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風聚氣:風水的核心理念
1. 藏風聚氣的定義與重要性:
在風水中,藏風聚氣是指保護房屋免受有害氣息的侵襲,並聚集有利的氣場。
2. 符合藏風聚氣的地形:
根據《葬經》,符合藏風聚氣的地形具有以下特徵:「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即:北方有屏障,南方遠方有低丘,兩側有山巒環抱,前方有寬廣的明堂。


3. 房屋的陽光、空氣流動和濕度:
藏風聚氣的房屋需要陽光充足、通風良好,且濕度適宜,才能聚集有利的氣場。
4. 「氣」的本質:
「氣」並非空氣,而是物質散發出的能量場,包含宇宙萬物的精氣。
5. 氣與氣場的相互影響:
兩個物體之間的「氣」相互影響,經由氣場進行傳遞。氣場可分為封閉場和輻射場。
6. 風與水的關係:
在風水學中,「水」代表動性,包括河流、道路等,而「風」則會散佈「水」。因此,藏風聚氣的環境通常位於河流或水體附近,以聚集有利之氣。
7. 「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風水的核心理念為「藏風聚氣」,而其中「得水為上」,即水源充足的位置為上等風水。
8. 避免穿堂風:
穿堂風破壞藏風聚氣的原則,導致氣場無法停留,造成財運流失和運勢低落。
9. 過多門窗和「一劍穿堂」格局的影響:
過多門窗和「一劍穿堂」格局導致氣場無法聚集,造成財富流散。
10. 風口的影響:
過強的風口導致氣場不穩,人難以適應,產生負面影響。而無風則導致氣場滯留,不利健康。
11. 平原地區藏風聚氣的方法:
平原地區可以透過培龍補砂或植樹等方式,人工製造山巒和屏障,實現藏風聚氣。
特徵 | 藏風 | 聚氣 |
---|---|---|
地形 | 北有山屏障,南有低丘(左高右低) | 前方寬敞,兩側山巒環抱,有曲水環抱(曲線流水) |
陽光 | 充足 | 適宜(不過於強烈或陰暗) |
通風 | 良好(避免穿堂煞) | 緩慢(利於氣場停留) |
濕度 | 適宜 | 利於生氣匯聚(適當的濕度有益身體健康和運勢) |
「氣」 | 物質能量場(非空氣),包含精氣(物質的精華) | 凝聚在氣場中(利於吉氣停留和聚集) |
「水」 | 流水(河流、道路),代表動性和生氣(與「風」相輔相成,有水有生氣) | 有利氣場的匯集處(生氣之所,利於財富和運勢) |
穿堂煞 | 氣場無法停留 | 導致財運流散 |
門窗 | 適度(過少則空氣不流通,過多則氣難聚) | 形態不對稱(左右大小有別,避免「一箭穿心」格局) |
風口 | 過強(擾亂氣場) | 無風(導致死氣) |
平原 | 人為製造屏障或植樹 | 通過培龍補砂或植樹,營造藏風聚氣的條件 |
藏風聚氣得水為上:風水選址之圭臬
風水學中,”藏風聚氣得水為上”被視為選址建房的最高原則。它認為理想的居住環境應具備以下三要素:
- 藏風:避開寒風侵襲,營造舒適宜居的空間。
- 聚氣:聚集吉氣,形成利於人居的氣場。
- 得水:靠近水源,享有水利之便。
藏風
風勢過大會影響居住舒適度,也可能帶來健康問題。因此,選址時應避免以下情況:
- 位於山頂或高處,直接曝露於強風。
- 鄰近峽谷或山坳,風勢易受擠壓,形成風口。
- 房屋後方無屏障,寒風可直灌而入。
理想的藏風條件包括:
- 依山傍水,背山面向河流或湖泊。
- 周圍有樹木或建築物遮擋風勢。
- 房屋後方有緩坡或矮牆阻擋寒風。
聚氣
吉氣是指有利於人居的氣場。選址時應選擇以下有利於聚氣的地點:
- 位於彎曲的河流或道路內灣,形成聚氣格局。
- 周圍有山巒或丘陵環抱,形成聚寶盆。
- 房屋前面有空曠之地,氣流可暢通。
避免以下不利於聚氣的地點:
- 位於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氣流分散。
- 鄰近發射塔或高壓電線,產生煞氣。
- 房屋前面有突出的尖角或大樹,阻擋氣流。
得水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風水學中至關重要的元素。理想的得水條件包括:
- 房屋前方有活水源,例如河流或湖泊。
- 水流平緩曲折,形成聚水格局。
- 水質清澈,環境優美。
避免以下不利於得水的條件:
選址原則 | 有利條件 | 不利條件 |
---|---|---|
藏風 | 依山傍水、有遮擋、後方有屏障 | 山頂高處、峽谷風口、後方無阻擋 |
聚氣 | 彎曲內灣、環山環水、前面開闊 | 十字路口、煞氣源、前面阻擋 |
得水 | 前方有活水、水流平緩、水質清澈 | 前方有污水、水流湍急、水質渾濁 |
總結
遵循”藏風聚氣得水為上”的原則進行選址,可以創造一個舒適宜居、有利於身心健康的居住環境。通過考慮風勢、吉氣和水源等因素,我們可以打造出符合風水理念的理想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