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道家文化,道法教義。
本廟主神源靈湖北省武當仙山分跡紫霄延靈真武大帝。
道脈法源自河南省老子故里道家祖庭鹿邑太清宮轄道觀。
本廟吾先祖輩、奉祀玄帝世代道法傳承延續薪火,傳三十一代。
弘揚真武玄帝報孝親恩、靈應聖蹟。
宣揚道藏、懺,推廣 玄天上帝正確信仰為宗旨,薪火相傳、合境。
經政府立案合法道廟,由傳承正一、全真道士駐觀,信眾大德服務,
道教式微時代,讓我們攜手老君道德文化、玄帝報孝親恩教義發揚光大。
上 北帝賜福 無量觀 無量壽 福生無量
全真弟子盧圓熹 敬上
廟址 : 台灣 台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5之1號
電話 : (04)22656052 盧道長
FB :盧大隆
IG:lu_yuan_si
YT:盧圓熹道道教是一個發源於我國本土傳統宗教,承襲了黃老道家思想,“道”作為信仰。
修道者“仙道貴生,無量度人”作為核心宗旨,他們希望通過各種修行法門實現飛升成仙目標。
然而所謂“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古往今來,能得道成仙修行者可謂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乃是因為修行之路充滿著。
不過於修道者來説,道教有一種修習法門,即存想天尊聖像,日日時時持唸誦天尊聖號法訣誦殆。
道教是一個多神信仰宗教,“天尊”是神仙體系裡地位崇高神明一種尊稱,“極道尊,至尊極,故名天尊”。
而“聖號”是神仙名諱尊號,比如真武大帝,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民間稱其“北極真武玄天上帝蕩魔天尊”;玉皇大帝,稱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穹高上玉皇大帝。
只有參悟祖師垂訓,才可證得自身修行路。


玉皇大帝聖號是“昊天至尊金闕玉皇上帝”,念聖號一聲接一聲 心無雜念 唸聖號聲 萬緣放下 ,心中反覆念想,能改變…心性經雲:“聖號到處,滅罪消愆;寶號宣時,扶危救。
”修行人,口唸聖號,隨心應口,念念存誠,攝除身、口、意三業。
可保養元和,合助道力、當念時,念正念現前,字字,綿綿若存。
見天尊光明虛空中,俯求加,庶使誦持得臻感格。
可以消災赦罪,可以請福延生。
《玉樞寶經》雲:“天尊言:吾今説,即《玉樞寶經》。
若未來世,有諸眾生,得聞吾名,但冥心默想,作是念言: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或一聲、或二聲、或五七聲、或千百聲,吾即化形十方,運心三界,使稱名者,鹹得如意。
”此説“冥心默想”,即“注想金容”,存思。
“存思”,《天隱子》雲:“存謂存我神,想謂想我之身。
”若念時,信心,有口無心,雖念轉念,如此持誦,唸到“海枯石爛”無有益處。
豈不聞“道以誠而入”,“信者,道;敬者,德之蒂。
根道可長,固蒂德可茂。
”大道,此存想天尊聖像,持誦唸天尊聖號“轉天尊”法門人人可修,人人可學。
但信誠入手,以德基。
誦殆,必不誤學道者。
《北斗經》雲:“持念大聖北斗七元真君名號,當得罪業消除,災愆洗盪。
福壽資命,善果臻身。
”此持誦聖號法門,雖易行,然功德不可思議,入道基石,根基,如世造房,修習他法,矣。
有誌人,如各自修持,無入有,迷入悟,循序修,有感格。
天尊之言非。
修習人,存想天尊聖像、置心一處,屏蔽萬緣、專心口唸聖號,隨心應口,念念存誠,攝除身、口、意三業。
可保養元和,合助道力,正念現前,字字,綿綿若存。
讀道經,是要學祖師言行。
能每一部所讀過道經都昇華成具體修道功行,才不枉費了光陰滋養和大道生化恩情。
奉道者,身心要皈依“道經師三寶”。
《太上玄門皈依科儀》中提到:“夫此三寶者,乃天地樞紐,神仙根柢。
”修道學是神仙法,歷代仙真祖師各有成道路,後學者若想要參悟其中一二,要經典入手。
只有參悟祖師垂訓,才可證得自身修行路。
中有云:“無上經寶,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
”皈依三十六部尊經,是修道者明道德體、感師真之恩依憑所在,由此,強調讀經、學經、用經和證經多重意義和作用。
初學道者,讀經是明道前提。
理清每段經文、每個密咒文字含義,這是讀經典第一步。
朱子談論讀如何經典時候提到“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心此,眼看仔細,心眼既,誦讀,決不能記,記不能。
三到之中,心到。
心既到矣,眼口不到乎?”讀經典,並非我們普通意義上講讀書“讀”,之處於要經書上祖師言讀到自己心中,內化成自己道理,才能使自我修持得到進一步驗證和領悟。
相比起其他方面經典,道教經典有其眾地方。
道教是一個注重實踐宗教,修行是需要去切身體驗。
通過參悟中語尚不足以證得大道,需要去踐行經典中指明修真方法和途徑。
所以讀道教經典,需要超越“心到”層面,使經典作用落在具有指導性層面上,這才能讓“讀經”這一活動成為具有實際意義修道方式。
提到如何讀經典時,提出過“參、悟、體、行、證”五層境界,把讀經典、學經典分為五個可行階段:“參”字這裏有兩重含義,一是指參透經典本身主旨意思,這是讀經基本,如讀《太上感應篇》時提到“禍福,唯人自召。
報,如影隨形。
”這句話是全篇文章點題,如果能參到這一層意思,耗費多精神餘篇講報應內容上了。
參,是要求讀經典人能夠提煉出經文主旨,而不是去囫圇吞棗地全面接受,分主次地閲讀只能是空耗神形。
與此同時,“參”字具有參拜意思。
經雲:“經,是前聖心宗;咒為咒,乃古仙妙法。
誦誠者明;行篤者法驗。
”因為經典中含有諸多天尊名號、修行密法、寶誥靈咒……平時持誦經典於禮拜天尊、修持道法。
道教中有修持某部經典傳統,如王常月祖師曾夜夜誦持《北斗經》而感應鬥姥下降。
鑑於此,讀經之前要拜經。
每一本經文是“經寶”,是足以為修行者指點迷津法門,只有禮拜、誦讀,才能得到感應,讀會靈驗。
正如《經》所云:“學道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
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
形神俱,道。
”玄門聖典《道德經》有言:“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單純修上乘可能,但是要去利人,還是要去參悟經典,還要仰賴於有法以及有形工具。


延伸閱讀…
道教教理教義是具有哲理性和隱喻性,如“有無無有色”“相配龍虎生雷電”隱語,道教經文中會出現此類玄妙之處,此時文字上下功夫,多只能解讀到表層含義,體會到背後意義。
讀經典需要“悟”,是自己智慧去悟透祖師留下字字珠璣。
因為此,修道講求“慧根”。
慧根人讀一部經典,中悟出內容大不相同。
歸其,正如張伯端祖師《悟真篇》中提到:“老氏煉養,若得其要樞,立躋聖位,如其本性,於幻形。
”此便是要。
道教講求修煉,從神仙方術,到外丹燒製,到內丹煉養,道教所有修仙密法是和實踐密切相關。
讀經目的不僅於讀,於學習祖師密法心咒,為自己修行作迷津航。
一點於,每個人基於自身情況,其修行之路千差萬別。
人可以從同一句經文中體會到含義,同一個人修行階段去讀一部經典會產生領悟。
所以讀經要講求“體”意義,去自身實踐去證明中領悟到法門是否適合。
老君有言,“道者徳體,德者道之用”,道有用,修道德者講求內外知行合一,只有體用不二,才能得理。
道教修行方面,每個人機緣是,適合別人修行法門適合自己,因此修證道路之上,每條路是,適合自己應法門,法門。
,念誦經文,用來消除罪孽若是有些人上乘法門階段這一塊參悟透,不用擔心,還可以下一個法門中乘法門,禮懺誦經,誦太上法科,禮天尊寶號。
懇禱於祖師前,齋戒於觀中。
身心,闡揚大道,仰賴經功浩力,仰賴祖師加持,仰賴護法神靈保佑。
中乘法門是以誦經禮懺為主,仰賴經功浩力,來消除罪孽,超拔自身一些冤愆債主,包括宿世以來債業懺除。
其次,捨己利人下乘法門,發心濟世利人,修宮建觀或者廟,印經造像,修橋補路,施茶舍藥。
惟本,貪之意,或周濟,低下心,尊師敬友,接待往來,愛老惜貧。
濟世利人舉動看起來確實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若修行人發了心、立了願,可行持。
濟世利人雖於普通修行之人根器要求,但其心性上要求,這是無量天尊我們期盼,是祖師我們要求。
不要想自我得失,自我,自我心情,於自我生死。
它放下,如浮雲,生且讓它生,死且讓它死,此舉動看似是渡化人、幫別人,其程度地提升自己修行慧根。
第三,打坐內煉上乘法門,打坐內煉,苦志參玄,證虛無之妙道,悟金丹之大理。
發天地,塵世之冤愆。
廣行方便,大積。
只侯三千功,八百行圓,然後身超三界,位列天仙。
單純修上乘可能,但是要去利人,還是要去參悟經典,還要仰賴於有法以及有形工具。
延伸閱讀…
後,參悟自身,尋找修行自我靈性選擇適合自己法門,不要去模仿,不要身外去執著。
有形有質,包括文字內,包括我們所能看到,不要去執著。
祖師指引之路是引導我們修行工具,工具上我們需要去過分執著。
如:我們要去栽一棵樹,他拿是圓口杴,你拿是方口杴,無所謂,坑挖了行,樹栽了行。
你是溪邊去打水,我是井裡面去打水。
無所謂,沒有和錯。
樹養活了。
所以處,我們會發現萬萬千千之中沒有重複。
我們去找自己過程中去借鑑,但是是自己找,參是自己,悟是自己,找是自己心中那個道。
你身上那個靈光一點,你找到了是你,代表他這兒明白了。
他路,他得去找。
別人成仙了,得道了。
你路得你去走。
道教三乘法當中,打坐內煉屬於上乘法,誦經演教屬於中乘法,濟世利人這屬於下乘法。
每個人機緣,適合別人法門適合自己。
打坐是於上根器人,道教三乘法當中,打坐內煉屬於上乘法,誦經演教屬於中乘法,濟世利人這屬於下乘法。
道教修行講求「度人無量」,道人見面時,之前「」稱呼。
修道人,面紅塵遍染眾生,心中常懷有惻隱之心,願以有生功行,度人共入仙鄉。
江蘇省第三屆道教文化藝術節、第十屆玄門講經活動上,鞠崇學道大眾開示長春妙道真人垂訓文中道教精神。
特選今日,神光普照,大吉之期,開壇演教,專為眾宣講我全真龍門開山祖師春道開玄宏道真人廣援普度天尊垂訓文,深望大眾感念用心,善守道緣。
許多開示,是祖師大德根基,講話。
如果是下根器人,上根器話拿來,那會害了自己。
探索過各種傳統後,應選擇某一法門,千萬不要陷入一種「購物心態」:一種教法到另一種教法。
41、問:何為道歷?答:道歷為道教專用曆紀。
系我國夏曆,六十甲子以紀年。
推算法,黃帝紀元(公元前二六九七年)開始,(公元二00二年)道歷為四六九九年。
唐朝老子其始祖,乃以老子降生年(公元前一三00年)道歷開始,但至宋以後,黃帝紀元為用。
功課分早晚壇功課全真道士功課分早壇功課和晚壇功課,主要內容是誦經唸咒。
早晚功課制度,是道教叢林制度建立後才出現。
課指是課誦,功課例行作業。
《功課經序》中雲:功課者,課功。
課自己功者,修自身道。
因此作為修持方式之一,功課是全真道士必修課。
入佛智過程,如行路程一樣,貧人走路騎單車,富人坐鐵飛機,這個貧人不是指財富,而是指根器和悟,佛法人人可學,成道速度有,悟道有區。
如世間愚人東西子孫,害他會惜福身。
孝子東西父母,感恩報答父母生。
佛,是「覺醒」意思,唸佛讓心保持覺醒:散亂時,唸佛收攝身心;生氣時,唸佛自我;得意時,唸佛消融自我;生病時,唸佛安定身心。
」答:切莫心靜而心靜,淡然是,保持一個平常心。
答:剛才提到有「三乘法」。
你自己根基,上乘我們可以以內練,打坐、修煉內丹主。
皈命禮莫測抱道腹養黃芽鼎飛白雪體靜潛而藏天地心而轉乾坤妙奪陰陽玄超無極授金丹之訣普度後人演嗣系傳衍玄裔萬世全真教主浩德恩師大悲願惠大仁祖師長春道開玄宏道真人廣援普度天尊《邱祖垂訓文》白話釋入我教後輩門人要知道,你們這些有悟性人,既然入了玄門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