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圖是表現太極意義的圖案,其中最早的太極圖出自周敦頤的《太極圖詮》。太極圖通過○來表示太極化生萬物之前的狀態,又稱為“太虛”。太極圖傳説是宋朝隱士陳摶所傳,最初稱為《無極圖》。陳摶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內丹術和易學方面造詣頗深的隱士。
太極圖的演變與內涵
太極圖,作為象徵太極概念的圖案,歷史上有多種形式,不同的哲學家對其有不同的解讀。其中,最早的太極圖見於周敦頤的《太極圖説》,而後又有楊甲的太極圖和熊良輔的熊氏太極圖等不同的版本。然而,現今最為人知的太極圖形,是出現在趙撝謙的《六書本義》中的陰陽魚圖,俗稱為「陰陽魚」。


- 最早的太極圖:周敦頤的《太極圖説》,以○代表太極在化生萬物之前的狀態,亦即所謂的「太虛」。
- 太極的動與靜:根據《太極圖説》,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陰陽二氣的變化產生了五行。
- 太極圖的傳承:《太極圖》據稱源自宋朝隱士陳摶,原名《無極圖》。陳摶將該圖傳給學生种放,种放再將之傳給穆修,穆修最後傳給周敦頤,後者寫下了《太極圖説》。
- 《太極圖》與《無極圖》的區別:前者在讀法上與後者相反,《無極圖》是從下往上讀,而《太極圖》則是從上往下讀。
- 內丹修煉的解讀:《無極圖》涵蓋了內丹修煉的原理,第一圈代表玄牝之門,即丹田命門兩腎的空隙處,是內丹修煉的起始點。第二圈代表煉氣化神,將後天之精化為先天之氣,再將先天之氣化為先天之神。第三層是五行之氣的混合,即五氣朝元,指肝、心、脾、肺、腎五臟氣的協調。最上層的圓圈代表煉神還虛,即修煉者最終達到與大道合一的境界。
- 太極圖的逆化過程:道教認為,宇宙萬物的生成是從太極開始的,而內丹修煉是逆著這個過程,返回太極,最終達到與道一致的狀態,從而實現長生不死。
- 周敦頤的《太極圖説》:前半段解釋了太極的秘密,基本上符合道教的思想。
太極圖的內涵
太極圖不僅是道教哲學的重要象徵,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宇宙觀和生命觀的具體表現。它揭示了宇宙萬物生成的基本原理,以及人類修煉內丹以達至長生不老的目的和方法。太極圖的核心概念是陰陽對立與和諧,這也是中國哲學中一個普遍的觀念,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
陰陽圖是一種古老而神秘的圖形,以其象徵性和哲學意義而聞名於世。它由兩個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部分組成,分別代表了陰和陽的概念。
陰陽圖的形狀通常是一個圓圈,其中包含了兩個交叉的弧線,一個是曲線向上,代表陽性,另一個是曲線向下,代表陰性。這個圖形的核心概念是,陽和陰是存在於世界萬物中的兩種對立但又互補的力量。
陽代表了光明、活力、正面、熱情等積極的特質,而陰代表了黑暗、靜止、負面、冷靜等消極的特質。這兩種力量相互依存,互為表裏,沒有陽就沒有陰,沒有陰就沒有陽。
陰陽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僅代表了對自然界的觀察和理解,還體現了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宇宙之間的關係。人們相信通過平衡和諧地處理陰陽的力量,可以獲得精神和身體的健康。
陰陽圖也被廣泛應用於中醫、風水、易經等領域。中醫理論中的陰陽平衡是維護健康的基礎,風水學中也強調了利用陰陽的平衡來創造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環境,易經中關於陰陽的思想更是深入人心。
總而言之,陰陽圖是一種濃縮了古代智慧和哲學思想的圖形,代表着世界的平衡和和諧。通過理解和應用陰陽的概念,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的本質。無論是在宗教、文化還是科學領域,陰陽圖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無論在哪個領域,陰陽圖都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陰陽圖,一個神秘而又富有哲理的圖形,它的意義和價值將永遠持續下去。
延伸閲讀…
太極(陰陽)圖的內涵深解!
陰陽圖案素材| PNG和向量圖| 透明背景圖片| 免費下載