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序的北美負鼠簡介
雜食性巨鼠
北美負鼠以強大的咀嚼能力聞名,擁有多達 50 顆牙齒,其中 10 顆是上門牙。它們的飲食習性與浣熊相像,經常光顧城鎮,翻找垃圾桶和菜地覓食。
温順的夥伴


與許多鼠類的刻板印象相反,北美負鼠性格温順,不攻擊人,甚至免疫狂犬病。它們天性憨厚,眼神不佳,偶爾可能誤咬。
育兒高手
負鼠的繁殖能力極強,一胎可產下最多 20 隻幼崽。這些剛出生的幼崽能藏在育兒袋中,而較大的幼崽則由母鼠背負移動。
最大的負鼠
作為負鼠屬中最大的成員,北美負鼠的體長可達 38-51 釐米,體重在 4-6 公斤之間。它們的皮毛呈深灰褐色,面部毛髮為白色。
鼠目鼠吻
北美負鼠的外觀類似老鼠,尖尖的吻部、無毛的耳朵和長長的無毛尾巴為其特徵。這條尾巴可當作 “手” 使用,幫助負鼠攀爬樹幹和抓取物品。
俗稱與誤會
儘管負鼠屬名來自美國原住民語,意為「像白狗一樣的野獸」,但英國人最初稱它們為「小豬老鼠」。「負鼠」一詞也被用於稱呼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袋貂亞目動物,但它們實際上與負鼠無關。
遇貓即驚
在北美地區,貓咪是負鼠最大的威脅。澳洲野生動物保護組織 Rewilding 呼籲澳人考慮飼養負鼠、袋鼬或袋狸,以減少貓咪對本土物種的危害。
特徵 | 數據 |
---|---|
學名 | opossum |
體長 | 38-51 釐米 |
體重 | 4-6 公斤 |
牙齒數量 | 50 顆 |
上門牙數量 | 10 顆 |
繁殖能力 | 一胎可產 20 隻幼崽 |
飲食種類 | 雜食性 |
最大威脅 | 貓咪 |
負鼠可以養嗎?
在考慮飼養負鼠前,需要仔細研究牠們的習性和需求。本文探討負鼠作為寵物的可行性、飼養需求、餵養建議、籠舍需求、法律限制和負鼠飼養的利弊。
飼養負鼠的可行性
負鼠是否適合寵物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
- 法規:某些地區禁止飼養負鼠,因此飼養前應檢查當地法規。
- 飼養經驗:負鼠需要特殊照顧,建議新手養寵人不選擇負鼠作為寵物。
- 負鼠的性格:負鼠通常性格温和且友善,但某些個體可能會具有攻擊性。
飼養需求
負鼠需要特定的環境和照護,包括:
- 籠舍:一個寬闊的籠舍,至少長 1.2 公尺、寬 0.6 公尺、高 0.9 公尺,並配備藏身處、棲木和玩具。
- 温度:夜間温度為 21-24°C,日間温度為 24-27°C。
- 濕度: 40-60%。
- 照明:提供紫外線燈,以幫助合成維生素 D。
餵養建議
負鼠雜食性,其飲食包括:
- 昆蟲:蟋蟀、麵包蟲、粉蟲。
- 水果:蘋果、香蕉、草莓。
- 蔬菜:胡蘿蔔、花椰菜、豌豆。
- 商業鼠糧:專門為負鼠配製,提供必要的營養。
籠舍需求
負鼠的籠舍需要包含:
物品 | 用途 |
---|---|
藏身處 | 提供安全感和隱私 |
棲木 | 提供攀爬和休息的地方 |
飼料碗 | 盛裝食物 |
水壺 | 提供新鮮水 |
玩具 | 提供心理刺激和娛樂 |
馬桶訓練 | 使用垃圾箱或貓砂盆 |
法律限制
某些地區禁止飼養負鼠,例如台灣。飼養前應檢查當地法規。
利 | 弊 |
---|---|
好奇且友善 | 有攻擊性潛力 |
可作為異國寵物 | 需要特殊照護 |
雜食性,飲食豐富 | 消化不良時會散發強烈的氣味 |
低過敏性 | 夜行性,可能會影響睡眠 |
獨特的寵物選擇 | 壽命短,約 2-3 年 |
結論
決定是否飼養負鼠是一個個人決定,取決於飼養者的經驗、生活方式和當地法規。負鼠需要特殊照顧,飼養者應仔細權衡利弊,並確保提供適當的環境和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