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花多,花架子擺不下了,四盆蘆薈拿出去賣。
過年期間北京得有個天氣,白天氣温到6度左右,沒風,陽光,11點到下午2點這段不長時間,四盆蘆薈賣出去了,一盆賣13塊錢,另外三盆10塊。
庫拉索蘆薈叫美國蘆薈,是知名蘆薈品種,美容和藥用價值;中華蘆薈叫中國蘆薈,是庫拉索蘆薈一個變種,所以株型上和庫拉索蘆薈像,它美容效果。
這兩種蘆薈人混淆,辨別它們並,成年庫拉索蘆薈葉片上白色斑點會消失,葉片表面會長一層**,而中華蘆薈成年後葉片上斑點會消失,葉片上沒有**。
木立蘆薈叫龍爪菊,叫日本蘆薈,有美容效果,藥用價值,説是目前發現藥用價值蘆薈品種。
蘆薈妝用及藥用價值存在爭議,但出現於許多消費產品。


開普蘆薈叫好望角蘆薈,有藥用價值,不用於美容,成年後株型,有能長到兩層樓。
它可以開花結籽,通過花籽進行繁殖,不能出側芽,所以開普蘆薈不能通過分株方式繁殖。
不夜城蘆薈叫翠盤,有藥用效果 ,但不用於美容,成年後可以到半米,有觀賞性。
不夜城蘆薈可以根部出植株,通過分株進行繁殖。
海虎蘭蘆薈叫多齒雜交蘆薈,形態上和不夜城蘆薈像,有人認為它們是一品種,仔細區分是有區別,海虎蘭蘆薈葉片不夜城要略一些。
這兩種蘆薈是觀賞,不用於美容。
蘆薈(學名:Aloe vera)是蘆薈屬下一種多肉植物。
又名真蘆薈、翠葉蘆薈、庫拉索蘆薈或美國蘆薈,蘆薈屬廣泛分佈於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包含海拔、海岸、沙漠、草原地區。
能於花圃或盆栽內種植[3]。
蘆薈妝用及藥用價值存在爭議,但出現於許多消費產品。
蘆薈無莖或莖多肉植物,株高約60-100公分,但品種還是有差距,像是蘆薈、非洲蘆薈會達20米,有的短小只有10釐米,像是珍珠蘆薈。
藉由無性生殖分生(英語:Offset (botany))散播。
葉片厚而,呈綠色灰綠色,一些變種上部或下部莖幹表面有白斑[4]。
葉緣白色鋸齒。
夏天會及90公分穗上開花,花朵下垂,有2-3公分黃色管狀花冠[4][5]。
蘆薈屬其他物種,蘆薈叢枝菌根(英語:Arbuscular mycorrhiza)共生幫助吸收土壤內礦物養分[6]。
蘆薈葉片中含有研究生物活性中植物化學物質,例如乙醯化甘露聚醣、多聚甘露糖、蒽醌甙、蒽酮及其他蒽醌類例如黃素和多種凝集素[7][8][9]。
蘆薈俗稱包含中國蘆薈、印度蘆薈、真蘆薈、巴貝多蘆薈[5][10][11][12][13],其種小名vera意思為「」或「」[10]。
有些文獻有白點型態蘆薈Aloe vera鑑定其變種中國蘆薈Aloe vera var. chinensis[14][15]。
蘆薈於17世紀引入中國和南歐各地[24]。


延伸閱讀…
此物種最初由卡爾·林奈於1753年描述Aloe perfoliata var. vera[18],並1768年尼可拉斯·勞倫斯·伯曼於4月6日Flora Indica一書中描述Aloe vera。
菲利普·米勒晚伯曼數十天後於Gardener’s Dictionary書中描述其Aloe barbadensis[19]。
DNA認為蘆薈葉門特有索科特拉蘆薈接近[20],葉綠體DNA序列以及微衞星剖析顯示A. forbesii、A. inermis、A. scobinifolia、A. sinkatana和線條蘆薈(A. striata)有關係[21]。
南非種線條蘆薈,上述蘆薈屬物種原產於索科特拉島、索馬利亞及蘇丹 [21]。
蘆薈缺乏羣落以致部分學者認為可能是混種起源[22]。
蘆薈培育世界各處因而天然分佈詳。
其歸化植株現蹤阿拉伯半島南半部,跨越北非(摩洛哥、茅利塔尼亞、埃及)以及蘇丹和其鄰國,直至加那利羣島、維德角和馬德拉島[23]。
這種分佈膠大戟、Pistacia atlantica其他物種有幾分相似,推測有大面積覆蓋乾燥硬葉林因為撒哈拉沙漠化減,留下獨立植被區。
許多關係物種可見於撒哈拉兩端:龍血樹屬和蓮花掌屬便是兩個代表性例子。
蘆薈於17世紀引入中國和南歐各地[24]。
延伸閱讀…
物種歸化各地包含温帶或熱帶地區澳大利亞、巴貝多、貝里斯、庫拉索、奈及利亞、墨西哥和美國州如佛羅裏達、亞利桑那和德克薩斯[16][25],其實際物種分佈建議採用人類培育後結果[17][26]。
蘆薈種植觀賞植物,其普遍視為藥用植物和植物型態而流行於現代園藝中。
肉質讓他們有能力存活缺乏降雨地區,成為假山和低用水花園理想植物[4]。
蘆薈抗寒帶(英語:Hardiness zone)介於8-11,霜和雪 [5][27]。
耐蟲害,但葉蟎科、粉介殼蟲、介殼蟲和蚜蟲物種有可能造成植株衰退[28][29]。
種植於盆栽內需要排水、砂質盆栽土壤和日照環境。
蘆薈屬植物會因過多日照而焦褐或因排水枯萎,考量到排水性建議使用品質增殖混合土或仙人掌和多肉植物混合土商品,陶瓦製花盆多孔隙而受青睞[30]。
盆栽需要完全乾涸後再澆水,花盆會因為蘆薈母植株旁生幼株變得擁擠,應當分株栽種以利生長幫助避免病蟲害散播。
冬天期間蘆薈可能進入休眠,此時需要少量濕氣。
有降霜雪區域將植株放置室內或温室[5]。
蘆薈許多國家大規模農業生產來供應蘆薈凝膠化粧品工業,如澳大利亞[31]、孟加拉、古巴[32]、多明尼加、中國、墨西哥[33]、印度[34]、牙買加[35]、肯亞、坦尚尼亞、南非[36]以及美國[37]。
蘆薈萃取物於化妝品及替代醫學,有鑑於妝用和療效科學證據牴觸[39][40],化妝品及替代醫學產業轉而主張其、保濕、癒合效用[7][41],然而相關用途研究並無明確支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美國加州65號議案(英語:California Proposition 65 (1986))指南中,口服脱色蘆薈葉片萃取物美國加州環境風險評估辦事處(英語:California Offic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Hazard Assessment)金印草標示為“已知能造成癌症或生殖毒性化學品”[42]。
雖然蘆薈種類分為200多種,但目前發現具有醫療價值且衞生署核定可去皮食用只有六種,包括非洲蘆薈(Aloe africana)、木立蘆薈(Aloe arborescens)、芒蘆薈(Aloe ferox Mill)、好望角 蘆薈(Aloe perryi)、女王錦蘆薈(Aloe spicata)、翠葉蘆薈(Aloe barbadensis),而當中具有藥有價值蘆薈品種主要有:洋蘆薈 (又名巴貝多蘆薈或翠葉蘆薈 Aloe Barbadensis/Aloe Vera)庫拉索蘆薈(分佈於非洲北部、西印度羣島),好望角蘆薈(分佈於非洲南部),元江蘆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