細節描述。
中國官方新華社報道,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妻子谷開來和張曉軍涉嫌殺人罪首日開庭審判結束。
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發表社評,評論審判谷開來涉嫌殺人案時表示“任何人走上被告席普通人”。
審判薄熙來,象徵並非轉折而是性。
習近平上任伊始談反腐和改革,中共會由此邁向嗎?中共政治局十八前夕做出薄熙處理決定,既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中國媒體報道全面否定王立軍治理下重慶治安狀況,並揭示其違規行,規模屬見。
十八召開,但是中共領導層辯論是否原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進行刑事審判。
谷開來一案中暴露出公共權力私有化,公務人員家丁化讓人觸目驚心,一個現代中國政治文化仍有待建設。
薄谷開來、張曉軍涉嫌殺人案審判表明,中共它做成了經濟犯罪無關、薄熙來無關殺人案,既能藉此拿下薄熙來,沒有暴露其權力鬥爭實質,減輕了薄熙來事件對中共政權衝擊。
谷開來涉嫌謀殺一案審判於週四開庭。
中國問題專家張煒説,中國政府會儘量限制此事政治影響力。
谷開來涉嫌殺害英國人海伍德一案,於8月9日安徽正式開庭審理,專家分析外界對量刑眾多揣測。
官方宣佈“薄谷開來”案於近日開審。
此舉無疑表明中南海高層想儘快了結此案,台灣媒體週五顯着篇幅報導谷開來審判案,多家媒體評論説,此案標誌中國並非法治社會。
薄熙來事件發生後,是世界媒體熱點,王立軍,薄熙來,谷開來,到海伍德到瓜瓜,這場政治大戲沒有落幕意思。
英國《衞報》報道説,中國發生王立軍事件以來,華盛頓極力避免事件發表評論或披露內幕。
CNN發表中國問題學者傑弗裏·瓦瑟斯通文章,解讀最近中國政壇發生戲劇性事件。
薄熙來案是中共內部權鬥之一,作為他辯護律師李貴方和王兆峯引起外界關注,介紹兩位律師經歷。
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是中共元老薄一波兒子,薄一波七個孩子中,他排行第四。
和谷開來一道工作過美國律師埃德·伯恩説,谷開來吸引人、富有魅力、,他谷開來受到謀殺案調查感到震驚。
英國《每日電訊報》刊登獨家報道稱,谷開來辯護團隊指出,可能有“第三方”介入海伍德謀殺案。
柬埔寨表示,目前沒有引渡德維萊爾計劃。
中國政府提供任何他犯罪指控證據英《獨立報》報道説,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夫人谷開來“保護財產秘密而殺死英國人”。
《衞報》引述海伍德朋友説,海伍德對谷開來沒有任何讚美辭,像是她有愛慕情。
英國卡梅倫指責英情報主管,沒有海伍德死和中國有權勢高官有牽連提前發出警告。
英國《每日電訊報》稱,英國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要求外交大臣黑格交代海伍德英國政府之間有什麼關係。
星期四(4月12日),《華爾街日報》披露英國商人海伍德生前後幾天情況,並表示,他一些薄熙來家族海外投資有關文件交給自己英國律師作為“保險文件”。
英國《泰晤士報》星期三(4月11日)發表文章説,從去年12月海伍德葬禮到現在,其死亡程度降低。
英國卡梅倫説,他中國調查英國商人尼爾·海伍德重慶酒店死亡事件表示歡迎。
英國政府3月下旬要求中國調查英籍商人海伍德死因,但中國政府無任何反應。
英國報章週五(3月30日)關注薄熙來下台之外,英國油荒是焦點所在。
中國官媒公佈重慶公安局原局王立軍受審消息,報道隻字提導致案發關鍵人物薄熙來。
中國官媒報道稱,重慶原副市長、公安局原局王立軍一案一審庭審結束,宣判。
重慶原副市長、公安局原局王立軍涉嫌徇私枉法和受賄案件,星期二(9月18日)成都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訊。
據香港媒體報道,前重慶副市長王立軍案件週一(8月13日)成都市中級法院秘密開審。
專門關押涉及國家安全政治犯,唯一隸屬中國公安部秦城監獄,關著昔日權傾一時政治要人,包括中共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前重慶公安局王立軍,這些打貪而落馬習近平政敵,遠近馳名秦城監獄,過著什麼樣日子呢?是打擊?政治清算?還是兩者有?中國之外,沒有多人會注意蔣潔敏遭免職這件事。
蔣潔敏原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他面臨指控為「違紀」,而那貪汙中共官方説法。
此事緊接薄熙來審判後,現在,習近平鎖定了獵物:周永康。
周永康任中央政法委員會書紀,他是薄熙盟友,是蔣潔敏導師。
薄熙來深知風險何物。
他位居中國政府高層,要是中國檢方説屬,他無視法律多年,收賂、貪汙濫權;他審判於本週結束,應該會被判有罪。
濟南法院於8月22日正式審理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這表示共產黨領導階層如何處理此案件上達協。
共產黨領導階層接下來挑戰是,讓心存懷疑民眾接受他們決定。
中國政局波濤洶湧。
給外界「苦民」形象中共總理温家寶,爆料家族藏富八百億台幣。
薄熙來落馬、習近平爆家族資產百億,交班大戲高潮迭起。
神隱了十三天,大陸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終於現身。
領導班子有「繼承危機」嗎?
面東亞領土糾紛,領導人怎麼維持「和平」與「摩擦」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