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號塔坐落於大包米訊號山花園,是香港天文台興建的重要建築物,也是向海員和市民報時的地標之一。一九〇七年開始,訊號塔成為放置時間球的地方,原本時間球是放在前水警總部圓屋內的。
時間球每天定時引放,標誌著正確的時間。從一九〇八年至一九三三年,時間球每天引放一次;從一九二〇年至一九三三年,引放次數增至每天兩次。每次引放,直徑六呎的空心銅球會自桅杆頂緩緩下墜至杆底,準確而有規律。


訊號塔如今已成為訊號山花園的特色之一,吸引著遊客和市民。你可以從尖沙咀N4出口上兩層扶手電梯至G/F,然後右轉離開商場,就可以前往訊號塔了。
時間球報時服務
在1908年至1920年間,訊號塔每天下午1時前會將一個直徑約6英尺的空心銅球絞升至桅杆頂,然後在1時正自動引放下墜至杆底。這個過程被用來向附近的人們和船隻準確報時。1920年後,報時服務增至每天上午10時和下午4時兩次。
前往訊號山的交通
- 從尖沙咀站N4出口上兩層扶手電梯至G/F,在The North Face旁右轉離開商場。
- 經麼地道小心過馬路,往緬甸台方向前進。
- 經過一蘭後,留意左方的垃圾站,旁邊即為訊號山花園入口。
- 從尖東站K出口前往訊號山花園,乘扶手電梯前往地面,右轉過紅綠燈,在海員之家和停車場中間上樓梯,經過一間酒樓後,留意右方,即可見訊號山花園入口。
- 任何經過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的巴士,如1、1A、2、3、5、6、7、9、12、13X、14X、26、28、35A、35X、36X、41A、81C、87D、98D、208、230X、234X、237X、261B、270X、271、280X、296D、790、796P等,均可在10分鐘內到達訊號山。
- 從尖沙咀天星碼頭出發,約需15-25分鐘車程。
停車場資訊
停車位建議可在訊號山附近的尖沙咀H Zentre中間道停車場,或K11 Musea泊車後再前往訊號山。
登山路線
緬甸台由上一條斜路及幾條樓梯就可登頂,如想直達訊號塔,就在廁所直上;或者選擇相對平緩的右方步道,同樣可以到達訊號塔。
訊號山花園
訊號山花園面積不大,適合親子活動或情侶放鬆漫步,但在炎熱天氣下登山仍會出汗。
巴士路線 | 停靠站點 |
---|---|
1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1A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2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3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5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6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7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9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12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13X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14X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26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28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35A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35X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36X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41A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81C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87D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98D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208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230X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234X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237X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261B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270X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271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280X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296D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790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796P | 中間道或梳士巴利道 |
訊號山花園是九龍尖沙咀的一個小公園,面積不大,但卻是附近居民和遊客放鬆的好去處。公園內的訊號塔是昔日報時服務的歷史遺跡,現已成為旅遊景點。從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出發,步行或乘巴士均能便捷到達。在炎熱的天氣裡,登山可能會讓人感到有些熱,但這並不影響訊號山花園作為一個親子活動或情侶散步的好地方。
訊號塔
訊號塔
訊號塔
什麼是訊號塔?
訊號塔是一種通信設施,用於接收和發送無線電訊號。它是現代通信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於提供手機和其他無線裝置之間的連接。
訊號塔通常位於高處,如建築物的屋頂、山峯或專用的鐵塔上。它們通常由鋼或混凝土建造,並配備多個天線和發射器,以提供最佳的訊號強度和範圍。
訊號塔的功能不僅僅是提供信號,還包括監測、調整和管理設備的運作。這些設備可以實時監測訊號質量,並根據需要調整發射功率和訊號方向。
由於現代通信需求的增加,訊號塔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城市和郊區較為密集的地區通常會擁有更多的訊號塔,以滿足大量使用手機和其他無線通信裝置的需求。
訊號塔的建設和維護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和相應的設備。它們必須按照一定的安全標準進行設置,以確保不會對人類和環境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