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地蜈蚣(學名:Torenia concolor),為母草科蝴蝶草屬植物。
其種加詞「concolor」意為「同色」。
花瓣4,花色藍紫色,有白色,長2.5-4公分,喉部有淡紫色條紋,雄蕊四枚,二二,二雄蕊,前方花絲底部具一枚附屬物,附屬物線形,二四公釐,花藥兩兩聯,成對著生。
不定根發達,會緊密貼合地面,抵抗風大雨,而去除。
[1]
單葉生,具短柄,葉形變化大,卵形三角狀卵形,端部、急、鋭,基部截形,葉鋭型型,葉緣疏鋸齒,葉長五公分,八二十五公釐,葉面綠色,兩面疏毛茸或近無毛,葉脈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各三五條,葉柄長二十五公釐[2]。
莖,匍匐性,長三十一百公分,可達五公尺,具四稜,莖多分枝,分枝上升或直立,小枝三十公分,節上生根。
蒴果長型,包夾5稜宿存花萼內,後自行開裂,種子細小粉末狀。
花單一,腋生,花萼筒狀,5稜,花冠先端呈二唇型,上唇裂,下唇3裂,花梗結果時會增厚。
花瓣4,花色藍紫色,有白色,長2.5-4公分,喉部有淡紫色條紋,雄蕊四枚,二二,二雄蕊,前方花絲底部具一枚附屬物,附屬物線形,二四公釐,花藥兩兩聯,成對著生。
雌蕊柱頭2叉。
花期12月到次年8月。
植株莖節會長出芽,莖地面,因此稱作「釘地蜈蚣」。
而因為小葉著生枝條上,平鋪於地面,像百足類蜈蚣,所以叫做「倒地蜈蚣」。
此外,因為花冠看起來像四方型,而稱作「四角銅鑼」[3]。
禁忌︰倒地蜈蚣性寒,體質寒者適合服用,若有腎臟疾病、急慢性肝炎或發燒者適合服用。
延伸閱讀…
具有消炎、消腫、、解熱功效,因為地表匍匐生長,莖葉多分支,類似蜈蚣而得名。
於筋骨扭傷或是拔牙、手術後傷口紅腫,可達到消腫。
(※個人體質症狀,服用前請先諮詢醫師。
)
煮法與服法︰倒地蜈蚣一帖,新鮮倒地蜈蚣草30~40公克(乾燥10~15公克),加入3~4碗水,水量可蓋過藥材,煎成2碗,倒出藥湯,放入2碗水煮成1碗,將第一次與第二次藥湯,早中晚飯後各喝一碗,喝2天。
禁忌︰倒地蜈蚣性寒,體質寒者適合服用,若有腎臟疾病、急慢性肝炎或發燒者適合服用。
延伸閱讀…
於筋骨扭傷或是拔牙、手術後傷口紅腫,可達到消腫。
(※個人體質症狀,服用前請先諮詢醫師。
)
煮法與服法︰倒地蜈蚣一帖,新鮮倒地蜈蚣草30~40公克(乾燥10~15公克),加入3~4碗水,水量可蓋過藥材,煎成2碗,倒出藥湯,放入2碗水煮成1碗,將第一次與第二次藥湯,早中晚飯後各喝一碗,喝2天。
禁忌︰倒地蜈蚣性寒,體質寒者適合服用,若有腎臟疾病、急慢性肝炎或發燒者適合服用。
(※個人體質症狀,服用前請先諮詢醫師。
)
煮法與服法︰倒地蜈蚣一帖,新鮮倒地蜈蚣草30~40公克(乾燥10~15公克),加入3~4碗水,水量可蓋過藥材,煎成2碗,倒出藥湯,放入2碗水煮成1碗,將第一次與第二次藥湯,早中晚飯後各喝一碗,喝2天。
禁忌︰倒地蜈蚣性寒,體質寒者適合服用,若有腎臟疾病、急慢性肝炎或發燒者適合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